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2024年12月31日晚,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小米汽車工廠召開了一場長達四個半小時的“跨年直播”,引發大量網友關注。
在直播中,雷軍稱,2024年小米取得了“想都不敢想的成績”,小米汽車一共交付了超過13.5萬輛車,2025年的交付目標為30萬輛。
“小米在過去幾年里默默努力,打好基礎,一件一件把事情做好。業績開始翻轉,股價也回來了,付出一定會有回報。”雷軍說,“今天的小米還有很多不足,我堅信偉大都是熬出來的,我們可能還需要10年到20年的努力,一步步把每件事做好。”
回顧2024年逆轉原因
2024年,小米汽車一炮而紅,這大大超出了雷軍的預期。雷軍介紹,這一年,小米汽車一次又一次修改了全年目標,從7萬輛提高到10萬輛、12萬輛、13萬輛,最終實現了13.5萬輛的交付。同時,小米汽車銷售網絡已覆蓋58座城市,已開業門店200家。
對此,雷軍第一個新年flag是,2025年加速交付,交付目標30萬輛。這也是直播地點選擇在小米汽車工廠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于2024年取得成功的原因,雷軍復盤稱,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沒有取巧,而是堅持技術為本,加大研發投入。小米2024年研發投入約240億元,2025年預算300億元,5年下來研發投入累計約1050億元。
“網上總有人‘黑’我們是‘組裝廠’,小米可能離大家的期望還有距離,還需要再努力,但是小米幾萬人的研發隊伍,上千億元的研發投入,這些是真金白銀投入,核心技術都是投入才能獲得的。”雷軍說。
第二是五年前開始堅持高端化戰略。雷軍說,小米一直堅持性價比戰略,但性價比被很多人誤以為便宜、低價。“我覺得性價比是個比較概念,為了扭轉小米的品牌形象,我們開始了高端化進程,一個重要決定是堅持使用小米品牌,一定要讓大家改變對小米的印象。高端化不僅僅是價位,更重要的是品質、體驗、服務、設計,這些要全面高端化。”
第三是十年來堅持推進新零售。雷軍透露,目前小米已經在全國開了1.5萬家小米之家,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商場和一、二、三線城市,2025年計劃開到2萬家。
“正是因為有了技術上的重資產,零售銷售網絡上的重資產,這些構建在一起,小米變得越來越成熟,才會有2024年的逆轉。”雷軍說。
談小米汽車:已經投入300億元
在直播中,雷軍回顧,小米SU7發布會前一天定價的時候,很多同事信心不足,覺得定價19.9萬元也不一定賣得出去。但是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發布會一結束,在很短時間內大定就超過了5萬臺。首銷期有60%的“天使單”,即沒有參加過試駕就直接下單。即使到現在,小米SU7仍然有30%的客戶沒有參加過試駕就直接下單。
對于小米汽車投入的問題,雷軍在直播中也進行了辟謠。“實際上,小米汽車研發花了130多億元,此外還有工廠建設、全國的銷售網絡,加上員工薪酬,到現在花了300億元左右,還沒算小米集團很多的資源。沒有300億元不可能把車造好。”雷軍說,很多創業者覺得10個億、20個億就能把車造好,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坑。小米造車沒想過走任何捷徑,希望大家尊重產業規律。
在智駕方面,2024年12月9日,小米智能駕駛突破1億公里,用戶智駕活躍率89.82%。雷軍介紹,小米在2016年就提出了allinAI的戰略,小米的AI團隊一直保持1000多人。造車之后,小米明確了智駕是技術競爭的高地,一定要自研,3年時間已經投入了五六十億元。目標進入行業第一陣營,先追上國內第一陣營,然后并跑,爭取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進入領跑的狀態。
2024年12月25日,小米汽車正式宣布與蔚來、小鵬、理想三大電動車品牌達成合作,共同建立充電補能網絡。在直播中,雷軍也對此進行了回應。
雷軍稱,目前社會上的公用充電樁已經很多,小米也投資了幾家公用樁運營公司。小米一開始就定位要做“公用樁之王”。小米會與同行共同努力,把社會充電網絡建起來,這將會有利于新能源車的推廣和普及,也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建設。未來小米也會為產業做貢獻,建一些先進的充電樁,回饋充電聯盟。
“中國汽車產業是個生態環境,整個環境和整個汽車行業成長才能一步步誕生出世界級的汽車巨頭,希望汽車廠商間相互團結,共同推進行業發展。”雷軍說。
雷軍在直播中還表示:“小米是汽車產業的新人,大家對我們有很高的期望值,把汽車做到國內領先,甚至全球領先,還需要10年—20年時間。我們會一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把每一輛車造好。”
(編輯 張昕 上官夢露)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