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CEO蒂姆·庫克1月2日發布了致投資者的一封信,表示下調蘋果公司2019財年第一季度(即2018自然年第四季度)的營收指引至840億美元。受此消息影響,昔日“得蘋果訂單得天下”的蘋果產業鏈公司股價集體跳水。美股方面,蘋果光學產品供應商Lumentum、凌云半導體股價于2日盤后均跌超6%;港股舜宇光學科技、瑞聲科技3日均跌逾5%;韓國LGInnotek、SK海力士、三星SDI、三星電機普跌,其中SK海力士跌近5%;中國臺灣市場方面,臺郡科技大跌6.24%,大立光、和碩普跌。
面對核心產品iPhone銷量下滑,蘋果步入“后iPhone時代”,蘋果產業鏈的利空層出不窮,市場上“蘋果產業鏈不能碰”的聲音不絕于耳,蘋果供應商開始走上“去iPhone化”道路。
出貨量縮水成產業鏈之殤
在對投資者的致信中蘋果稱,公司錯誤低估了一些核心新興市場經濟放緩的程度,特別是大中華區對iPhone手機需求的放緩,這與其他新興市場的冷淡一道構成了公司手機類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滑的主因。
花旗預計,蘋果今年一季度的iPhone出貨量為4500萬臺,較此前預計的5000萬臺減少10%,其中iPhoneMaxXS銷量將減少48%。美國投資銀行Cowen對一季度的iPhone出貨量與花旗預測大致相符,并預期2019年iPhone出貨不到2億部,同比下降7%-10%。iPhone銷量疲軟預期下,蘋果也發布公告稱,將不再披露iPhone等核心產品的銷量,而是只披露每類產品的總營收。
伴隨iPhone銷量下滑,自去年起,多家蘋果供應商已下調出貨量預期。Lumentum下調2018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前景,稱一家大客戶要求“大幅減少”先前所下訂單的出貨量。雖然其并未透露客戶名稱,但媒體援引機構數據顯示,蘋果是其最大客戶。Lumentum為iPhone新品提供面部識別功能FaceID和增強現實技術的前置攝像頭生產組件,蘋果相關業務占該公司營業收入的30%。日本供應商JapanDisplay也于去年底發布報告稱,公司連續6個季度虧損,且將2018年銷售預期增速從此前的10%-12%降至5%-15%。
機構也紛紛下調蘋果供應商評級。因智能手機需求疲軟,花旗下調蘋果半導體組件供應商思佳訊解決方案(SWKS)的股票評級由“買入”降至“負面”,將目標價砍掉近27%。Cowen則下調對凌云半導體(CRUS)和博通(AVGO)2018年的營收預期,因凌云半導體對蘋果公司的供應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75%,另據摩根大通數據,博通提供iPhone中的非射頻芯片,每部iPhone將給博通帶來10美元的收入,而隨著iPhone銷量下滑,兩大供應商出貨量將進一步下調。
供應商掀起“去iPhone化”
業內人士及部分機構表示,蘋果轉型十字路口已至,并預期蘋果近期將推出取代其核心產品iPhone的吸睛新業務。蘋果前銷售主管邁克爾·加滕伯格預期,蘋果或將試圖推出其他新品,以減少由iPhone引發的負面預期。有媒體則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多年來投資者希望蘋果可利用其巨額現金持有量迅速進入新的行業競爭,例如收購特斯拉或奈飛。面對iPhone銷量下滑的現實,蘋果公司也開始推行“去iPhone化”戰略,希望借助AppStore、iTunes等軟件業務以及智能穿戴設備等產品線來優化公司整體營收。
蘋果轉型箭在弦上,重度依賴蘋果的供應商不得不選擇“去iPhone化”的路線。曾為iPhone預備60條核心生產線的富士康(鴻海集團旗下公司)正在試圖擺脫“蘋果僵局”,代工微利下,鴻海集團試圖通過旗下2018年在A股上市的工業富聯實現向工業互聯網的轉型,同時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鴻海集團2018年股東大會上公開透露,鴻海集團已經制定了未來三年的工作計劃,集團將在云計算、納米、大數據與AI結合的制造新技術方面加大投入,提升競爭力。國內市場中的蘋果電池供應商欣旺達正在尋求多元化突破,除蘋果外,公司還尋求為其他IT電子產品提供儲能設備,并嘗試生產掃地機等智能設備和動力電池。曾被蘋果拋棄的全球三大GPU(圖形處理器)廠商之一Imagination(蘋果提供的收入一度占其整體營收的一半以上),在被中國私募資本凱橋收購后,分析人士指出,考慮到紫光在芯片界的雄心,Imagination很可能成為紫光芯片拼圖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因iPhone銷量下滑而受到傷害的部分供應商也試圖通過并購重組重整旗鼓。去年12月Lumentum表示,該公司以17億美元收購光通訊創新解決方案供應商奧蘭若公司的交易,已獲得中國反壟斷機構的批準。去年年底,蘋果供應商光電元件制造商II-VI也宣布作價32億美元收購同行業龍頭公司Finisar。分析人士指出,兩起并購案意在通過整合產業鏈,完成技術和業務轉型,使其產品覆蓋光器件、光模塊領域的幾乎所有環節,占據產業鏈高端。合并后的兩大光器件巨頭在5G時代來臨時,將再迎歷史機遇。
值得關注的是,iPhone整體已進入存量市場,供應鏈分化會較為明顯,招商證券指出,只有零部件品類擴張和份額提升的公司才能獲得逆勢增長,另外,積極參與手機之外的新品零部件供應商也將迎來轉機,例如可穿戴產品,尤其是Airpods仍是一大爆品。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