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 宋志平
首先,我代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祝賀證券日報創刊20周年,也代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代表上市公司的群體,感謝證券日報這么多年對上市公司群體和上市公司協會的大力支持。
今年是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今天的論壇也是共同討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資本市場創新發展,我覺得這個主題選的非常好。
大家知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研究“十四五”規劃里,對于資本市場在未來“十四五”規劃,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最近國務院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這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今天想結合這些,與大家進行交流,我想跟大家說三段話。
第一段話,我想回顧一下上市公司這30年來,我們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大家知道資本市場是從1990年12月滬深交易所正式成立,從這個時候算起,到現在整整30年。這30年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截止到現在已經有4100家上市公司,實際上是4117家上市公司,每天都在增加。總市值也能夠進入80萬億元,超過了GDP的70%。中國資本市場成為全球市值規模第二大的股票市場,這些上市公司覆蓋了全國90個行業大類。
從這30年里面,募集的資金金額近16萬億元,這些年累計分紅了8.36萬億元,尤其近兩年,每年的分紅都超過了萬億,去年的分紅是1.36萬億,占到整個上市公司凈利潤的35%。上市公司去年營業收入的總和,突破了中國GDP的50%,這個數字也是非常亮眼的。目前,上市公司超過千億級市值上市公司有125家,兩年以前千億級的上市公司只有60家。所以這兩年里,上市公司千億上市公司翻了一番多,這些數字確確實實讓我們很受鼓舞。因為從實踐來講,就是30年而已,這30年從最初沒有上市公司,還不懂上市公司,到現在有這樣一個成績,確確實實值得慶賀,也來之不易。
除了這些亮麗的數字之外,我覺得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對我們的企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第一個是促進國企的改革,97年我帶著北新建材在深交所上市,06年帶著中國建材到香港上市,09年帶著中國國藥在香港上市。13年財富大會在成都召開的時候,當時在論壇上,我接受(羅奇),他是耶魯大學的資深教授,原來是摩根史丹利的首席經濟學家,他說我想問問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能有這么好的成績,是不是和你們20多年國企上市這件事情有關?我說你的問題就是答案,中國的國有企業不是西方人理解的那種國有企業,也不是計劃經濟以前的國有企業,我們的國有企業是市場改革了的國有企業,是上市化的國有企業。國企央企70%的資產在資本市場,沒有上市,在競爭領域很多國有企業今天可能都不存在了。
第二,上市公司支持了民營企業的發展,現在我們看到民營企業迅猛的發展,但仔細的看,會發現民營企業里面這些領頭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上市公司,都是在上市中募集的資金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有了資本市場支持了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才有今天。
第三,資本市場支持了科創事業、科技創新。今年新上市的公司有342家,募集的資金是4280億,科創板有130家,募集的資金2022億,占了整個今年募集資金的一半,都用于支持了科創板和科創企業。今天我們在大力的進行創新,但是創新的杠桿是資本,這是熊彼特1912年說的,在他的經濟發展理論中講到資本是勇于創新的杠桿。我們需要資金,不光需要資金,最重要的是需要資本。
第四,資本市場極大的提升了公司的治理水平。30年前,那個時談公司治理,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是上市使得我們對公司治理十分清晰了,而對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帶動了我們全體企業的治理水平,帶動了我們的發展。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微觀來看,公司治理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我們的公司治理的提高,完善提高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這個體制建設,所以我覺得這些都是功不可沒的。
十八大以來,尤其是證監會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這一方面,我們都取得了有效的提升和一些進展。
第一,市場化改革邁出了新步伐,大家知道科創板是去年正式實施科創板注冊制,這其實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第二件事情,創業板今年注冊制落地,現在提出要穩步的在市場上全面推行這個注冊制,在十九屆五中全會里面提出這是“十四五”里面的一個戰略任務,就是要全面推行注冊制,注冊制是整個目前資本市場的“牛鼻子”。所以這些市場化的改革,力度在加強。中央提出來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不干預就是市場化的改革。
第二,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18年新修訂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出臺,今年3月,新的證券法又出臺了,現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又出臺,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16次會議又審議通過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零容忍有了依據。
大家都喜歡市場化,都喜歡注冊制,但是市場化、注冊制,是要和法治化和規則連在一起,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規則,那么這個市場化也是做不下去的。以前我學過這些市場化規則的專業課程,英國人講自由,是在法治下、規則下的自由,法國人講的自由是浪漫的自由。我們的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我們是建立在規則下的市場化,市場化和法治化是連在一起的,不能分開的,是在法治化下的市場化,這是我們正在做的工作。
