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4月3日,比亞迪的一則燃油汽車停產公告,引發了汽車行業劇震。在比亞迪官方發布的《關于停止燃油汽車整車生產的說明》中稱,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比亞迪自2022年3月份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此舉不僅使其成為中國首個宣布停止燃油車業務的傳統車企,也成為了全球第一個正式宣布停止生產燃油車的車企。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比亞迪之外,國內車企停售燃油車時間點大多集中在2025年,如北汽、長安車企就計劃在2025年全面換道電動汽車。海外車企方面停售燃油車相對保守,普遍延緩至2030年左右。
記者還觀察到,車企之外不少國家也發布了燃油車禁售的時間表。其中,挪威宣布將于2025年實施禁售傳統燃油車;美國加州、德國、荷蘭和印度宣布在2030年禁售傳統燃油車;而英國和法國則推遲十年,計劃于2040年禁售傳統燃油車。
比亞迪率先全面停產燃油車
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年銷量達到352萬輛,同比增長16%。這一年,也成為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翻身”的一年——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超越燃油車。在比亞迪連續推出刀片電池和DM-i系統后,在市場上迅速引發正向反饋,當年其新能源車銷量達60.38萬輛,同比增加218%,整體銷量中占比82%;燃油車銷量13.63萬輛,同比下滑43%,在整體銷量中占比18%。
進入2022年,燃油車在比亞迪整體汽車業務中的占比繼續降低。4月3日,比亞迪公布的產銷數據顯示,一季度其燃油車銷量為0.5萬輛,同比下滑89.78%,在整體銷量中占比僅1.73%;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8.63萬輛,同比大增423%。由此可見,在比亞迪產品市場的分布和需求上,新能源車已經完全呈現出強大的崛起勢頭。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高云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亞迪敢于率先停止燃油車業務的底氣在于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明顯,相關技術領先以及傳統燃油車業務占比正在逐漸下降。“此前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早已制定了實現脫碳的長期規劃,但最終比亞迪選擇提前兌現承諾。比亞迪同時擁有電池、電機、電控及芯片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它的這一決定早有預兆。”高云鵬表示。
“比亞迪采用插混車型競爭替代燃油車型,將實現良好的消費升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刀片電池和DMI混動技術的技術突破,加上自身強大的垂直一體化的產業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特優勢。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3月份,比亞迪乘用車銷量達10.4338萬輛,又創新高并刷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月銷紀錄。在3月30日舉辦的業績交流會上,比亞迪提出,2022年公司汽車業務整體銷量目標為150萬輛至200萬輛。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原材料成本上漲和研發投入增加一直是盤踞在主流車企頭上的陰霾。
財報顯示,比亞迪2021年汽車業務收入為1124.89億元,同比增長33.93%;研發投入106.27億元,同比增長24.2%;研發人員4.04萬,同比增長31.52%;然而,汽車業務毛利率同比下滑17.39%,凈利潤也同比下降28.08%至30.45億元。
針對“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比亞迪解釋稱,主要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主營業務的生產成本,進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日前,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百人會議論壇上也表示,受需求收縮、供應沖擊和預期減弱、地緣政治沖突等不確定因素的三重壓力影響,原材料和大宗商品飆升價格也成為影響比亞迪利潤的重要因素。
轉型新能源有助于市值增長
近年來,純電造車新勢力發展的猛烈勢頭在資本市場上有目共睹。領頭羊特斯拉1.13萬億美元的市值,甚至超過豐田、大眾、通用、現代、福特、寶馬6家老牌車企之和;而國內造車新勢力蔚小理三家市值合計也一度越過了千億美元關口。
有不愿具名的汽車行業證券分析師向記者透露,資本市場對于傳統汽車企業和造車新勢力企業給予的估值評價并不一致,甚至更像是兩個行業。“像比亞迪大體由電池光伏、手機業務、汽車業務三大塊組成。汽車業務中,我們之前會將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分開去計算。新能源可以給到百倍估值,而燃油車頂多給到10倍。“
“可以說燃油車業務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比亞迪的市場估值水平。如今它果斷砍掉了這塊業務,全力產銷新能源車型,長期來看顯著利好于公司估值提升。”上述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家宣布停產燃油車的傳統車企。同樣,全球范圍內的大多數主流車企軍早已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截至目前,已有多家車企對外公布停售燃油車的計劃。
早在2017年10月份,長安汽車對外公布“香格里拉計劃”。根據該計劃,長安汽車將在未來8年中累計向新能源領域投入超過1000億元,到2025年則將實行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2018年,北汽集團就宣布預計到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燃油汽車,并計劃到2020年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的銷售。
國外車企中,大眾集團算是電動化發力較早的跨國汽車集團之一。2021年大眾和奧迪宣布將停止內燃機研發,到2030年奧迪將停售燃油車型,而大眾品牌則宣布2035年在歐洲市場停售燃油車;豐田汽車方面,計劃在2030年停止在中國、北美、歐洲地區銷售燃油車,同時旗下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也將會在2035年轉變為純電動品牌。
除了以上車企外,包括奔馳、寶馬、本田汽車、通用汽車、福特、捷豹品牌以及沃爾沃等均宣布未來將會停售燃油車。其中,通用汽車計劃在2035年停售燃油車;福特宣布到2026年年中,在歐洲的所有乘用車系列將實現零排放,到2030年將完全實現全電動。此外,保時捷、賓利、瑪莎拉蒂、阿斯頓馬丁等傳統豪華品牌近年來也紛紛換道布局新能源車市場。
(編輯 才山丹)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