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任后的第一次國情咨文中,美國總統特朗普頗為自豪地說:“我們終結了對美國能源的戰爭。我們也終結了對美麗的清潔煤炭的戰爭。我們現在是一個驕傲的能源出口國。”曾幾何時,美國是最大的能源進口國,但現在美國“驕傲”地出口能源了。180度大逆轉的背后,則是世界石油格局的根本性變化。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統計,去年11月美國石油日產量逼近1004萬桶,僅略低于1970年11月創下的紀錄,是2008年美國低點(日均約500萬桶)的兩倍多。美國在一直頭疼的能源問題上的華麗轉身,還真不是因為奧巴馬主張的清潔能源革命,而是美國北達科他州和得克薩斯州豐富的頁巖氣或頁巖油。因其儲量巨大,這種能源在國際能源界又被稱為“博弈改變者(GameChanger)”。按照美國能源部的估計,美國可開采的頁巖氣達862萬億立方英尺,能滿足美國100年的需求。
但過去,這種能源的開采成本很高,甚至每桶成本都遠遠超過當時的油價,但隨著科技進步,尤其是美國“水力壓裂法”的廣泛運用,頁巖氣(油)得到大量開采,成本不斷下降,特朗普才能最終宣布,美國已經成為“驕傲的能源出口國”。其出口對象,也包括中國。
石油是現代經濟的血液,“頁巖氣革命”不僅影響到油價,更對整體經濟帶來促進。在國情咨文中,特朗普大吹法螺,認為自己上臺已經創造了240萬個就業崗位,美國經濟持續向好,蘋果等企業正在回歸。這是事實。有些改變,確實受益于或即將受益于特朗普的減稅政策;但有些,則同“頁巖氣革命”有莫大關系。正是頁巖氣(油)的大量開發,使國際油價長期處于低位,美國國內汽油成本低于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從而極大降低了美國的生產成本,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并推動美國經濟向前發展。
可能用不了太長時間,美國將超越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生產國。美國能源信息署在《2012年能源展望》時就預測,美國能源自給率將在2021年突破85%,在2035年達到87%。目標正在一步步實現,甚至比預想得更快。
基辛格曾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能源版圖的改變,毫無疑問將對現有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帶來極大沖擊。比如,中東是世界石油的主要供應地,為了確保美國市場的石油供應,美國曾發動或操縱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當年,對于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就認為,主要還是為了中東的石油。
一旦有了更近距離、更可靠保證的油源,美國將可大大削減中東石油進口量。與之相配合的,美國將從中東逐漸撤離。這種突然打破平衡的舉動,將可能使中東變得更加動蕩。事實上,沙特一度拒絕壓縮石油產量,就是希望逼迫美國頁巖氣開發者無法承受低油價成本,從而退出市場。但結果事與愿違,科技創新讓頁巖氣開發成本不斷下降,沙特、俄羅斯等國在叫苦不迭之后只能壓縮產量。
但經此一役,美國正在奠定國家能源市場王者的地位。美國知名能源問題專家、IHSMarkit副董事長丹尼爾·耶金就感嘆:“曾經有幾十年時間,唯一的問題是美國石油進口量增長的速度會有多快。但現在全球石油市場就像被放進一個瓶子里用力搖動,新的格局正在浮現。”
能源格局的變動,對中國來說,意味著新的挑戰。從經濟層面看,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大量財富將不得不用于海外石油的進口,一方面這將極大地受制于人,甚至不排除因某種問題出現“石油危機”,從而嚴重沖擊中國經濟;另一方面,這將大大提高“中國制造”的成本,影響中國產品的競爭力。
從地緣政治層面看,未來中國石油的來源地,除了鄰近的中亞和俄羅斯外,更多將來自于海灣地區。但中東復雜的政治軍事形勢,卻是穩定油源的最大威脅。美國可以不再需要中東石油,但作為世界最大能源進口國的中國,不能沒有中東的供應,這將迫使中國加大在中東地區的投入。
在過去十多年,為保證能源安全,中國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有成功之處,也不乏失誤之舉。比如,中國石油企業在海外并購石油資源,取得不錯成績;對新能源的開發也走在世界前列,盡管也為其中的泡沫付出代價;對海上石油開采技術取得突破,但在頁巖氣開發等革命性技術上仍有待突破。
中國經濟巨輪要持續航行,迫切需要更多穩定的石油;中國城市要想擺脫霧霾籠罩的環境噩夢,也需要巨量的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的能源安全風險不容忽視。美國過去對能源短缺的恐懼,在未來將轉讓給中國。當然,美國能從主要石油進口國一躍成為出口國,從一個側面,顯示了科技創新的力量。中國也不能落人之后!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