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韓昱
據新華財經消息,北京時間2月7日,澳儲行發布利率聲明,決定加息25個基點至3.35%,創2012年9月份以來最高利率水平。自2022年5月份開啟加息進程以來,該央行已連續進行9次加息,累計加息325個基點。澳儲行利率聲明表示,2022年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強勁,較強的國內需求也增加了通脹壓力,未來數月內仍需進一步加息。澳新銀行外匯策略師認為,澳儲行利率聲明較預期更偏向“鷹派”。
上周以來(1月30日至今),海外多國央行進行了新一輪的密集加息。以美歐三大央行為例,美聯儲選擇加息25個基點,較前次再度放慢加息節奏。而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則更偏“鷹派”立場,維持了加息50個基點的幅度。
隨著海外各國央行的政策利率接近歷史高位,通脹增速有所緩解,不少投資者也開始押注其將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轉向降息。不過,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當地時間2月2日稱,全球央行有必要向金融市場表明,利率需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較高水平,以促使通脹能夠順利回落,避免出現反彈。
在2月3日出爐的美國就業報告也為市場押注的“轉向”預期潑了一盆冷水,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美國非農新增就業人數51.7萬人,大幅超過預期的18.5萬人,也高于前值22.3萬人的水平,失業率持續保持在近50年來低位。消息發布后,市場對于美聯儲可能會再次“暴力”加息的預期走強,資產價格對此也有明顯體現,美元指數在當日大幅上漲1.21%,從此前101關口反彈至103附近。
(湖北)匯茂咨詢首席宏觀經濟學家徐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美國非農數據出爐,市場對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又再次上升。從海外央行角度看,美聯儲繼續大幅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但高利率維持時間或稍有延長。美聯儲加息的“第二階段”大概率會是緩慢加息到停止加息的過程。從歐元區角度看,由于其經濟修復進程相對滯后,因此目前加息幅度仍與之前一致,總體而言出現完全轉折的可能性并不高。
“今年以來,市場的宏觀敘事核心試圖從通脹高企轉移至增長變化。然而,從美聯儲FOMC最新的表態來看,美聯儲仍對通脹是否反彈存在潛在擔憂。”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美國財長耶倫也在近期發聲,再次強調通脹仍然太高,但卻淡化了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當增加了50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處于50多年來最低水平時,你不會遇到經濟衰退”。
“美國1月份就業數據遠遠好于市場預期,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復蘇的態勢增加了美聯儲未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分析稱,從非農數據看出,當前美國勞動市場供需缺口仍然存在,這也有可能影響美國通脹回落的速度。從鮑威爾會后的發言來看,美聯儲將根據經濟形勢和通脹回落速度適當調整貨幣政策,若經濟形勢符合預期,則年內降息的可能性較小。美聯儲是否會在年內降息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需要警惕美國高利率持續時間超出市場預期的風險。
海外央行緊縮政策不確定性加大,或在短期內繼續施壓全球金融市場。
陳靂進一步表示,美國是全球流動性的主要供給者。對全球金融市場而言,若出現美聯儲“超預期加息”或“高利率維持時間長”等風險,海外流動性收緊,在短期內將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明顯震蕩。但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市場風險和壓力得到充分釋放,市場情緒將逐步回歸理性,不會改變原有趨勢。
“若海外央行長期維持高利率水平,金融市場流動性還是會受到影響。而且當前市場對美聯儲的計劃也已經有了新預期,可以看到市場流動性明顯有所收縮。”徐陽認為。
在程實看來,市場認為當前美國和全球的潛在經濟增長水平不足以支持持續的高通脹,即使通脹存在隨時反彈的可能,也很難支持長期資產組合回報率抬升。這也是為什么當前市場焦點更加樂意押注美聯儲政策轉向和2023年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不過,年內通脹階段性反彈對市場的影響有限,真正的市場風險源于通脹是否存在持續高波動的可能。
(編輯 石柳 沈明)
21:18 | 友訊達: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 |
21:18 | 溢多利: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總... |
21:18 | 意華股份:公司暫未與小米汽車開展... |
21:18 | 易成新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 |
21:18 | 依依股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00... |
21:18 | 雪峰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雪峰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21:17 | 維遠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