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共享汽車平臺GoFun出行宣布完成了B輪融資,金額為數億元。天眼查APP顯示,在此輪融資中,除了地方政府產業基金、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還有其老股東奇瑞,曾領投過GoFun的A輪融資。
GoFun出行的A輪融資發生在2017年,金額為2.14億元,在隨后的這三年里,國內共享汽車行業經歷了由盛轉衰,不少平臺宣布倒閉,用戶押金難退。
共享汽車公司“不堪重負”
2015年伊始,共享汽車一度成為風口。彼時,國內共享汽車創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GoFun出行、途歌、神州iCar、EZZY和盼達等平臺相繼成立。2017年年初,共享汽車企業數量一度甚至超過300家。
但2017年底,在北京地區運營的共享汽車品牌EZZY突然宣布停止運營,用戶2000元的押金遲遲無法退回。這是國內首家倒閉的共享汽車企業,也拉開了共享汽車行業倒閉潮的序幕。
繼EZZY宣布停運后,途歌、綠狗租車也紛紛陷入了押金難問題,盼達用車這類有力帆汽車撐腰的公司也難以幸免,戴姆勒奔馳旗下的car2go也在2019年宣布敗北中國市場。
這些企業紛紛倒閉,原因很簡單:不同于其他共享產品,共享汽車運營難度高且屬于重資金項目。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陳禮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共享汽車本質上就是汽車分時租賃,只是相比于傳統汽車租賃,‘共享汽車’租用更加靈活高效。在過去,購置汽車是共享汽車平臺的一項重大支出,加上汽車運營效率低、使用頻率不高等原因,使得共享汽車平臺處于重資產運營壓力之中。”
“投入成本過高成為共享汽車行業尚未解決的難題,而如何降本增效是共享汽車的盈利關鍵。這其中的成本包括車輛購置、運營網點建設、車輛保險投入等固定成本以及折舊、停車費、車輛維護等運營成本,而共享汽車的營收基本依靠用戶租金。從成本端來看,車輛購置是重點支出,從收入端看,提高汽車適應頻率是提高收入的重要方式。要想盈利,首先可以從以上兩個方面切入。”陳禮騰表示。
不過,GoFun出行內部人士則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良好。早在2019年末,平臺近70%的自營和加盟城市已實現盈利,但突然而至的疫情對市場帶來了一定影響。”
嘗試“輕量化”運營能否成功?
為了自救,GoFun出行10月16日宣布進行品牌升級,形成母品牌“GOFUN科技”以及兩個子品牌“GOFUN出行”和“GOFUN車服”。
據悉,品牌升級后的GoFun出行將追逐輕量化和平臺化的目標,以經銷商及個人車輛入網的形式,實現車輛規模的快速增長,計劃在2021年優選30萬輛車投入平臺使用。同時,長春、天津、上海等地二手車銷售公司也加入GoFun科技平臺體系中,希望盤活閑置車源,增加流量,獲得更多到店客源。
一句話總結就是,讓C端私家車進入車隊,將自營的門店轉為加盟。
陳禮騰表示:“GoFun出行此舉是為了通過吸收外部車輛進行運營管理,減輕平臺的資金壓力。”
對此,GoFun出行上述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GOFUN車服可以實現閑置車輛托管的托管,將共享汽車概念中公共車輛的共享演變成私人車輛的共享。車輛托管的目的就是實現閑置車輛運營、維護和租賃,讓車主實現穩健收益,同時平臺車輛規模可以實現擴充,可參與托管車輛的車主不僅是個人,經銷商、出行平臺、二手車商、租賃公司、主機廠都可以進行托管。目前入網的經銷商已經有超過200家。”但對于個人車輛入網的數量,其沒有給出具體數字。
事實上,多數人對“共享出自己的汽車”并不買賬。“私家車分時租賃”意味著使用權在指定時間內的完全轉移,難免讓人擔心車輛的安全。同時,性質變更后,營運車輛使用期間的保險、維護成本都將增加,這些都是需要車主承擔的風險。因此,“共享私家車”被看作是“畫蛇添足”,而非“錦上添花”。
此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不少用戶對GoFun出行“押金不退、亂收費、客服無信用”等問題的諸多投訴。
一位接近GoFun出行的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覺得GoFun出行接下來的路還是比較難走的,畢竟阻礙太多,其思路‘超前’,就看外界是否買賬。”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