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已然是國產電動汽車出海的必經之地。5月6日,蔚來汽車發布挪威戰略,正式進入挪威市場,并計劃在當地建立完整的運營體系。這是蔚來汽車邁向海外市場的第一步。“挪威是第一站,明年會進入5個歐洲國家。”蔚來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斌稱。
在此之前,同為“造車新勢力”的小鵬汽車與歐洲電動汽車經銷商達成合作,首批訂單的目的地也是挪威;一汽集團旗下紅旗品牌與挪威當地經銷商簽約,宣布進軍挪威市場;上汽集團旗下MG品牌的純電動車型在挪威的銷量長期居于細分市場前列。
“挪威沒有當地的汽車品牌,市場化程度高,是一個可以充分展示車企綜合體系能力的‘擂臺’。”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相比挪威市場有限的銷量,國內電動汽車企業更看重以此為“舞臺”,在海外樹立起口碑。
高度成熟的“擂臺”
作為一個有530多萬人口和約38.5萬平方公里的北歐國家,挪威的新車銷售市場總量長期保持在10余萬輛,電動汽車的銷售占比逐年提升,并在2020年首次超越傳統燃油車和混動汽車銷量的總和。
據挪威公路聯合會的數據,2020年挪威新車銷量為14.14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為7.68萬輛,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42%提升至54%。需要說明的是,挪威計劃在2025年成為首個全面禁售傳統燃油汽車的國家,并從2009年開始制定了一系列針對電動汽車的詳細發展規劃,比如減免城市中心地區的停車費和擁堵費、升級城市充電網絡、減免電動汽車購置稅等。
對于為何選擇以挪威作為海外市場的首站,李斌表示,挪威的電動車市場較為健康,高中低端的市場需求都相對均衡,對蔚來而言是一個好的機會。同時,他強調,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中國品牌的國際化道路比之前要難,所以在海外市場要周密準備、長期規劃、保持耐心,不要期望一炮而紅。
不同于其他車企出海的經銷商模式,蔚來汽車在挪威采取與國內相同的直營模式。按照計劃,蔚來汽車全新ES8將于今年9月在挪威開啟交付,首款轎車車型ET7將在明年進入該市場。此外,蔚來汽車還會在當地建設換電站,以構建完善的加電體系和用戶服務。
國家電動乘用車技術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電動汽車進軍歐洲,具有技術和價格優勢。“我們的優勢就是把電動化跟智能化結合在一起,已經走到國際前列。車的技術水平和價格都有競爭力,不比歐洲品牌的車差。”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0年,我國電動載人汽車(包含低速電動車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出口金額為224.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5.7%;電動載人汽車出口累計22.29萬輛,同比下降12.5%。出口數量下降的同時,出口金額卻在大幅提升,表明我國電動汽車出口的單車價值大幅提升。
“白煤黑金”的環保理念
除蔚來汽車的全新ES8外,特斯拉ModelY,以及福特、寶馬和大眾的首款電動SUV車型都計劃于今年內在挪威上市銷售。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型在挪威上市,當地的經銷商和行業協會都預計2021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將繼續上漲。挪威電動車協會負責人表示,經初步預測,今年挪威電動車市場份額將超過65%,如果達到預期,那么2025年僅銷售零排放汽車的目標就可以順利實現。
事實上,不管是費用上的減免,還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挪威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都依賴于其“低碳”經濟的持續發展,甚至計劃到2030年將二氧化碳稅從目前的590挪威克朗/噸提高至2000挪威克朗/噸,以促成碳排放的進一步降低。
支持電動汽車推廣政策的背后,是挪威“白煤黑金”構成的能源和經濟基礎——“白煤”是指充沛的水電資源,從而降低了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黑金”是指豐富的油氣資源,提供了電動汽車的推廣基礎。
公開數據顯示,挪威國內一次能源消費中水電和油氣合計占比達到96.9%,其中水電、石油和天然氣的占比分別為67.4%、21.3%和8.2%;在發電總量中,水電占比高達96%以上,不僅能滿足國內生活和生產所需,還出口到瑞典、荷蘭等國家。2020年下半年,挪威近五分之一的電力實現出口,超越法國成為歐洲最大電力凈出口國。水電過剩和世界最低電價,使挪威電力出口在長期內將持續保持優勢。
石油和天然氣則是挪威的支柱產業。數據顯示,2016年,挪威是全球第十大原油出口國和第七大天然氣出口國,其中原油產量約占全球的2%,供應著歐盟約25%的天然氣。當年,石油和天然氣產值約占挪威GDP總值的20%和貨物出口總值的約一半。在油氣產業帶來穩定收益的基礎上,挪威于1990年成立石油基金,用于投資海外資產,并逐步發展成資產規模約1萬億美元的主權基金。值得關注的是,碳排放的多寡是該基金篩選投資標的重要指標。去年,該基金宣布有四家石油公司因碳排放過高而被列入禁止投資名單;而在蔚來汽車登陸美股時,該基金也曾是重要的財務投資者。
當被問及在深入調研挪威市場后電動汽車推廣措施方面有哪些可供國內市場借鑒時,李斌稱,關鍵在于環保理念是否足夠深入,挪威確實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來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但國內很多地方,比如北上廣深在電動汽車的推廣上做得也不差,最大的差別在于環保理念。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