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回顧2024年我國汽車行業發展歷程,“高歌猛進”一詞恰如其分。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總銷量將達到3100萬輛,同比增長約3%。其中,乘用車市場預計銷量高達2680萬輛,商用車市場銷量約為420萬輛。
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企業憑借技術創新與市場敏銳度,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不斷突破,以高性價比、豐富配置及新穎營銷模式,迅速搶占市場份額,引領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另一方面,是傳統車企積極轉型,加大研發投入,整合資源,試圖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浪潮中重尋優勢,以適應行業變革。
在這一繁榮的市場背景下,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以下簡稱“深市”)汽車領域相關企業順勢而上,取得亮眼成績。
新能源車企積極布局 搶占市場份額
作為深市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實現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2024年12月份銷量高達51.48萬輛,全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427.21萬輛,同比增長41.26%。其中,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累計銷量為425.04萬輛,較去年增長41.07%。在出口方面,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全年累計銷量40.77萬輛,同比增長71%。尤其在12月份,海外銷量達到5.7萬多臺,同比增長58.34%,環比增長84.50%。
記者發現,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銷量目標為在2023年銷量302萬輛的基礎上增長至少20%,即至少362.4萬輛。其不僅超額完成了年初設定的銷量目標,實際完成率更達到117.8%。與此同時,公司更是以卓越的品質和創新的技術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青睞,為深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樹立了榜樣。
此外,同樣來自深市的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1月3日晚公司披露的產銷快報顯示,2024年,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銷量268.38萬輛,連續五年同比正增長,創下近七年新高。其中,自主品牌全年銷量超223萬輛,展現出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超73萬輛,同比增長超50%,凸顯了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厚實力和積極進取的態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銷量超53萬輛,同比增長超47%。這也標志著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正加速駛向全球舞臺。
在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來自深市的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同樣表現出色。據悉,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高算力智能駕駛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車、極氪汽車等客戶上實現規模化量產,并獲得豐田汽車、長城汽車、廣汽埃安、上汽通用、東風日產等多家主流客戶的新項目訂單,營收規模持續提升。
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輕量級智能駕駛域控產品也得到了多家客戶的認可,并已獲得奇瑞汽車、一汽紅旗等客戶的新項目定點。基于新一代高算力中央計算平臺芯片的研發,公司已與主流客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新一代艙駕一體乃至中央計算平臺的加速落地,適配L4高級別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需求。
傳統車企積極轉型 適應行業變革
面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浪潮,眾多傳統車企紛紛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它們憑借著深厚的技術底蘊、龐大的生產規模以及成熟的銷售網絡,正逐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站穩腳跟,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全球汽車產業向綠色、智能、可持續方向邁進。
例如,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公司加快產品優化升級和結構調整,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和產品競爭力,精準實施營銷策略,在燃氣車市場和新能源重卡市場均有亮眼的表現。截至三季度末,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實現重卡銷售約10萬輛,同比增長6%以上,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凈利潤同比增長42.48%。
再比如,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公司高盈利發動機市場持續發力,推動盈利能力再創新高。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重卡發動機銷售22.1萬臺,市場地位保持穩固;其中天然氣重卡發動機銷售8.9萬臺,同比增長8.8%;500馬力以上6x4牽引車發動機銷售4.2萬臺,同比增長29%。新能源重卡搶抓機遇,降本增效成果凸顯。
展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市場的持續拓展,深市汽車行業有望在未來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陳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產品契合國家新能源轉型戰略,業務增長空間廣闊。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深耕熱管理領域,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汽車熱管理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國內頂尖的熱交換器批量化生產能力和國內頂尖的系統化的汽車熱交換器技術儲備,并正在拓展數字能源和具身智能領域,將逐步成長為平臺型熱管理科技公司。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國四車輛的大規模淘汰更新、重點項目開工及產業西移帶來的區域性增量不可忽視,同時冷鏈綠通、快遞電商、跨境運輸等需求的釋放,都有望讓商用車市場獲得恢復性增長。隨著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新能源車型有望成為行業發展的機遇,不管新能源輕卡還是重卡都是公司要重點布局的業務。
(編輯 上官夢露)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