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10月11日,華晨中國在港交所發布停牌公告,以發布擬進行出售的有關事項。在此之前,寶馬集團曾宣布計劃將其在華晨寶馬的股份從50%增至75%,雙方已簽署相應的協議,仍需通過相關監管部門的審批以及華晨中國股東的同意。
寶馬公司表示,此次交易價值約為36億歐元(約合287億元人民幣),合資公司的合同期限將從原來的2028年延長至2040年。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股權調整將在2022年完成,《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正是中國政府承諾的汽車開放五年過渡期結束的時間點。屆時,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都將取消,中國汽車行業將實現高程度的開放。
事實上,結合此前寶馬牽手長城汽車,摘得新能源車股比放開首個合資頭銜后。寶馬公司擬36億歐元增資華晨,有可能捷足成為傳統車股比即將解禁后的首個受益者。在汽車行業頻發盈利警告的現有形式下,寶馬“雙蹄疾奮“的快速布局,彰顯了其欲通過提高股份進一步提高在華話語權,并籍此深入推行“在中國為全球”戰略的決心。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在合資股比限制不斷放開的同時,汽車市場內的利益劃分也將實現再平衡,我國汽車市場內的競爭將更加充分,在中國汽車產業效率與規模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股比放開有利于中國汽車技術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華晨寶馬還宣布將在未來幾年投資30億歐元用于沈陽現有及新增生產設施建設,并在遼寧沈陽鐵西中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華晨寶馬第三工廠,新工廠將使基地原產能翻倍。
對此,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表示,寶馬集團在中國的成功發展與華晨寶馬密不可分。作為寶馬公司最大的單一市場,寶馬十分珍惜在華投資機會,愿以新工廠落地為契機,進一步擴大對華合作。
再擲287億元布局中國
合資協議延長至2040年
事實上,在過去的15年中,華晨寶馬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發展功效顯著。數據顯示,2017年,華晨寶馬在鐵西和大東的汽車工廠生產了近40萬輛新車。
目前,6款寶馬車型在沈陽生產,鐵西工廠生產寶馬1系轎車、寶馬2系ActiveTourer、寶馬3系轎車(包括長軸距版)以及寶馬X1(包括插電混合動力版);大東工廠主要生產寶馬5系長軸距版(包括插電混合動力版)和寶馬X3。
未來大東工廠將繼續進行車型改款及擴大工作,雖然該工廠產能將保持不變,但是將擴大工廠架構為未來生產寶馬車型應對市場需求的增長做準備。寶馬指出,在上述措施之下,所有動力系統(燃油、插電、純電動)的車型將可共線生產,寶馬車型在華晨寶馬工廠的總年產能將逐漸增加到每年65萬輛,創造5000個新工作崗位。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寶馬表示,公司計劃把中國作為電動車基地,全面出口全球。從2020年開始,純電動的BMWiX3也將于大東工廠下線,這款車型將只在中國生產,不僅供應中國市場需求,也將出口全球市場。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寶馬集團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銷售同比增長近五倍,其中兩款國產新能源車型的累計銷量首次超越一萬輛。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為配備BMW第五代電力驅動技術的新型動力電池,華晨寶馬一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動力電池中心,今年5月份,動力電池中心的二期工程已經動工。此外,寶馬集團也與寧德時代確立了價值40億歐元的電芯采購意向,其中包括在德國的15億歐元和中國的25億歐元。
對此,科魯格表示:“寶馬堅信中國市場是實現業務持續增長的重要市場。通過持續的投資,以及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研發和生產,繼續落實寶馬集團在中國的發展戰略。”
2022年全面解除限制
技術競爭扮演關鍵角色
事實上,隨著《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的正式施行,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成為取消股比限制、擴大開放的排頭兵。此外,2020年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也將取消,到2022年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也將最終解凍。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專用車產量為160萬輛,同比增長38.7%;而同期,我國整體汽車市場產量為2812萬輛,同比增速僅3.2%。有專家認為,從專用車這一細分市場開始切入,放開合資股比限制,不會對專用車市場格局的產生影響。
而作為新能源汽車股比確定放開后的首個案例,前不久寶馬牽手長城汽車獲得廣泛關注。盡管合資雙方的股比雖仍為50:50,但這是雙方心甘情愿的平起平坐,即是雙方通過對對方實力、戰略意圖進行深入理解與認識后談出來的結果。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外資股比限制全面放開,國內汽車企業競爭和行業洗牌都將加劇。尤其作為自主品牌如何在5年內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將成為其立身之本以及與外資談判的關鍵籌碼。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