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10月17日,奧迪汽車股份公司財務、合規、中國業務董事宋寅哲(AlexanderSeitz)以及剛履新不久的奧迪中國總裁歐陽謙(ThomasOwsianski)接受了包括《證券日報》等少數中國媒體的專訪。在1個多小時的訪談中,兩位奧迪高管就外界普遍關心的幾個重要問題進行了解答,并重申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以及奧迪對在華發展的信心。
隨著10月11日華晨寶馬打響股比放開第一槍,溝通會上奧迪與一汽、上汽“舊友新朋”的話題以及即將到來的在華重大戰略改革事項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對此,歐陽謙明確表態:“奧迪與一汽-大眾有著非常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沒有什么變化。”
談到即將解凍的上汽奧迪是否會順應新政策時,宋寅哲回應稱:“今年7月份奧迪購入上汽大眾1%的股份,與大眾集團共占上汽大眾50%的股份,體現了我們與上汽成立新合資公司的初步意愿。下一步項目如何推進,目前仍在討論中。”
事實上,國內市場中奧迪相比其他豪華品牌的銷量領先優勢已日益式微。宋寅哲和歐陽謙奧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們一致認為,對于在中國市場已邁入而立之年的奧迪來說,更關注市場、貼近用戶的發展理念,輔以不斷增強本土化研發能力,將是奧迪保持領先的不二法門。
奧迪欲將涉華業務遷至國內
從1988年至今,一汽與奧迪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個在中國合資生產的豪華車;第一個進行本土化二次開發的豪華品牌;第一個按全球統一標準建立豪華車經銷商網絡等等。承前啟后,歐陽謙表示,處于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奧迪將再一次對中國市場進行重大改革計劃和戰略部署。
記者了解到,2019年,奧迪中國將成立滿10周年,在此關鍵節點上,奧迪方面宣稱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進一步擴大其研發團隊規模,做到產品陣容翻番、研發團隊規模翻番,并在組織結構、流程方面進行全面深化。
“我正與總部考量哪些職能可以放在中國,同時加強在中國的組織機構,比如將成立無錫研發中心等。”在歐陽謙看來,上述決策都證明奧迪正在把大量跟中國本土相關的業務轉移到中國本土。
對此,宋寅哲補充道,本土化權重加大就是要進一步拉近奧迪與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的距離。“目前奧迪在華已達60萬輛的年銷售額,接下來的目標是100萬輛且本地產品陣容翻倍。
在研發方面,據宋寅哲介紹,電動車、無人駕駛、數字化、網聯化等研發團隊將更加倚重中國本土的人才,因為這樣更接近市場和用戶。未來奧迪所有數字化解決方案,如智能網聯數字化解決方案會更多地在中國研發,并且有可能應用到投放全球各地市場的奧迪車型上。
事實上,幾乎所有跨國公司都在中國設立專門機構,協調和管理中國市場的業務。此前,奧迪更多地在總部進行中國業務的管理和協調。但宋寅哲看來“再優秀的管理人才,在1萬公里以外也很難管理當地的實際業務。”
“從文化和人的角度看,我們也需要有接口和渠道與中國客戶以及經銷商進行近距離接觸和溝通,歐陽謙先生即是帶領奧迪中國擔任這樣的角色。”宋寅哲透露,他同時將在英戈爾施塔特奧迪總部更多地反饋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的聲音和需求,這也將促成對于中國市場的雙重推動。
“舊友新朋”均避談股改事項
10月11日,華晨寶馬打響股比放開第一槍。作為比寶馬更早入華的豪華品牌,奧迪一時被輿論推向了股比改革的前臺。對此,歐陽謙明確表態:“奧迪與一汽-大眾有著非常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沒有什么變化。”
那么,隨著2022年上汽奧迪項目解凍,未來上汽奧迪會否順應新政策,采取更為自主的股比分配形式?“今年7月份奧迪購入上汽大眾1%的股份,與大眾集團共占上汽大眾50%的股份,體現了我們與上汽成立新合資公司的初步意愿。下一步項目如何推進,目前仍在討論中。”宋寅哲如此回應。
據記者了解,作為《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的一部分,奧迪與一汽集團已達成共識,今年將共同建立兩家新公司,分別為:獨立的銷售公司,以及一家移動出行服務公司。在產品陣容方面,奧迪將與一汽集團共同將本土化產品陣容擴充一倍,包括實現7款全新SUV車型及5款新能源車型的本土化生產。
當《證券日報》記者問及雙伙伴戰略時,宋寅哲表示,奧迪和一汽集團有三十年成功的合作經驗,雙方在三亞會議上已制定出后續發展的措施和戰略方向。“國產化一臺車的準備期大概3年-4年,在接下來雙方還將對一些待確認的問題進行最終確認,在此之前,不方便透露與上汽的合作計劃。”
根據奧迪此前公布的產品規劃,截止到2022年,奧迪品牌將在中國市場投放10款電動車型,其中5款將在華實現國產。2025年,奧迪在華目標銷售80萬新能源車型,其中包括插電混動車和純電動車。
除了產品陣容上的積極布局,下一個十年奧迪更為注重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研發。宋寅哲表示,未來奧迪將按照1:2的比例進行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的配比。具體而言,公司會更側重于純電動車。目前來看,豪華車的增速仍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未來,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預計電動車的成本競爭力將大幅度提升。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