第三,在國際化方面,行業開放力度在進一步的加大,一方面像滬港通、深港通和滬倫通的開通。另外A股公司納入了明晟指數和富時羅素指數,加快了國際化的步伐,國際上的資金也積極踴躍投資中國的A股公司,打通了渠道。所以我覺得這些,不光是亮麗的數字,實際上在整個資本市場里面,齊頭并進,在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
我想這是第一段話,講我們的成就。
第二段話,我就想跟大家講為什么我們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為什么把這個問題看得這么重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首先需要滿足新時代經濟發展的要求。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黨中央特別重視資本市場,也特別重視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習總書記指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是總書記給我們的指示,也就是說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首先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一個要求。
第二點是資本市場對我們的要求,我們現在有30年的歷史,我們老講三十而立,從最初我們比較幼稚,現在我們比較成熟,我們自身也應該是一個成熟上市公司群體,應該按照這樣一個水準要求自己,不能再犯這些初始的,這些小兒科的錯誤,也就是說我們長大了,所以這個時候資本市場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必須要提高我們的質量,你是成人大人了,大家要按大人來看待你,這是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對我們的要求。
第三點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要求,大家看到上市公司確確實實做出了巨大的成績,我們確確實實有許多優秀的上市公司。剛才我講千億市值就有124家,那只是A股,如果加上大陸的企業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加上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千億級的上市公司實際上有205家,我們的成績確確實實很好,也很優秀,但是我們確實也有著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這些問題比如說公司的治理水平偏低,這也是我們比較關心的一件事情。
最近我參加了南開大學的一個公司指數會議,南開大學從03年就開始公布上市公司的公司指數,到現在連續18年公布這個指數,我聽了一下,03年的時候,它的公司治理指數是49.62分。今年它的公司指數是63.49分,提高了13.87分,這個也是一個很大的提高,這是18年來的提高。我問他們到底怎么公司指數到底算好,他說80分,那么63.49分這是剛剛及格,他說可以這么說,按照六個維度給公司打分,我覺得有一定的參照性,一方面這些治理水平這些年在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們總的來看,我們治理水平還有差距,我們是63.49分,不見得說這個分就那么客觀,但是它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今天治理水平的問題。
那在治理里面,哪一個分數最影響大,他說信息披露。也就是在六個維度里面,信息披露這里面的分數是最低的,這恰恰和今天上市公司的現實是吻合的,就是上市公司的質量,在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這一方面亟待提高。同時,上市公司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仔細去看,因為這些出問題的公司不少是偏離了主業,盲目擴張。這又是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上完市,有了錢,什么都搞,還亂搞。那是投資者的錢,怎么能亂搞呢?要非常謹慎,還是要做好的主業,所以在這一方面,也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還有一些企業創新能力不強,不能夠迅速的轉型升級。我剛才講我們有千億級的上市公司120多家,但是你去看低市值公司還是不少的,良莠不齊。現在不超過一百億的上市公司,我們有2800家,也就是說在4100家上市公司里面,有2800家公司的市值不超過100億,總體市值還是偏低的。在2800家里面還有很低市值的公司。一些企業的效益也非常低,甚至也有一些長期虧損的企業。所以我們必須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是我們上市公司自己的問題,應該看到我們自身也需要亟待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
去年5月份,正好是我來做這個上市公司會長,會員大會上易會滿主席提出了四大敬畏,四條底線,根據他提來的這些要求,我們也在上市公司協會也給大家提出要知敬畏,守底線,盡責任的這些要求。易主席提的這四大敬畏,就是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這四條底線是不披露虛假信息,不做幕后交易,不炒作股票,不損害公司的利益。其中四條底線是紅線,不能觸犯,觸犯了以后就會觸犯刑律。
所以從去年五月份到現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面,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就是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為主線去做工作。去年培訓了6000多名董監高的人員,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們在線上培訓了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員上萬名,學習證券法,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的文件,進行了大規模的培訓,這是我們所做的工作。為什么我們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就是因為這些基本的要求,我想這是我的第二段話。
第三段話,就是做高質量的上市公司,這里面第一點還是要提高認識,加強學習,學什么呢?就認真的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怎么做好我們資本市場,怎么做好上市公司,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學習新的證券法,學習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這個重要的文件。這個學習不是光董秘學,關鍵是董事長、董監高這些關鍵少數要認真的學,尤其是董事長,上市公司董事長是企業的第一責任人,你得認真的學習。我到有一個上市公司去,我就先問他這個,我說新的證券法學的嗎,國務院十四號文學了嗎?他告訴我,把董秘叫來,我說你別叫了,首先你自己要學,董秘當然要學,但是這首先是我們做上市公司,盡主體責任的,我們這些第一責任人,我們要學習。如果你不學習,你不懂得這個東西,你說你做一個上市公司,那多危險呢?證券法是寫給上市公司的,寫給上市公司主要的負責人的,所以我覺得學習提高特別的重要。
