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施露
在歷年進博會最吸睛的汽車展區,跨國車企們正不約而同地聯合上演一場智能秀。
11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在第五屆進博會汽車展區看到,各車企競相展示炫酷車型,豐田展臺的自動駕駛概念車,摩比斯展臺的多場景智能座艙……不僅吸引觀眾紛紛拍照打卡,也令人對未來高度智能的出行方式充滿期待。
據記者觀察,車企們在汽車展區所展示的車型九成為新能源汽車,而電動化及智能化堪稱本屆進博會汽車展區的“主題詞”。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蘇波11月7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全球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要不斷提高質量和使用壽命。另外,芯片在短期內很難實現完全自主,要加快對關鍵核心零部件的攻關和創新。
電動化和智能化成主流
記者在現場看到,豐田在展區用“全方位電動化”的標語展示了一輛“加氫3分鐘續航850公里”的氫燃料電池車。據悉,該車已在海外正式銷售,此次將首批限量進口50臺,并通過廣汽豐田渠道銷售。
除了氫燃料電池車,各大跨國車企的純電動汽車更有不少是全球首發和“進博會首秀”。在大眾汽車展臺,所有參展車輛均為純電汽車,其中ID.AERO概念車將于2023年上市;奧迪展出了奧迪RSe-tronGT和已經實現國產的奧迪Q5e-tron,到2022年底,奧迪將在中國市場提供7款新能源車型。
記者還注意到,車規級芯片廠商也在進博會上暗自比拼實力,各家都帶來了最新的汽車電子芯片和解決方案。
在電氣化、智能化、自動駕駛等趨勢驅動下,新能源車芯片成為半導體產業新的增長點,而5G和AI技術的結合也正促使汽車成為“第三生活空間”。
據觀察,“車規級芯片龍頭”高通展位上展示出“驍龍數字底盤”所涵蓋的多種汽車解決方案。據了解,自2020年起,驍龍座艙平臺已經支持中國汽車品牌推出了超50款車型,包括長城、小鵬、蔚來、理想等眾多領先品牌。
高通有關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汽車行業正在向智能駕駛時代演進,使得汽車對于高性能、高能效芯片的需求攀升。目前,驍龍汽車智聯平臺已支持眾多中國汽車品牌率先發布了支持5G技術的智能網聯汽車。
聞泰科技副總裁鄧安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聞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目前已躋身全球車用半導體廠商前列,目前每一款新車都使用了數百款不同的安世產品,比如傳統內燃機、混合動力和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電機控制和車載充電器等。作為三代半車規級功率GaN場效應管供應商,安世半導體的第三代半導體GaN產品特別針對新能源汽車電驅及高壓充電系統,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與眾多行業頭部供應商展開合作。
不僅僅是芯片,“全球90%以上的鋰離子電池生產都在亞洲,大多數領先企業來自中國。贏創把全球鋰離子電池中心放在中國是不二之選,不斷提升鋰電池性能也是中國新能源車換道超車的關鍵。”贏創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吳玉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11月7日舉行的以“智能網聯賦能汽車品牌全球化”為主題的“第五屆全球汽車發展趨勢論壇”上,蘇波表示,我國汽車行業正處于換道超車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快發展,保持優勢,才能引領未來。蘇波建議,在此過程中,要加強對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的整體推進;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生態系統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品牌建設;進一步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解鎖未來出行新方式
在汽車展區,“世界第六大汽車零部件廠商”摩比斯的一款都市共享型移動出行概念車,由于外觀頗為可愛和迷你,吸引了不少觀眾。
摩比斯現場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該車輛基于L4級自動駕駛,簡單輕便。用戶在駕駛M.VisionPOP時,將智能手機放置在方向盤上,手機上的信息就能及時聯動到車輛前方的屏幕上,開啟用戶識別或聲控識別等功能,還能通過手機的傳感器控制車輛轉向。
在此次進博會上,摩比斯六款技術與產品集中亮相,展示了其在氫能源、電動化、無人駕駛、智能座艙等前沿領域的布局。
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摩比斯多場景智能座艙COMFI基于車輛實現L4級自動駕駛,全程無須駕駛員操作。在駕駛模式中,方向盤上的心電傳感器可以監測駕駛者生理和精神狀態,避免疲勞駕駛。
此外,豐田展出了e-Palette自動駕駛概念車。豐田展區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這款車考慮到自動駕駛技術在不同生活場景中的應用,可以運人、運物,還可以運“服務”,比如咖啡店、酒店和辦公室,打造多種移動出行的解決方案。
摩比斯中國創新中心總監王總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三年來,我們已經與超過20家中國初創企業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電動化等領域開展前沿技術合作,并聯合上下游產業鏈、風投機構、政府母基金等合作伙伴共建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生態。”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