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賈康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市場人士,很榮幸有機會跟各位交流,我想談一下自己怎么認識提高直接金融的比重和改進金融生態。
從四個方面分享自己的認識。
第一個方面,我想客觀地做一個回顧和評價,我們國家直接融資比重很低,而間接融資為主的這種基本格局的形成是有客觀原因的。在傳統體制下,中國從基本不存在金融市場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金融市場這個概念之下的制度和機制的建設,有在前面幾十年反復的探索,一路的發展,有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在形成了配套改制思路以后,也有一定的路徑依賴。
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模式之后,整個的市場體系里的金融體系的打造,怎么樣讓它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而且同時還要在這里面去解決好大家已經體察到的金融的重要性,同時伴隨著它的風險特征。怎么樣能夠有效的控制風險,要學習國際經驗,要總結本土經驗,又要有一系列的探索和發展過程。
所以,銀行還是按企業化定位去提供貸款,以間接融資的方式支持企業成為真正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這個基本框架開始發展的中國金融市場。而其后又順理成章開始探索直接金融,最典型的就是在滬深兩地下決心建立直接融資的股票交易所,這個直接融資的市場體系建設,我的印象很清楚,鄧小平一開始說得非常策略,可以試,試了不行的話,還可以回過頭來再把它關掉,他同時說關也可以兩種方式,一種是一步關掉,一種是分步來關。鄧小平他就反復思考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他的本意絕對不是建了這兩個地方交易所以后,再去怎么樣考慮把它關掉的問題,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恐怕中國沒有人出來說把這兩個交易所關掉,搞市場經濟不光要有間接融資,還要有直接的融資。這里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股票交易所直接融資發展的同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間也已經在債券這個方式上,注意到直接融資的機制,再往后還在積極考慮各種直接金融的板塊,還有就是在私募概念之下,更多樣化的直接融資的形式。
這樣的一個間接金融為主,而直接金融也發展起來的格局。現在,中國仍然是整個金融100%的盤子里面,間接融資高達80%,直接金融只有20%左右。
第二個層次要談的比較直率,提出我的一個觀點,綜合來看,中國要追求升級的發展,更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的高質量的發展。直接金融可能更適合我們度過了發展中經濟體前夕的一些探索過程之后,作為最主要的金融業態的,舉足輕重的成分來加以發展,這要結合和直接金融能力相關的風控能力來發展。
現在,直接金融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已經非常明顯。比如說,銀行在風險控制方面,當鋪思維,就是要有抵押物,沒有抵押物難以在風控環節簽字,風控對銀行相關人員要終身追責的,你有抵押物,可以控制風險的情況下,貸款才發得出去。固然有利于防范和抗擊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但是可能不利于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家潛能充分發揮,更多的業務很容易流于形式主義,在中國具體場景里面,更多的要把想取得貸款支持的這個企業主體這些人員,推到了要拉關系處關系的那個復雜的非規范的場景里面,你不會拉關系和處關系,可能這一方面就沒有什么進展。