第二點,要認真研究怎么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最近我也做了不少的調研,我剛剛從廈門回來,參加金磚國家會議,我在這個會議期間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廈門58家上市公司做了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講座,另一件事,我去調查了兩家上市公司,一個是(易聯)網絡,是做會議視頻和音頻的終端設備的這么一家公司,現在600多億市值,是廈門58家上市公司最高的市值,做得就很好,抓了兩邊,一邊是研發、設計,一邊是品牌渠道和市場,就是微笑曲線的兩端。中間的制造業都是外包出去的,它是這樣一種結構。它的產品現在代替了思科,覆蓋了歐美市場,都在用他的產品。我覺得這個公司就做得很好,他的核心專長,核心市場,發揮得都非常好。
我這一次也去調研了紫金礦業,是過去縣辦的國企上市的企業,而且它的市值有2500億,關鍵是紫金礦業實行了全球的,跨國性的布局。我了解了一下,你成了跨國公司了,董事長也很有想法,我在那里都和這兩家上市公司進行了深談,我們要想做好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我們還得深入研究這些上市公司,哪些上市公司他們的質量好,為什么好?抓兩頭,帶中間,我們得抓住兩頭,帶中間。兩頭最重要的一頭就是榜樣、標桿,要對標優化,來提高上市公司總體的質量。
第三段話,我們還是要立足于提高自己上市公司的質量,我們要做優等生,這個該怎么辦?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來講,這九個字我們要記住,知敬畏,守底線,盡責任,我們要記住這幾句話。
另一點,我們從國務院的14號文,就是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里面,這個質量主要是兩方面的內容,雖然是六部分,十七條,但是你看到的核心是兩方面的內容,一個是提高治理水平,第二個是做優做強上市公司。剛才我講的絕大部分都是講的治理水平怎么提高,但是這文件里面做優做強上市公司,也寫到文件里面,作為重要的力量。也就是說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必須做優做強上市公司,那么怎么做優做強上市公司,我覺得有四點特別重要。
第一,要突出主業,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得有核心業務,核心專長,核心市場和核心客戶,所以我們要把突出主業作為我們做優做強的第一條。你看出了問題的上市公司,違規違法是少數,絕大多數是經營管理上出了問題,所以我覺得經營管理也非常重要,所以突出主業,這是給大家提出的要求。上市公司都要做好自己的主業,不要盲目擴張。
第二,要具有競爭力的核心專長,企業要把創新放到重要的位置,但是創新我們要提倡高質量的創新,提高高水平的創新,提倡有效的創新和有目的的創新。我們要防止盲目的創新,因為創新有風險,所以你體會發現一些出了問題的上市公司,也有是盲目創新倒下的。德魯克講的,有目的的創新可以是創新的風險減少90%,企業的約束比較大,所以我們要進行有目的,有效率的創新。
第三,優化我們的管理模式,任何企業的管理都非常重要,質量和成本都要做好。
第四,我們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30年上課的時候,老師就講資本市場,股市,短期是看市場,長期還是企業的效益,企業的效益是上市公司最核心的?,F在大家對下一步的資本市場,大家都有很多的期盼,我也是這樣想的,我是覺得“十四五”期間,我們的資本市場會進入一個長期穩定發展的新時期,有四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雙循環新格局,為上市展示了一個更廣闊的市場視野和市場舞臺。第二,中央關于資本市場發展的指導思想十分明確,把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股票注冊制。再就是建立長化的退市機制,第三,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把這三條作為“十四五”資本市場的一個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第三,作為上市公司大家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已經有了共識,而且開始邁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步伐,要經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整體上市公司的質量有一個質的提高,這是現在我們正在做的工作。
第四,從投資者生態來看,尚主席也講到了,我們要加大機構投資者家屬,現在有1.7億個股東戶,但是真正機構投資者只有40萬戶,所以下一步還要擴大機構投資的規模。同時,我們積極引入中長線的資本入市,同時引導中小投資者進入到機構投資者里面來,積極保護和引導中小股東樹立良好的投資概念。我們的投資生態也越來越成熟。
最后一點實際上是發揮合力,新一輪媒體就至關重要。老講資本市場是一個信息經濟,信息經濟很大程度上是靠媒體,所以我在這也希望包括證券日報在內的媒體,積極正面的來宣傳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工作,我們的進步和我們的貢獻,共同來促進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
主持人:謝謝宋會長,您多次提到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上市公司提高質量這里面最難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宋志平: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事就是提高認識,提高這些關鍵少數,尤其是上市公司董事長,主要責任人,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認識的水平,這是最關鍵的。
14:22 | 科創板105家公司有在途回購計劃 擬... |
14:21 | 雙林股份2024年凈利潤增長514.49% ... |
14:20 | 智能電氣仍是業績“壓艙石” 雙杰... |
14:19 | 持續打造AI出行全球化 科技旗艦202... |
14:18 | *ST新寧申請撤銷風險警示 |
14:18 | 去哪兒:五一假期前夜火車票開售 ... |
12:54 | 潔特生物2024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07.... |
12:52 | 持續推進國際化戰略 拓普集團擬不... |
12:37 | 新三板涌現一批業績突出企業 為北... |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