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今年以來,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也被稱為“飛行汽車”)成為最火熱的細分賽道之一,商業化空間巨大,未來有望給生活和出行帶來深刻變革。
據相關機構預測,至2050年,飛行汽車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9萬億美元,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飛行汽車市場,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2.1萬億美元。
今年4月份,eVTOL龍頭制造商之一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取得生產許可證,其產品EH216-S成為首個拿到全適航三證(型號合格證、適航證、生產許可證)的無人駕駛載人飛行汽車。此外,四川沃飛長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飛長空”)等6家制造商也已獲型號合格證受理,預計在2025年至2026年間取證。
多家汽車產業鏈企業也爭相布局該領域——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飛行汽車成功完成全球公開載人首飛;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宣布,5年內將投入超500億元研發飛行汽車;日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則被曝出正在與德國飛行出租車公司Volocopter洽談入股事宜。
“近年來汽車步入電動化和智能化時代,催生了地面上的出行變革,同樣的邏輯有望在低空再現。”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秘書長張秀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eVTOL的電動化和智能化,帶來了超強的出行想象,未來有望與汽車、高鐵等互補,把二維交通網擴展成三維。
企業扎堆布局
“今年以來,飛行汽車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幾乎每周都有與之相關的論壇會議舉辦,加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加速布局,飛行汽車市場已經被加速催熱,即將迎來爆發前夜。”中國自動駕駛產業創新聯盟調研員高超表示。
就在不久前落幕的廣州車展上,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飛行汽車成功完成全球公開載人首飛。在車展上,長安汽車也宣布,未來五年內計劃投入超500億元布局海陸空立體交通方案和人形機器人。在飛行汽車領域,將同步開展低空飛行器和飛行汽車兩種形態的產品及其產業,2026年前推出長安飛行汽車產品。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方面,今年3月份,該公司研發的首款飛行汽車GOVE在廣州CBD上空進行試飛;9月份,GOVE獲頒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特許飛行證。廣汽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飛行汽車業務研發負責人蘇慶鵬透露,像打出租車一樣“打飛的”這個目標的實現,最遲不會超過2026年。談及飛行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推廣的時間點,他認為將會在2029年左右開始實現。
吉利控股與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近期也在低空經濟領域動作頻頻。吉利控股近期計劃注資約6.88億元收購德國飛行出租車初創公司Volocopter85%的股份,同時旗下品牌沃飛長空在低空智慧交通飛行器研發與商業化領域表現活躍。而在2024奇瑞全球創新大會上,奇瑞展示了一款飛行汽車。據介紹,這款飛行汽車原型機正在研發中,試飛距離大約80公里。
機遇與挑戰并存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2023年我國飛行汽車市場規模達到220億美元,同比增長29.41%。中期維度下,國內eVTOL穩態市場規模有望超2000億元,其中觀光場景、通勤場景、整機銷量的市場規模分別為683億元、208億元、1260億元。
盡管我國飛行汽車發展勢頭強勁,但仍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諸多挑戰。
其中,動力電池技術備受關注,飛行汽車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放電倍率、循環次數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內動力電池企業也在積極研發,尋找更優化的解決方案。
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研發院院長姜蔚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比一般新能源汽車5C左右的充電倍率,飛行汽車的電池至少需要8C甚至12C。除了起飛升降外,飛行汽車還要巡航、快速補能,甚至如果有緊急事件時還要快速往復,因而電池生命周期要在循環1萬次以上,這對于技術要求非常高。
姜蔚然表示,在能量密度、充電時間、放電倍率、循環壽命、安全性和成本的產品開發六邊形中,飛行汽車的動力電池需要更多的平衡化學體系和產品設計,以及極高的量產工藝。目前公司已完成關鍵技術體系開發,成功交付了第一代高能量密度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可實現能量密度285Wh/kg,最高時速320km,單次最長巡航250km,電芯也可實現1萬次以上循環,為飛行汽車商業化進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除電池技術以外,飛行汽車的商業化落地還需克服基礎設施和配套政策不足的問題。與地面交通相比,空中交通的管理更加復雜。現有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統主要是為大型客機、直升機等傳統航空器設計的,難以適應飛行汽車這種小型、靈活且數量可能眾多的新型交通工具。基礎設施方面,現有的機場、起降點等基礎設施難以滿足未來大量飛行汽車的需求。
另外,全球范圍內缺乏統一的飛行汽車操作標準和安全規范也是問題之一。飛行汽車既不同于傳統的汽車,也不同于現有的飛機,它的設計、制造、運營等環節需要一套全新的標準來規范。比如,飛行汽車的重量、速度、飛行高度等參數的界定,以及相應的安全要求,都需要明確的法規標準。以上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飛行汽車商業化落地的現實障礙。
“作為全新的低空交通載具,eVTOL同樣必須遵循航空器研發的科學規律,且新產品通常需要7年至8年的發展周期,在產品、技術、法規等初期不成熟階段,需要進行持續的資金投入以推動行業發展。”在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陳炎看來,2026年前,最先可能落地的應用場景,不會是交通業態,而是封閉空域內的低空游覽觀光。
飛行汽車的夢想照進現實,政策支持和場景驅動同樣關鍵。早在2021年,低空經濟這一概念就被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年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據賽迪顧問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元,預計2026年將超過萬億元。相關研究表明,到“十四五”末,我國低空經濟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到3萬億元至5萬億元。
近期,飛行汽車再迎政策利好。11月18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業務部、無人機工作委員會主任孫衛國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試點,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和重慶。
姜蔚然表示,作為面向低空智能交通和未來立體智慧交通的運載工具,飛行汽車集成了新能源、航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前沿科技,可以說是一個代際更替的綜合解決方案,也是能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增長引擎典型代表的原因所在。
(編輯 張博)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