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紅: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
工商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殷紅
徐天曉:下面有請工商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紅女士,給大家分享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工商銀行視角。
殷紅:非常榮幸受證券日報的邀請,來這里參加資本和證券的盛會,我是來自于工商銀行,是銀行界的,今天給的題目是金融和實體經濟關系的問題,也就是金融如何支持實體經濟。
我們知道金融和實體經濟是相互促進,相互共融共生的。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金融同時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整個金融領域,大家知道中國的金融90%的金融資產是銀行的資產,社會融資總額中80%以上的貸款來源于銀行,因此由于我是來自于銀行,我就從銀行的角度來講一下關于融合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的問題。
講三個方面,一個是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所取得的成效,第二,目前在支持的過程中有什么樣的難點?第三,有什么樣的建議?和有什么樣努力的方向和思路?
第一,銀行在這個過程中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效?從今年的銀行家的排行來看,中國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排在了英國銀行家十大銀行的前四位,這也是第一次排名前四席。接下來前四席是美國的銀行,再一個是英國,一個是日本的。經濟的發展是離不開金融的發展,根據銀行家歷史以來前十名的排名來看,銀行排名前十位往往是當地的經濟增長最快的,就是在那個時期增長最快的。1913年銀行家排名前20名里面,歐洲有前八席,歐洲首先開啟了工業革命,經濟增長全球領先,因此歐洲的銀行迅速成為全球的排頭兵。
接下來就是美國的銀行,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受到了眾創,美國一枝獨秀,成為了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因此他馬上成為了全球銀行業排頭兵。之后美國的經濟陷入了滯脹,日本迅速崛起,日本1990年的時候,在前十當中有六家是日本的銀行,日本銀行出現經濟泡沫之后,美國再次成為了銀行的排頭兵,到1920年以來,中國經濟長期以兩位數的增速發展,中國的銀行也是依托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了全球的排頭兵。
從剛才這個來看,我們看到中國的銀行不僅是在資產規模上排名前列,而且我們在盈利能力上表現也是最優的,可以說中國的銀行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效益方面,都是有不錯的表現。
評價銀行業的四個重要的指標,一個是資產規模、利潤、貸款和風險的控制,總資產近五年來的增速是13.5%,總資產的額度已經達到了260萬億,占到整個金融資產的90%,利潤增長10.1%。資產增長的速度是13%,利潤增長的速度是7.1%,也就是說銀行業的利差在慢慢的收窄,利率在不斷的下降。
我們對于普惠金融的利率是最近以來下降是比較快的。貸款增長的速度是10%,資產質量保持優良是1.8%,風險撥備的水平目前也是全球的領先。銀行業支持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點領域的同時,也越來越聚焦于支持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增長速度是明顯高于平均貸款的增長速度,達到了12.6%,涉農的貸款增長速度達到了9.6%。
現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業存在一定的困難,困難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金融外部的經濟環境,一個是金融本身的一切服務創新力度還不夠,首先實體經濟所面臨的這個環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我們現在的發展階段是處于一個轉型時期,也就是說我們長期依賴低資源成本,低勞動力成本和低環境成本的一種增長模式,現在以及未來看來是不可持續,因此面臨著轉型。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增長速度是非常快,而我們的高新技術的貢獻是沒有明確的增長,而且有所下降。同時目前的實體經濟微觀主體來看,也是困難比較大,主要表現在我們的債務杠桿率比較高,無論是非金融企業層面的,還是政府部門的,還是居民部門的,那么它的負債率都比較高,也就是說負債的能力越來越差。而在以間接融資為主體的一種融資模式下,它需要承擔利息的負擔也越來越重。
