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林娉瑩
“微芯過去專注于腫瘤、代謝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療領域原創新藥的研發。隨著新冠疫情暴發以及新的研究中心落地,我們在上述三大領域的基礎上,開始拓展中樞神經和抗病毒領域。”就疫情給公司帶來的新變化,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在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市公司領軍者分論壇圓桌二:疫情防控與產業復蘇”上如是說。
在魯先平看來,布局抗病毒領域對于創新藥研發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他表示,“從SARS冠狀病毒到MERS冠狀病毒,再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病毒,包括此前一直存在的HIV病毒和流感病毒,它們在科學上被統稱為RNA病毒。也就是說,最近幾十年真正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威脅的公共事件,都是由這類RNA病毒引發的。這就從科學的角度上,為我們指明了需要攻克的新方向,也是作為一個原創新藥研發企業,真正需要去聚焦的部分。”
魯先平強調說,“我們說的原創新藥,一定是在某個領域的治療手段是革命性的,作用機制是最新的。而且這個‘新’不僅是‘中國新’,更要是‘全球新’,這才是原創新藥的核心競爭力。真正的創新在于滿足患者的剛性需求。微芯今年的業績比預期要理想,因為在這種極端的公共衛生事件下,患者剛性的需求真正體現出來了。”
2019年8月份,微芯生物登陸科創板,是科創板首家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根據微芯生物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86億元,同比增長44.68%;實現凈利潤3842.68萬元,同比增長84.48%。
魯先平表示,新冠疫情為醫療行業乃至整個社會帶來了諸多有益的改變。“作為一個堅持原創新藥的企業,我們還在堅持做口服藥。在醫療行業有個通識,藥品能夠口服就不做肌肉注射,能夠肌肉注射就不做靜脈注射。此次疫情帶來了一個關于口服藥的突出變化是,患者不需要去醫院排隊拿藥,通過九州通這樣的企業送藥上門,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用藥問題。”
他進一步表示,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固定藥物,但根據規定,醫療機構一次只開給患者一個星期的用量。這一條款本來是為了規范處方藥使用,卻給不少需要長期服藥的慢病患者造成了一些困擾。疫情改變了上述狀況,一次處方藥量可在遵循醫囑的條件下延長至1個月、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極大地減少了患者去醫院排隊拿藥的頻率。
“這些改變為行業和社會帶來諸多好處,以前不合理的地方正在被逐步糾正,相信未來醫藥行業會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魯先平說。
00:07 | 上市券商一季度或迎“超預期開局”... |
00:07 | 中小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 2%以上... |
00:07 | 年內93家A股上市公司擬購董責險 同... |
00:07 | 商業銀行頻頻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 |
00:07 | 第二批保險系私募基金迎新進展 超... |
00:07 | 出口轉內銷撬動消費新藍海 |
00:07 | “果鏈”企業需以自主可控實現硬核... |
00:07 | 量化交易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 |
00:07 | 金融支持促消費大有可為 |
00:07 | 讓首發經濟在各地“生根” |
00:07 | 火車票預售火爆 “五一”黃金周旅... |
00:07 | 多地專項債“自審自發”改革試點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