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我在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很直觀地看到每天人來人往、車來車往的景象,也親身經歷并見證了這幾年中國電動車出口爆發性增長的態勢。”日前,奧迪中國質保部進口車港口經理馮博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他表示,深深感受到了電動化轉型的必要性,奧迪加速電動化轉型的戰略是正確的。“我相信不論是中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電動化的浪潮已經不可逆轉。”
與此同時,立足于港口,奧迪中國也一直在積極探索并實踐數字化、可持續物流的創新解決方案。在上海港,奧迪率先采用了購買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的方式創新減碳,通過數字化升級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節能減排,將工作用車全部切換為純電動車型主動降碳,不斷助力上海港成為世界一流的綠色智慧港口。
奧迪推動數字化升級
提供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
記者了解到,奧迪目前有三大進口車海港,分別為上海港、天津港和廣州港。其中,上海港主要輻射華東區域包括江浙兩省和安徽;廣州港主要負責南方區域;天津港主要負責北方地區。從進口量來說,三個港口基本一致。“有時候上海港會稍微多一點,這是因為上海港正好處在南北之間,是額外車輛臨時停放的便利選擇。”馮博表示。
當奧迪進口車抵達港口時,奧迪中國進口車港口業務團隊的首要工作就是完成Pre-PDI(售前檢測預檢流程),包括車況分析、維修、行動返工、保養和充電等環節。
馮博稱,奧迪是大眾汽車集團中唯一一個在港口進行Pre-PDI流程的品牌,這主要是因為奧迪是高端品牌,非常注重質量把控。早在2010年我們就引入了港口Pre-PDI檢查環節,同時引進的還有全套來自德國工廠的質量管理體系。雖然經銷商在向客戶交付產品前也會進行售前檢測,但奧迪在進口車抵達港口時會優先集中把關產品質量,提供品質服務,效率也更高。
具體來看,當一輛奧迪進口車抵達港口商檢完畢海關放行后,就會來到奧迪庫進行Pre-PDI技術檢查。首先,奧迪中國質保部會對車輛車架號進行掃描錄入,代表著奧迪中國正式接管到港車輛。然后便開始進行包括底盤檢查、拓號、車載地圖升級、整備檢查等售前檢測預檢流程。
“如果檢查有問題,我們會從原廠定件進行替換,不會維修。”據馮博介紹,2020年,質保部團隊為Pre-PDI流程搭建了內部數字化平臺,包含手機端App、PC端網頁和后臺系統。包括了定件系統、行動記錄,使得工作數據實時更新且可視化。并且平臺基于數據還能提供宏觀分析,幫助團隊了解整體檢查與行動進度,極大地節省了用于翻譯、輸入、掃描和輸出報告的時間,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馮博看來,Pre-PDI流程中的數字化分析和系統性構建環節十分重要,它們決定著進口車輛能否以高質量交付給中國用戶。
更為重要的是,奧迪在中國港口引入質量檢查流程其實就是工廠質量管理體系的延伸,更是奧迪全球工廠的一分子。“我們在日常Pre-PDI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也會通過本地代表及時與工廠質保部、生產部和研發部同事溝通,把源頭找出來,要么消除在生產線上,要么把影響范圍控制到最小。這也是我們在港口工作的重要意義,始終保障著奧迪品牌所代表的高品質優勢。”馮博表示。
探索綠色能源解決方案
實現港口低碳節能運營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進出口港口之一,上海港正以實現100%可再生能源供電作為階段性發展目標。在今年5月份,上海港啟動了光伏發電系統建設項目。而就在上海港完全實現新能源供能之前,奧迪中國質保部率先探索出過渡方案──購買綠證,即使用國家認可的綠色電力為基礎設施供電,以支持港口可持續發展項目的穩步推進。
奧迪中國質保部進口車廣州港口業務主管龐亞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廣州港和上海港還沒有實現100%的綠色能源供電,所以奧迪中國探索了一種購買綠證的創新減碳方式。”
“綠證是由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發放的購買綠色電力的證明,來自由非水資源產生的新能源電能的企業。綠證是否購買并不是強制的,取決于企業意愿。今年初,我們為奧迪廣州港和上海港購買了超過基于往年用電量所估算的電量,確保綠證的電量可以完全覆蓋實際所需。明年,我們會繼續購買綠證,持續推進綠色運營。”龐亞哲表示。
德基先進制造與出行產業合伙人張帆告訴記者:“通過綠證交易,一方面企業用戶可以獲得風電、光伏等清潔可靠的電能供應,有利于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另一方面,消費綠電獲得的綠色認證,可以讓企業享有環境權益與綠色屬性,從而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奧迪進口車駛入的海通碼頭不僅是中國最大的滾裝汽車碼頭,還是中國第一個擁有自動立體庫的汽車碼頭。據記者了解,明年自動立體庫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奧迪進口車在抵達碼頭后可以臨時停放在自動立體庫中,進一步實現節能減排。
談及奧迪使用自動立體庫后的減排貢獻,馮博認為效果會十分顯著。“大家知道,現在的車輛在卸船后會先到堆場,然后到商檢區,最后移交到我們手上進行技術檢查。這中間的每個環節都會產生碳排放。”
馮博稱,由于奧迪離立體庫非常近,最理想的情況就是進口車從滾裝船上卸下來后,無須停放碼頭堆場,直接完成商檢后進庫存放。如此一來將大幅縮短車輛的運行過程,自然會減少二氧化碳和廢氣排放。
事實上,大眾汽車集團使用自動化立體庫已非首例,在日本豐橋港就有相似的自動立體庫已投入使用。“在中國,我們希望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同時,奧迪也會借鑒大眾汽車集團在日本港口的寶貴經驗,落實好港口運營的高效節能。”馮博表示。
(編輯 喬川川)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