“近期接觸到的處于可上(市)可不上(市)階段企業都加快了赴港IPO節奏。除港股市場自身改革對新經濟企業包容度提升的原因以外,在去杠桿背景下,企業通過上市進行融資的需求大增。”17日華北某私募股權投資人士與中國證券報記者談起當前港股上市潮時說道。
今年以來已有100余家企業登陸港股,其中不乏內地新經濟領軍企業。即便期間近七成公司遭遇破發,多家上市公司調低發行價,企業IPO熱情依然不減。
赴港潮涌
12日8家公司同一天上市,“港交所的鑼不夠用了”成為資本市場熱議話題。截至17日,已有127家企業登陸香港市場,較去年同期增長58.75%,其中云集了一批內地新經濟企業,包括平安好醫生、小米、51信用卡、映客等。此外,滬江網、寶寶樹、找鋼網、美團點評、信達生物5家公司在聆訊隊伍之列。
對于這波上市潮,國泰君安國際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隨著滬港通、深港通開通,近年來兩地互聯互通愈發密切。4月港交所IPO上市新規的實施更為港股市場注入新動力,有利于吸引更多內地企業赴港上市。
具體來看,為吸引更多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港交所針對同股不同權架構、第二市場上市以及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提出改革新政。天風證券分析師何翩翩表示,新政實施后港股市場開放度較高,更能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訴求的新經濟企業上市和融資需求。隨著更多新經濟公司加入港股并帶來國際市場更高關注度,港交所有望取代紐交所和納斯達克成為內地新經濟公司境外IPO首選市場。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章曉洪認為,H股全流通試點也使得赴港上市吸引力增強,一些內地企業愿意通過H股模式上市。
12日在港交所敲鑼的齊屹科技人士表示,港交所對上市企業限定的財務標準相對寬松,公司自2017年年底開始籌備香港上市事宜,4月遞交申請,12日掛牌交易。內地家裝市場與美國差異較大,與赴美上市比較,公司的商業模式在香港市場更易獲得認同。
普華永道6月底發布的《獨角獸CEO調研2018》顯示,共有101家超過13個行業的內地領軍企業高管參與調研,65%的企業未來兩年有上市計劃。
破發為哪般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市的127家企業,截至17日,破發企業已達80家。其中,“新經濟五劍客”中,除騰訊系的閱文集團外,眾安在線、易鑫集團、雷蛇、平安好醫生均告破發。
華東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內地企業破發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內地企業對在香港上市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其次,港股市場是國際化市場,上市門檻雖然較低,但對行業和企業未來發展空間要求較高;最后,受大環境影響,近期港股二級市場走勢低迷。
從企業上市估值定價角度看,國泰基金一位投研人士表示,港股IPO采用市場定價,因此像閱文、平安好醫生這種有效申購倍數高達600倍以上的熱門股,基本在IPO定價時就反映了市場高漲的需求,留給二級市場的溢價空間有限。
二級市場新股破發的影響甚至在向一級市場傳導。近期一些公司IPO不得不順應市場,“臨陣”調低發行價。例如,12日上市的直播平臺映客最終發行價僅為3.85港元/股,按2017年7.92億元凈利潤計算,PE為8倍多。
為何要緊抓上市“窗口期”?背后是PE/VC在推波助瀾,還是企業嗅到了一級市場“資金寒冬”的氣息?有PE機構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2017年年底以來赴美和赴港上市的內地上市公司,大多成立于2012年前后。VC/PE陪跑6年至7年后,基金期限將至,此時上市是正常節奏。
章曉洪表示,面臨“資金寒冬”的說法言過其實,但在去杠桿大背景下,企業融資環境趨緊,對企業而言,盡快上市是最優選擇。至于破發率較高,主要是受近期二級市場影響,真正的優質公司最終能走出破發的尷尬境地。
創投業的新期待
普華永道預計,2018年將有220家企業赴港上市,全年集資總額預計將達到2000億港元至2500億港元,香港有望再次成為全球最大IPO市場。
上述華北某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人士表示,香港市場上市制度改革后,醫療、科技等新興行業企業符合港股上市條件的,可以考慮去上市。此外,對于傳統行業而言,港股市場更青睞消費、房地產、金融等行業。
“美團等新近IPO公司3個月內的股價走向將深刻影響創投行業價值取向。好,則大家繼續做爆炸成長夢想;不好,則風險投資的一個泡沫時代結束。”此前,鼎暉創投的創始人王功權在朋友圈公開表示。
華中某券商直投機構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未來券商直投機構的投資肯定要往前端走,這意味著風險更高,要求對產業理解更透徹,行業把握更清晰;有更高質量的團隊人才儲備,如具有深厚產業背景人士或資深投行人士。公司今年的投資方向在由偏后期向前端PE乃至VC階段轉移。“以前覺得風險高、不敢做的偏早期項目正在慢慢接觸。公司的計劃是,深耕一兩個熟悉的行業,如教育、醫療等大消費行業,做產業鏈投資,進行上下游整合。”
“這些偏早期階段的投資項目,不一定要走IPO退出的路子,只要投資項目有一定增值,可以通過并購、轉讓等渠道退出。雖然這些渠道退出的收益低一些,但周期相對短。”上述華中某券商直投機構人士說。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