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10月25日,特斯拉股價大漲12.7%,股價第一次站上1000美元,市值得以突破10000億美元。而特斯拉股價大漲的背后,源于租車市場消息的推動——走出破產保護才4個月的全球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之一赫茲公司宣布購入10萬輛特斯拉Model3轎車,進而推動特斯拉股價25日報收于1024.86美元,成為全球首個市值破萬億美元的汽車制造商。
值得一提的是,這筆總價達到約42億美元的訂單也成為電動汽車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交易,訂購數量約為特斯拉截至2021年9月底年產能的10%。此前,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發文稱,特斯拉憑借8080億美元的市值,超過了包括大眾、通用、福特、本田等在內11家傳統汽車巨頭的市值總和(8070億美元)。如今,特斯拉市值再升一個臺階,達到1.03萬億美元。
而隨著特斯拉市值變動,其背后老板馬斯克的身家也再度飆升。福布斯全球實時富豪榜數據顯示,目前馬斯克位居世界首富,身家2552億美元,較世界第二大富豪貝索斯多出619億美元。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智能純電動汽車大廠特斯拉年交付量不過100萬輛,營收遠不及1000億美元,但市值卻已突破了10000億美元。反觀傳統車企巨頭豐田和大眾全年交付汽車高達1000萬輛左右,營收介于2000億到3000億美元之間,但論資本市場上的估值卻遠遠落后于特斯拉。
“對新舊汽車制造商估值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華爾街將特斯拉視為未來的汽車公司之一”,新浪財經專欄作家林示認為,傳統汽車廠商所配備的經銷鏈,面臨著高昂的產品開發成本和數億美元的營銷費用。另外,它們還不得不支持多個汽車品牌以及其子品牌。
特斯拉市值首破一萬億美元
持續降本增厚三季度利潤
一方面是供應鏈方面普遇嚴峻挑戰,另一方面是特斯拉平均售價不斷刷新新低。事實上,即便沒有“赫茲帶貨”這一利好,特斯拉市值沖上萬億美元也似乎只是時間問題。關于特斯拉三季度持續保持增長背后的商業邏輯,比起特斯拉的市值表現、馬斯克成為首富,似乎更值得關注及思考。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特斯拉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營收和凈利潤均創下新高,汽車業務毛利率高達30.5%。財報顯示,特斯拉該季度營收達137.57億美元,同比增長58%;凈利潤達16.18億美元,同比大增389%。繼二季度后再次破10億美元大關;第三季度減去資本性支出后的營運現金流為13億美元,凈債務和融資租賃負債減少15億美元;第三季度,特斯拉汽車交付量24.14萬輛,同比增長73%,環比增長20%。
此外,能源業務收入8.06億美元,同比增長39.2%;服務及其他業務(含FSD等軟件收入)8.94億美元,同比增長313%。據特斯拉文件,今年三季度,特斯拉汽車總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28%上升至30%;前三個季度,特斯拉汽車總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26%上升至29%。
特斯拉之所以能在如此嚴峻的時刻取得這樣的成績,原因之一就是汽車銷量的大幅提升。根據此前公布的交付情況,2021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電動車24.13萬輛,同比增長64%。其中銷售主力Model3和ModelY交付量23.21萬輛,占比達96%以上。Model3作為特斯拉現在的車型主力軍,其銷售速度遠超其它電動汽車。根據LeaseLoco公開的數據顯示,特斯拉每小時可以售出約24.5輛Model3;平均而言,特斯拉每年可以售出21.5萬輛Model3。
特斯拉中國方面向記者表示:“第三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57%,這主要得益于車輛交付數量的提升以及其他業務的增長。”
在之前召開的2021年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宣布了特斯拉降低成本的“五步計劃”:電池設計、電池工廠建設、正極材料、負極材料、車輛集成五大板塊,將為每輛特斯拉車輛降低69%的支出,電池成本則減少一半,進一步推動特斯拉未來的銷量增長。特斯拉中國方面表示:“營業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汽車產銷規模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與此同時汽車平均售價的降低、運營支出的增加、積分收入的減少、額外的供應鏈成本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公司利潤產生了部分抵消影響。”
租車行業正式加速電動化
赫茲購入10萬輛特斯拉電動汽車
2020年5月份,赫茲受新冠疫情打擊,申請破產保護。今年旅游業逐漸復蘇,赫茲獲59億美元注資后擺脫了超過50億美元債務,與此同時,由于芯片短缺造成新舊車價格倒掛,擁有超過65萬輛汽車的赫茲通過二手車交易化解了部分財務危機。2021年6月30日,赫茲正式擺脫破產危機。
“在少數幾家大型汽車租賃公司中,赫茲是第一家大舉押注電動汽車的公司,這并不令人意外。”汽車業分析師約翰·希利認為,赫茲經營的重點應是高端服務的豪華租賃者。相對富裕的租車者,與電動汽車出行前衛因素相結合,足以成為赫茲對該業務利潤進行試驗的理由。
而對特斯拉來說,這筆交易是向從未駕駛過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推廣普及的極佳機會。“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相對于傳統汽車的銷售價格,已下降到有可能被大規模采用的當下。”希利表示,整個汽車行業正在發生更多變化,赫茲10萬輛的采購大單,表明電動汽車不再是小眾產品,而將在不久的未來主導現有汽車市場。
“電動汽車現在是主流,我們只是剛剛開始看到全球需求和關注度的上升。”赫茲臨時首席執行官馬克-菲爾茲表示,赫茲的目的就是重振其曾經占主導地位的品牌。據其透露,該訂單將于2022年底交付。
對此,考克斯汽車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斯莫克認為:“特斯拉宣布這一消息還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他們有能力批量生產和交付大量產品。”目前,特斯拉正積極應對供應鏈挑戰。在其超級工廠方面,上海已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出口樞紐,可以滿足亞洲和歐洲的需求。德國超級工廠一旦開始運營,很可能也將迅速承擔對應區域的交付。
大單的簽訂另一方面證明了能源轉型背景下,很多汽車行業參與者都明白了他們需要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特斯拉當仁不讓成為了他們的首選。據行業貿易組織汽車創新聯盟稱,美國零排放汽車的銷量繼續上升,2021年第二季度零排放汽車(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的銷量超過16.8萬輛,增長33%,比2020年同期多12.2萬輛。
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的競爭對手們并沒有坐以待斃。據記者了解,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的梅賽德斯-奔馳品牌、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以及Lucid和中國小鵬汽車等初創企業都在陸續發布新款電動汽車或卡車與特斯拉進行正面對抗。
(編輯 白寶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