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3、別克VELITE6、榮威MARVELX、力帆650EV、江淮iEVA50、威馬EX6……不管是外資品牌、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亦或是時下市場密切關注的造車“新勢力”,紛紛選擇在北京車展展示自己的新能源汽車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本次車展展出新能源車超過170臺,其中國產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占七成,這一指標顯現了我國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趨勢。在這一趨勢之下,整車企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以及上游零部件企業的危機感,或將日益凸顯。
新能源汽車集中展出
4月25日,2018(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造車“新勢力”威馬、蔚來,以及多家外資品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紛紛亮相。雖然各家的技術路線、產品特點、量產時間表不盡相同,但亮相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數量之多,成為北京車展的一大亮點。
實際上,不少車企在車展開幕之前就已經開始對旗下新能源汽車進行預熱。例如,上汽集團日前發布了“全球第一款量產智能汽車”——榮威MARVELX,這款車被上汽稱為凝結了自己在新能源技術、互聯網科技、智能駕駛領域的最前沿技術,是全球第一臺實現無線充電和最后一公里自動泊車的純電動車。
一個爆款汽車的出現,必然會提升車企的銷量、業績。資料顯示,在上汽集團2016年推出全球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之后,隨著這款車的大賣,上汽的“互聯網汽車家族”逐漸囊括了榮威i6、榮威RX3、全新名爵6、名爵ZS等,其中,榮威RX5的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車型,以及榮威ei6插電混動等車型,也被順勢推出。此次上汽推出榮威MARVELX,或是有意將其打造成新的爆款車。
電動化是上汽集團提出的“新四化”(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中的第一個目標。按照上汽披露的年報,上汽去年新能源汽車銷售6.4萬輛,同比增長156%,且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在中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
對另一家上市公司力帆股份而言,新能源汽車業務或將是公司實現今年業績目標的重要支撐。此次車展中,力帆股份推出了純電動新能源轎車力帆650EV。按照力帆股份的規劃,公司擬將2018年的銷售收入同比提升15%,而去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6億元。據悉,去年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868輛,同比增幅達108.7%,其中高速電動車產量增幅達288.65%。此外,力帆股份旗下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平臺重慶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正在著手上市股權架構的搭建和上市計劃的推進。
車企加緊布局新能源汽車
“如果我們早兩年布局新能源汽車,去年的業績和現在的股價表現應該就不會這么差。”一上市公司人士日前對記者表示。據悉,該公司控股股東已經實現了新能源汽車量產,但在上市公司層面,過去幾年里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步伐較慢,去年該公司業績增長乏力。
從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看,有不少上市公司正在加緊拓展新能源汽車的訂單。例如,豪能股份日前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拓展新能源領域的業務,與大眾、格特拉克、上汽變速器等在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開展了項目合作。
另有一內燃機零部件上市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在新能源汽車日益火爆的背景下,部分投資者對公司業務的持續增長能力產生了懷疑,公司也希望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尋找一些機遇。“我們在考慮收購一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資產,比如電機、傳動系統或者是汽車空調系統的公司,這些零部件業務在新能源汽車增長的趨勢下,不會受替代影響,還可以給公司貢獻利潤。”
另一方面,對整車企業而言,隨著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的放開、雙積分政策的執行,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將白熱化。
這樣的競爭趨勢在整車企業已經顯現。長安汽車已提出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產品逐步向新能源轉型,至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到2025年停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實現全譜系產品電氣化。數據顯示,長安汽車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6萬輛,同比提升180%。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新能源汽車增長的趨勢下,整車企業聯手上下游或者同行共同布局新能源產業鏈的案例增多。例如,上汽與寧德時代、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分別在電池電芯、電池系統、IGBT模塊等核心部件上開展了合資合作;長安汽車和比亞迪日前宣布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