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醫藥行業一系列政策直指要害、成效顯著,行業整合加速,集中度提高。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行業利潤增速回升到18%以上,與2016年相比,利潤增速同比提升3-4個百分點。預計醫藥板塊的景氣度提升仍會持續,市場正逐步認識到醫藥行業良好的基本面和較明顯的估值優勢,二級市場有望繼續表現。
醫藥板塊整體的外部給付環境依然趨勢性向好。中國超過50%藥品的直接支付方是醫保基金。2018年1月醫保基金結存率達到41.72%,同比提高9.75個百分點,2018年1月財政醫療衛生支出948億元,同比增長12.51%,醫療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為7.33%,同比提高1.29個百分點。
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受益。持續實施的醫保控費政策使輔助用藥遭受沉重打擊,臨床上安全、有效的治療性用藥需求增加,產品力強的優質醫藥公司受益。臨床數據自查、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提高注冊成本等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中小企業快速退出市場。在兩票制、營改增等政策的推動下,流通行業整合加速。
隨著藥品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2017年創新藥審批速度加快,鼓勵創新、鼓勵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不斷出臺。根據港股市場新的上市規則市場咨詢方案,尚未盈利和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股份發行人、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產業股份發行人,做出額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后可以在主板上市。這些政策都為醫藥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展望未來,醫藥板塊依然有良好表現。2018年醫藥行業景氣度向上確定性強。2017年行業經歷招標降價,上市公司整體卻依然維持20%以上利潤增速,2018年降價因素解除,疊加醫保放量紅利體現,行業依然有望保持20%以上利潤增速。目前行業2018年估值約29倍,這是2010年以來醫藥行業估值的底部區間,板塊安全邊際較強。同時,其他板塊缺乏明顯投資主線,在景氣度向上、估值較低、機構配置比例低的背景下,醫藥板塊依然有上升空間。
結合基本面情況來看,建議從支付端和供給端兩個層面對醫藥板塊進行的布局。從支付端來看,看好醫保存量資金再分配及結構優化,包括大檢測、生物制品、中藥飲片、剛需用藥、創新藥、基層醫療市場等;非醫保支付端看好消費升級,包括醫藥消費品及部分OTC的崛起、高端治療用藥和高端醫療服務等。從供給端來看,看好供給側改革帶來的集中度提升,存量上抓質量,政策利于強者恒強的局面形成,長期看好龍頭企業,同時看好面向全球供給的制劑出口企業。增量上看創新,創新是未來幾年最大的投資主線和投資機會。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