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他在取得融資支持這一方面,有過去根深蒂固的骨子里的形式。要在間接融資里面得到融資的支持,不處理好銀行的關系,是難以想象的。那么這個反過來說,企業家的精神和潛能,其實更適合的是企業家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這種關系學上,應該更多的是考慮要承擔一定的創業創新,怎么樣打開局面。而直接金融可能更適合于這種類型的潛能的發揮,到了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提高直接金融的比重,一定是弘揚企業家精神,鼓勵企業在自負盈虧的約束條件之下,去敢于冒險,敢于試錯,敢于創新,而得到直接融資這個程序里面的另外一些人的共鳴,比如說實業家他的創業創新的設想,在路演中間,在信息披露中間得到另外一些直接融資主體,他們的共鳴和認可。那么直接融資才會配上創新創業活動的結果,特別是在新經濟,數字經濟,創新中間要經受燒錢的痛苦階段,成功率很低,但是如果有少數的成功,全局皆活,這樣一種承擔風險的功能,間接融資基本上沒有任何的支持力,必須是直接融資,特別是風投、創投、天使投資,這些金融精英在一線去尋找那些科技精英和企業精英,他們這種可能得到支持的方案,支持十個不求這里面成功三五個,可能一兩個成功,就全局皆活,所有的承諾成本都得到對沖了以后,還有超額利潤。
這樣的機制更多應該和直接融資的發展相呼應,一起來形成升級板創新局面。
第三個層次,我想談的是,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的風險性質有所不同,間接金融是銀行系統拿到牌照以后,要吸收居民儲蓄,這是老百姓的錢,是他們的養命錢和血汗錢,不能出閃失,必須是當鋪思維,一定要有可靠的抵押物。直接金融它的這種風險性質,它是在企業自負盈虧的情況下,企業在創新創業活動過程中的資本積聚和積累,它可以更多承擔著去試錯,去承擔風險損失的這樣的壓力,它沒有那么多的道德一下子升級的壓力附加上去,這個錢虧了以后,是不是糟蹋了老百姓的血汗錢,就是在企業家自己認為值得去承擔自負盈虧的這種約束的風險情況下,更能夠放開手腳去試錯和創業創新。整個社會防范系統性的導向之下,銀行系統的風險累計是不是更容易傳導到系統性的風險,而分散的投資,自負盈虧情況下的直接融資的風險,在股市上也可能出現劇烈的振蕩,出現不利的局面,但是相對容易和系統性風險做成有防火墻,或者有隔離帶這樣一種機制狀態。
對于以后更多的鼓勵承擔一定風險去創業創新,直接金融風險的特性和相關的價值,就會進一步凸顯。
第四個層面,就是整個中國金融生態的優化和改進,應該在改進的努力之中,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就是常規間接金融的低利貸,加上直接金融可能的中利貸,還有一些間接金融的小額貸款公司,自負盈虧的中利貸,應該形成一種多樣化的,無縫連接的整個中國金融供給體系,多樣化的金融機構,有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合在一起,他們形成的金融產品也應該是多樣化的,可以無縫形成一個有效對接的狀態,這種金融生態比較高的水平,可以通過高利貸的空間來反證。可以把利貸充分的邊緣化,或者是擠出去,就意味著金融生態達到了比較高的境界和水平。
過去在溫州發生跑路事件,這種局部性的危機振動全國之前,溫州在全國金融生態全國評比中,連續七年名列第一,我在溫州現場會聽到當地人民銀行支行的領導,他還在提他的連續七年全國金融生態評比第一,聽起來這種十足的諷刺性,就在于金融改革沒有真正通過多樣化,而達到一種對于現實需求的對應性的供給體系的狀態,而實際上是使潛規則強制替代明規則,越來越高中利貸和高利貸去解決燃眉之急,實際金融支持并不能夠使它的實體經濟擺脫空心化的威脅。真正金融生態的發展,要把間接金融,直接金融更好的形成無縫連接的供給體系,而中國的基本發展方向,就應該堅定中央明確表述的逐步提高直接金融的比重,直接金融的發展當然要伴隨著風控能力同時的發展,包括科技金融概念之下,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在有一些真的肯定的發展需求,還要進一步的把監管匹配上去,還要探索監管怎么樣合理的形成它的機制,在大的方向上一定要強調創新的發展,要給直接金融更多的一些試錯空間和創新的余地,要使直接金融發展成為支持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作用,支持創新創業活動更加生龍活虎,我們的升級版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配套改革內容。
我的看法就是這些,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
14:22 | 科創板105家公司有在途回購計劃 擬... |
14:21 | 雙林股份2024年凈利潤增長514.49% ... |
14:20 | 智能電氣仍是業績“壓艙石” 雙杰... |
14:19 | 持續打造AI出行全球化 科技旗艦202... |
14:18 | *ST新寧申請撤銷風險警示 |
14:18 | 去哪兒:五一假期前夜火車票開售 ... |
12:54 | 潔特生物2024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07.... |
12:52 | 持續推進國際化戰略 拓普集團擬不... |
12:37 | 新三板涌現一批業績突出企業 為北... |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