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卓:謝謝,非常好,我就是在賣自動駕駛的,發愁落不了地,指望著賣給你們做新能源汽車的。回到資本,百度資本合伙人CFO張金玲女士,請您談談您還會投新能源汽車嗎?代表資本,不是代表百度,我知道百度投了威馬。
張金玲:剛才俞總已經講了很多很關鍵的點,前面幾位老總也提到了,既然這個論壇是說后補貼時代,我們想補貼當時給和現在不給是為了什么,理性的分析補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我覺得有兩點,是我個人的想法。第一,傳統汽車的利潤的量還是很大的,如果向新能源汽車太傾斜的話可能會有對傳統汽車有影響。第二,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方面,如果補貼減少了說明新能源汽車的量起來了,量起來了補貼自然而然就會減少,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經濟上的規則,所以我們應該把新能源汽車的量看成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而不是說還有人會買車嗎,我覺得這種問題不存在,就像剛才俞總講的是絕對不存在的。這是第一,我講的是補貼的理性的分析是因為量起來了所以補貼才減少了或急劇減少了。
第二,所有的政策后面都有它的驅動力,就像環境交易所的副總裁王總講的現在的補貼給了綠色,給了充電站,這種補貼從純粹的購買變成了他希望能夠改進用戶體驗和以后的環保,這兩點能看到政策是有導向的,而不是純粹的把補貼減掉了就不再讓你消費或者不再給新能源汽車各種各樣的政策了,這種解讀太偏頗了。剛才幾位老總都提到了用戶體驗是互聯網里的一個詞,只有用戶體驗達到了,用戶才愿意掏錢去買,用戶體驗在新能源汽車上其實非常顯著,這是傳統的汽車有可能達不到的。在座幾位都是男士,肯定都開過新能源汽車,一定有過駕駛體驗,當你開上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再回過頭來開傳統汽車,你可能會感到哪兒不對勁了,一定有這樣的體驗,百分之百的,因為我們家里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所以在開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包括它的人機互動,現在有階段性的自動駕駛的體驗,駕駛感和加速,這些東西都是回不去的,你一旦踏上了高速公路就回不去了。
剛才我們講到補貼去了綠色和充電樁方面,這就是在用戶體驗上的另外一個加強,我知道新能源汽車還有一些做得不夠到位的地方,比如充電不方便等,但是這些一定會被克服,所以從資本的角度講這是一條完全不應該質疑的道路,不管有沒有補貼,我們一定還會按這個方向去走,因為這是一個未來,是不可阻擋的,只不過有短期的困難或有傾向性,沒有人能阻擋最后有那么強的用戶體驗的快消品的產生,汽車以后就是個快消品,這就是我們對這件事的看法。
陳超卓:我接著再問一下張總,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盈利情況不好,投資人等得起嗎?
張金玲:特別短地回答您,等得起,剛才我講這是一個方向,我們不可能去否認未來的方向,這個方向里到底會摔多少跟頭遇到多少困難,這些事情是必然的,沒有一個新事物的誕生是那么容易的,這是自然規律。等得起,而且一定會等。
陳超卓:你的耐心有多長?
張金玲:這顯然就是個陷阱問題,跟潛力股是一樣的,當你看到整個經濟環境和資本環境回頭的時候,包里的錢去干嘛呢,這是個快消品,和手機、電商、空調這些東西是一樣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愿意出錢買用戶體驗非常好的東西,所以一定等得起,而且也有耐心等。
陳超卓:還是繞了一圈不往坑里跳。有傳統車企出來的,我換個方式問問題,問黃總,你傳統勢力干過,現在造車,針對傳統車企有背書,你做的車怎么取信于消費者?
黃希鳴:這是比較難的問題,產品是個口碑營銷的過程,汽車產品有很多新晉企業在這方面犯了一些錯誤,認為汽車產品是單純靠營銷能拉起的產品,當豐田進入到美國的時候,人家把豐田當成比較低價的低質的產品,所以豐田是通過不斷的改進不斷地在市場贏得口碑,無論傳統汽車新晉汽車,老百姓是最聰明的,大家千萬不要忽略老百姓的智慧。很多人說我們產品很好,但是叫好不叫座,那是產品不好。因為老百姓的需求得到了滿足的產品就是好產品,新晉企業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大把產品做到極致方面,我們做產品的也知道汽車是慢慢爬坡的過程,市場也是慢慢接受你的汽車的過程,很多產業第一年銷售了很多,過了第一年之后整個銷售直線下降,所以在汽車產品過程中銷售曲線不斷往上爬比大起大落要優良很多。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像北汽銷量比較大一點,大家的銷量不是那么大,彎道超車有時候理解有點誤區,在起量的過程中可以培養一些品牌,給市場一些耐心的機會,慢慢的把口碑做起來,這是我的理解。按照上次在博鰲論壇的講話,電動汽車到2035年占比達到50%以上,假設中國3千萬量不變,新能源汽車占比到1500萬輛,這么大的市場肯定會孕育出非常偉大的品牌出來,這點自信心還是要有的。
陳超卓:你相信博郡是偉大的企業。
黃希鳴:如果自己不相信的話是沒有熱情把他做出來的。
陳超卓:叫好不叫座實際是產品力的問題,對于新勢力來說有個很大的挑戰是成本,相比傳統車廠的供應鏈成熟,怎么應對這方面?
黃希鳴:我們做的過程中,國外最大的主機廠最近也到我們公司來,新晉企業也有一些好處,新晉企業以往歷史的負債要低一些,如果能把材料成本控制得非常好,固定成本會低一些,當然花錢要小心。做一款車花幾百個億,這種說法我是不贊成的,拿幾百個億做一款車,根本就沒有這個機會,做一款車10多個億就已經很好了,一款車的銷售周期在四五年,如果拿兩百個億三百個億才做一款產品出來,那固定成本要攤銷多少,怎么在財務上證明你的可持續性。目前大家看到很多負面的消息,實際上在成本控制方面是致命的,因為老百姓是非常聰明的,他對產品的品質和產品的價值能夠有很好的衡量。有些產品叫好不叫座,你覺得好,老百姓覺得不好,像俞總說的不單純是功能,還包括車聯網、造型等等,它是綜合的,一款產品的好壞在方方面面都要體現出來。為什么汽車這么難,汽車和大部分工業產品不一樣,涉及的面太廣了,它是個短板理論,你在哪方面不強,你不強的那一點就代表你產品的水準。
陳超卓:謝謝黃總的解釋。傳統車廠怎么看待新勢力挑戰?外來的狼來了,外資品牌特斯拉在中國設廠,你們怎么看待這件事?請高總說一下。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