第三個原因是由于金融供給過于集中于銀行,社會融資的總量主要集中在銀行,80%間接或者是直接的資金主要來自于銀行,對于一些中小企業,對于一些初創企業,對于一些新型產業,當它處在起步期的時候,它需要風投一些資金,或者是股權類的資金,而這些對于銀行的風險偏好來說,是不相匹配的,如果只有銀行的資金進去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整個多元化金融架構的發展,是比較急迫的。對于銀行來說,內部的創新是需要不斷改進的,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是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它的風險的識別能力和產品的服務。第二,新興產業的領域也是要不斷的進行產品的創新,還有尋找新興產業發展的規律。我們知道如果新興產業自己才是一個起步的階段,它自己這個行業的規律還沒有形成,對于銀行如何把握它的風險規律是比較難的。第三,對于銀行來說,它的全球的服務能力也需要進一步的提升,由于中國2014年以來從一個資金的凈輸入國變成了一個資金的凈輸出國,可以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過渡過程中的一個象征性的拐點,也就是說資金總是向資金稀缺的欠發達國家流入的,目前其實中國的資金是向外流出的,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在向外走,銀行和金融服務企業也會跟隨他們的腳步,或者帶領他們共同走向海外,去拓展海外的市場,這一方面的能力也是需要不斷提升和不斷的創新。
第四,銀行所存在的一些短板,就是對長尾客戶的一些風險的識別,以及他們服務的需求還不能完全很好的滿足。這是它所面臨的一些難點。
那么如何提升金融服務對實體經濟的質效,我覺得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一個就是說要促進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因為金融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只有實體經濟真正轉型,它能賺錢,它能夠很好的運行,它才能夠很好承擔債務,才能夠融到資金,我們就需要為實體經濟創造一個很好的市場環境。同時要有很好的政策去激勵我們下一個階段如果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最根本的就是要我們能夠產業升級,能夠賺到高技術,高智能的錢,而不是我們只能賺到低技術含量的一些錢,這就需要我們要有創新的思維,創新的商業模式。這就是產業需要培養,市場的制度需要培育。
第二個就是金融體系需要多元化的發展,也就是說除了銀行之外,還有非銀行的體系,可能需要大力的發展,首先我覺得還是一個誠信的市場環境,這個誠信的市場環境可能是我們金融多元化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之所以資本市場,以及P2P一些直接的融資發展受到了一些阻礙,我覺得還是要打擊金融詐騙,要堅決維護誠信的金融環境。同時要豐富金融體系,然后依托金融科技創新我們的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的能力。
對于銀行來說,我覺得未來發展也是面臨著金融科技的挑戰,它應該做到“四化”,即輕型化、綜合化、國際化、信息化。
第一是輕型化,就是你的定位需要輕型化,不僅需要做貸款,還要做非貸款的業務,業務產品也需要輕型化,渠道也需要輕型化,不僅通過物理網點服務客戶,還需要大力創新服務模式,線上去服務客戶。
第二是綜合化,除了會做信貸之外,非信貸的泛金融,開放式金融的業務,也需要大力的創新。
第三是國際化,需要跟隨企業,適應中國走出去的這樣一個潮流,這樣一個階段,創新業務模式,然后向外走出去。
工商銀行已經設立了200多個分支機構,可以為中國的企業提供境內外一體化全金融產品的金融服務,因為工商銀行不僅是有銀行,還有投資銀行,還有基金公司,還有租賃等全牌照的金融服務的業務,全集團24小時人民幣結算業務,都可以滿足客戶的需要。
第四是信息化,信息化一方面我們是積極應對金融科技的挑戰,然后提升傳統銀行客戶的服務效率和質量,同時我們去迎接未來的一種變革,其實這兩個是有比較明顯的差別,一種是被動進行改變,另外一種是主動去迎接。沒有說科技挑戰了銀行,銀行挑戰了科技,而是誰抓住了未來科技的趨勢,誰就會贏得最后的終點。
未來銀行的方向就是這“四化”,核心和目標就是通過金融科技,然后提升識別長尾客戶,識別中小企業,識別目前風險比較高的那些領域的新興產業,新興領域的客戶的風險,提升我們風險管理的能力,這樣才會給這些經濟領域和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
徐天曉:殷紅所長不愧為最大的商業銀行的所長,站位很高,從多元金融的角度來分析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的高速發展。在這樣一個辭舊迎新的時刻,對今后實體經濟和金融的發展,是需要有非常深刻思想的人來給大家解讀一下。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