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開年以來,地產股的躁動令市場側目。僅僅8個交易日內,整個板塊漲幅便超過10%。業內眾多分析均指向樓市的調控有望邊際放松,房地產的悲觀預期已經得到充分修正,地產股在2018年具有系統性機會。
對此,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尹中立向中新經緯表示,地產股在開年的上漲的確與近期的政策微調有關,但是千萬別誤讀了這種政策的微調,2018年房地產調控不會放松,房地產行情也不會超出預期,投資者應當心接最后一棒。
多因素推高地產股
截至1月10日收盤,據wind統計,房地產指數在開年8個交易日內已經上漲達10.19%,其中世茂股份、綠地控股、泰禾集團等個股同期累計漲幅更是突破30%。
尹中立認為,這是多個因素造成的共同結果,原因之一則是房地產公司盈利的增長。
“地產股尤其是龍頭公司去年的整個銷售和盈利狀況都是超預期的,”尹中立說,此前市場預期2017年受調控影響難以實現大規模的銷售增長,但從市場整體來看,2017年房地產銷售創了歷史新高,龍頭股的銷售增長則更快,市場的集中度也進一步提高,龍頭股的市場占有率提高了約5%,盈利狀況也相應增長。
12月份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465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9%,商品房銷售額102503億元,增長37.5%。市場人士認為,2017年房地產市場全年銷售數據將再創歷史新高幾無懸念。
近期,南京、鄭州、武漢、長沙、濟南、合肥、蘭州等一些城市局部放松了樓市限購政策,引發了市場對于2018年房地產政策或將邊際放松的預期。
對此,尹中立認為,地產股開年的上漲與政策動向及市場解讀有關。“蘭州、合肥等個別城市對限購限售政策做了一些微調,被市場解讀為房地產調控的放松,加之此前大家預期十九大后調控會出現松動,這些微調的動作和市場預期結合在一起,就強化了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樓市調控難松綁
在采訪中,尹中立反復強調,他認為房地產調控不會放松,近期的政策微調不代表房地產調控放松的動向。
“中央明確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子的定位實際上發生了改變,因此,未來所有和房地產相關的政策和制度都應該緊緊圍繞這個新的定位。”尹中立說。
他指出,在這種住房制度的導向下,不存在所謂房地產調控放松的預期,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誤讀了近期政策的微調。
那么,后期房地產板塊是否會出現回調可能?尹中立認為,短期影響房地產市場走向的是金融政策。從大的金融背景來看,2018年仍處于金融緊縮的環境,在這一背景下,房地產行情是不會超出預期的,因此現在介入地產股的投資者要當心接下最后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