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見習記者 馮雨瑤
1月3日晚間,力帆科技發布2022年12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去年12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售7835輛,同比增長325.82%;2022年全年,公司累計銷售4.11萬輛新能源汽車,累計同比增長979.84%。
同力帆科技一樣,包括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北汽新能源、賽力斯等在內的多家車企近日先后公布2022年12月產銷快報,銷量整體呈高增長態勢。
年底促銷拉高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
2022年12月份,新能源車賣的異常火爆。從傳統車企方面來看,包括力帆科技在內,多數實現了12月單月銷量增長率超100%。
比亞迪在行業內仍保持銷量領先位置。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3.52萬輛,同比增長150%;去年全年累計銷量為186.35萬輛,同比增長208.64%。
此外,賽力斯、北汽新能源、廣汽埃安等車企的銷量亦表現亮眼。如賽力斯新能源汽車12月的單月銷量為16643輛,同比增長170.62%。北汽新能源、廣汽埃安單月銷量分別同比增長134.95%、107%。一眾“新勢力”方面,2022年12月,蔚來交付新車15815臺,創月度交付新高,同比增長50.8%。同期,理想汽車共交付新車21233輛,再次創下單月最高交付紀錄,同比增長50.7%。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去年年末新能源汽車銷量普遍較好的原因在于,每年年底車企都會通過促銷的方式沖銷量,最后一個月銷量沖高后匯總到年度銷量數據,會使相關上市車企的年度數據更好看一些。其次,去年針對新能源汽車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疊加‘國補’于去年年底退場刺激消費提前等因素,共同帶動了去年年末銷量高增長。”
展望2023年,力帆科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的新能源車市場增長率預計會放緩,但依然將維持在穩定水平。”此外,他認為,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在現有基礎上向低線級城市滲透。
業內:補能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痛點
2023年,“國補”這項從2010年開始實施的補貼政策,將正式退場。
“國補”退出后的新能源市場將如何演繹備受關注。“國補”退出對新能源汽車的影響有限。“政府對新能源的支持有多方面,不單是‘國補’,其他政策優惠也有,如免購置稅、免費綠色牌照等,其政策優惠力度也不小。”
不過,在張翔看來,“國補”退出會加速新能源行業的優勝劣汰,加快行業洗牌。“對于大型車企來說,其原本具有的規模經濟效應使得自身所產汽車擁有較大的降價空間;而一些中小車企,‘國補’退出則會增加其銷售成本,汽車提升價格后,自身競爭力就會下降。”
行業加速洗牌外,力帆科技上述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談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的大趨勢之下,補能將繼續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核心痛點。”
張翔也認為,補能確實是新能源汽車未來面臨的一大痛點。“補能具體指的是充電問題。”他指出,充電目前面臨公共充電樁價格較高,同時尋找不便利等情況,導致消費者對新能源車還不太認可。
近幾年來,新能源車憑著綠色環保、噪音小、舒適和出行成本低等諸多因素逐漸進入了產業化階段,產銷持續旺盛。而產業發展火熱背后,新能源車自身續航里程短、充電難、充電慢等劣勢漸顯。據悉,當前充電樁和新能源車數量的比例約為1:3,短期來看充電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的補能要求。
面對補能難題,上述負責人表示:“在國家切換路徑轉而推崇換電模式后,民眾對于換電的認知水平逐步提高,換電模式的價值正在被重新審視。同時,伴隨著資本涌入,各大車企紛紛入局換電賽道,換電模式的商業模式逐漸成形,行業將走向標準化。”
張翔也表示,應對補能問題,車企目前普遍采取的措施是自己建造充電樁網絡或者切入換電賽道,又或者與第三方充電樁運營商合作。
(編輯 袁元)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