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在中國汽車產業加速開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汽車產業格局迎來深刻變革。
4月22日,上海市與豐田汽車公司(以下簡稱“豐田”)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上海舉行,豐田成為繼特斯拉之后的第二家在華獨資建廠的外資車企。豐田將在上海設立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和領先的電動化、智能化水平,為豐田提供了極佳的產業環境。”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豐田在中國獨資設廠生產電動汽車,不僅能保持全球領先水平,還能增強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提升新能源市場份額。相比在日本設廠,在中國設廠可減少零部件進口成本,凸顯了中國的產業優勢。”
豐田進入中國市場逾60年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開放,是豐田加速布局中國市場的直接動因。自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以來,中國汽車產業開放進程按下“快進鍵”。2025年2月份發布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取消制造業外資準入限制,為跨國車企提供了更自由的準入環境。
“這是豐田首次在中國獨資建廠,我們將依托長三角成熟的產業鏈基礎、物流網絡和人才優勢,實現‘中國速度’與‘豐田品質’的融合。”豐田執行董事上田達郎表示。
早在1964年,豐田皇冠首次進入中國市場。60多年來,豐田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壯大。豐田此次獨資設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研發生產公司,是其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轉折點。
不同于傳統合資模式,獨資建廠使豐田能夠完全掌控技術路線、產品規劃及市場決策。選址上海金山,豐田看中的不僅是長三角完備的供應鏈體系,更在于該地區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聚焦。金山區政府成立的專項推進小組,展現出地方政府對重大產業項目的服務效能,這種“政企協同”模式將成為外資獨資項目快速落地的關鍵保障。
根據合作協議,豐田將在金山區投資建設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配套動力電池研發設施。值得注意的是,工廠計劃2027年投產,這與豐田全球電動化戰略形成精準呼應——到2035年實現雷克薩斯品牌全面電動化,中國工廠將成為其全球戰略的關鍵支點。
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豐田選擇獨資建廠,關鍵在于掌握核心技術話語權。此次引入的自研固態電池技術,不僅將提升新工廠的技術競爭力,更可能通過中國基地輻射全球市場。相較于合資模式中技術共享的掣肘,獨資模式為豐田提供了技術迭代的最優試驗場。”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秘書長林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2024年,豐田在華銷量177.6萬輛,同比下滑6.9%。這也迫使豐田進一步重視中國市場發展。在獨資架構下,豐田可加快決策流程,實現市場響應的“中國速度”。從車型設計到市場推廣,本土化決策將大幅提升運營效率。這種敏捷性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尤為重要。
通過此次簽約,豐田能夠快速實現電動化、智能化戰略轉型的目的,推出更多更好適應中國本土和國外市場的電動汽車品牌。對于項目所在地上海市金山區而言,豐田獨資工廠的落地,將吸引大量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金山區已同步啟動智能網聯汽車專項招商,計劃構建涵蓋電池、電機、智能駕駛的完整產業生態。這種“龍頭帶動”效應,將推動長三角地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豐田的入場加劇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合態勢,但豐田依托雷克薩斯品牌認知度及獨資模式靈活性,有望在高端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林示進一步表示,雷克薩斯品牌的高端定位,將與特斯拉、蔚來等形成直接競爭。這種高端化競爭將倒逼本土品牌加速技術升級,推動整個產業鏈向更高價值區間攀升。
“豐田獨資項目是中國汽車產業開放成果的集中體現。從政策放寬到制度保障,從市場準入到公平競爭,中國為全球汽車產業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這種開放姿態,不僅吸引外資車企,而且推動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張翔如是說。
(編輯 上官夢露)
17:29 | 兆豐股份:公司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 |
17:29 | 康華生物: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對公司... |
17:29 | 碩貝德:公司管理層堅決支持公司的... |
17:29 | 冠盛股份:2025年第二次臨時董事會... |
17:14 | 海倫哲:公司高空作業機械類產品為... |
17:14 | 海倫哲:公司經營業績保持良好增長... |
17:14 | 海倫哲:公司全資子公司參加深圳無... |
17:14 | 海倫哲:公司全資子公司研制的消防... |
17:14 | 海倫哲:公司一季度訂單充足 |
17:14 | 海倫哲:公司已多次致函頂航慧恒督... |
17:14 | 海倫哲:公司暫未涉及人工智能和機... |
17:14 | 海倫哲:截至2025年3月20日公司股...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