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2020年成為長安汽車近年來少有的高光時刻。據最新發布的公告顯示,2020年長安汽車實現整車銷售200.4萬輛,同比增長14.0%,為國內前十車企中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家,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銷量達150.36萬輛,同比增長12.9%,成為2020年自主品牌汽車銷量第一。《證券日報》記者還注意到,長安汽車高速增長的勢頭同樣延續到了2021年。今年一季度,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整體銷售52.3萬輛,同比增長119.7%。
然而,時光倒回到2017年,彼時長安自主乘用車痛失自主老大的桂冠。再加上合資車企發展受阻,長安汽車銷量連續下滑。2019年甚至出現26.47億元巨額虧損。為此輿論一度對長安汽車的戰略產生了質疑,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對此,去年10月份升任長安汽車總裁的王俊表示,“長安汽車前兩年表現不好,但我們對于第三次創新創業的信念和篤定的自信一點也沒有變。”據記者了解,王俊所指的第三次創業是2018年4月23日發布的“創新創業計劃”,宣布向現代科技服務型企業轉型,將長安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向世界一流汽車企業邁進。
長安汽車總裁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
“你只要用快速的心態,用敬畏和謙卑的思想去做好自己的事,結果就是一個必然的表達,這永遠是一個過程。”王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經過三年的發展,目前長安汽車已經完成了初步轉型,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產品譜系進一步豐富,CS系列、逸動系列、UNI、歐尚系列、神騏系列矩陣建立;合資品牌方面,也不斷完善填充了福克斯、福睿斯、銳際、銳界、探險者、冒險家、昂克賽拉等產品。
未來服務將以消費者為出發點
王俊表示,作為汽車產業的從業者,不管面對什么結果,都要保持開放的心態,這極其重要,接下來會繼續沿著第三次創新創業這條路,真正把長安汽車轉型成為一個智能低碳出行的科技公司,為消費者創造更多更新的價值。
關于未來長安汽車服務發展的方向,王俊提到,目前汽車消費場景已經發生了質變,好的汽車服務是能夠給消費者提供基于場景的、可持續化的服務,而不只是簡單的提供某種工具或功能。
王俊認為,長安汽車過去談的最多的是“研、產、供、銷、用”,這五個方面實際上是基于供給側來講的。但是消費者根本不關心你研發的實際過程,長安汽車往往就會用很多的具像化的展示去跟消費者溝通。而現在的汽車市場,已經從供給側轉換到需求側,簡單來說就是“買、賣、用、修、服”這五個字。所以未來的汽車服務一定是變成真正的基于用戶的能力表現,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消費者的視角來觀察、思考。
記者注意到,本次上海車展上首發亮相的全新長安CS55PLUS,就是基于“問用戶”這個底層邏輯出發的產物。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葉沛認為,與CS家族其他成員不同,此次CS55PLUS的全新進化,是基于50萬用戶的大數據調研得出的結論。
“通過FACEID一系列的交互,我們有更多的場景式的自動化設計。比如說車主識別,包括手勢操控和人臉自動識別,都是基于用戶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的設計。葉沛表示,包括長安汽車在駕乘中間一系列場景化的設計,都是與CS55一系列用戶共創之后,將他們的想法、需求收集上來,來設置自動駕駛的場景以及在駕乘中的體驗場景。
走循序漸進的品牌高端化道路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在走高端化路線上也是從用戶需求出發。王俊表示,品牌向上是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的核心,長安汽車品牌高端化是必經之路,“長安汽車很早以前就在研究或嘗試高端化,這條路會一直走下去。而且高端化不能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并且這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性選擇。”
“長安汽車品牌高端化,走的是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王俊表示,長安汽車先是推出了UNI高端系列。在消費需求升級的推動下,現在長安汽車又在研究新的電子電氣架構,除了人工智能的技術,還有目前幾乎能夠見到的所有通訊方式都被用在新車上。再加上能源方式的變化,一定會催生長安“新汽車”的高端新品牌。從這個角度來講,長安汽車也必須要打造這個新的、高端的品牌,這樣才能夠為消費者持續的提供高價值的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上海車展期間,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將基于方舟架構和CHN架構,打造EPA0、EPA1和EPA2三大平臺,未來5年將陸續推出26款全新智能電動汽車。
同時,長安汽車正式公布了“十四五”規劃和2030愿景,長安汽車將整體投入1500億元,聚焦軟件、智能科技、低碳等方面,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加快邁向世界一流汽車品牌。按照規劃,在2030年,長安汽車集團銷量將達500萬輛,其中長安品牌銷量達到350萬輛。長安汽車、華為公司和寧德時代共同打造的CHN架構下的首款高端智能電動車將于今年底發布。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長安汽車經歷U線調整后,目前呈現谷底反彈的良好態勢。但無法回避的事實是,目前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各種迭代技術和品牌、車型層出不窮。
面對目前多元化的用戶群體和用車需求,長安想要在保住現有市場的同時,增加銷量需要有兩條發展路徑。葉沛表示,未來長安汽車主要面臨著兩個方向的競爭,第一個是和合資包括合資一線產品的競爭,另一個是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之間的競爭。
作為應對,葉沛表示,長安汽車首先將以多元化趨勢來豐富產品線。快、新,迭代的速度、效率是增長和致勝的關鍵。其次,前瞻式定義產品和服務,將更多的新技術元素融入供給端。建立數字化、電動化以及主動直通式的智慧服務,也是未來致勝的關鍵。
正著力解決缺“芯”
今年伊始,全球車企突然遭遇“芯荒”,目前已有多家汽車企業宣布暫停生產。
與“芯荒”相對應的是,汽車智能電動化水平不斷提升,行業對芯片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尤其是正在舉行的上海車展上,約有一半新車為電動車型,至少四分之三的新車配備了諸如輔助駕駛、虛擬助手等智能化配置,而這些都需要芯片提供算力支撐。汽車企業缺“芯”的問題,已經成為行業普遍性問題。
長安汽車也未能幸免。“長安汽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對此,王俊并沒有回避。他表示,目前芯片是一個全球性的話題,所有的企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長安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王俊表示,這次所謂的缺“芯”問題在汽車行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早解決、遲解決都要解決。目前,長安汽車已經和合作伙伴,以及很多全球知名半導體的供應商做了溝通,他們都表示一定會共同努力。同時,長安汽車會集合優勢伙伴,一定要形成新的半導體產業能力。“芯片這個問題,恰恰是今后把汽車產業推向新技術產業一個非常重要的展現點。趨勢已經存在,只不過疫情的影響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而已。”王俊表示。
(編輯 喬川川)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