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市場中的小部分人來說,總存在一種預期:在接下來的某一個時間點,會重啟地產刺激政策。如果說原來還能有一絲幻想存在,那么在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后,這一幻想被徹底打破。
雖然會議上對于房地產市場描述筆墨偏輕,但44個字的重量卻有些重于泰山的意味。原話是這樣說的: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最后一句話的出現,不僅大大超出小編的預期,同樣也超出很多業內專家的預期。
那么,為何這次措辭這么嚴厲呢?
在證事聽君看來,這與今年3月份、4月份出現的樓市小陽春行情、以及熱點城市土地市場再次驟然升溫、高溢價地頻現有很大原因。
張波(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
針對上半年部分城市出現的房地產過熱現象,政策調控從緊的趨勢非常明顯。再加上中央反復強調“房住不炒”以及房企融資端的收緊,預計在調控方向不變的大背景下,下半年投資客清場會更為徹底,自住型購房需求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夏磊(恒大研究院副院長)
透過此次會議傳遞出兩個信號,一是政策面不會重新走刺激房地產來拉動短期經濟的老路;二是房地產長效機制重在“管理”的意味,即地方政府將有更大的決策權和更豐富的工具箱,承擔地方主體責任。
在這里還有一組特別的數據想要說一下,證事聽統計發現,今年發改委批復的基建項目總投資額超9500億元,從項目類型來看,多集中在城市軌道、機場擴建、煤礦等領域。
為什么要將這組數據拿出來呢,因為本次會議提出,要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效應對經貿摩擦,全面做好“六穩”工作。
章俊(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董事總經理)
這說明年內穩增長的抓手還是圍繞基建補短板,放松房地產調控顯然不是政府政策工具箱內的備選政策。
事實上,從7月份密集出現的地方調控政策來看,雖然也偶爾有“一日游”的放松政策出來溜一圈,但多城仍以收緊為主。
如年內蘇州四次加碼樓市調控;二手房價格指數同比增幅連續8個月居于榜首的呼和浩特,對于二手房市場進行的整頓和規范;大連出臺“限價”政策,明確在2019年5月份、6月份已發生網簽備案行為的,其未售房源按照同質可比原則,申報價不得高于5月份、6月份最低價格等。
而從房企融資端角度來看,針對近期部分房地產信托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托公司,銀保監會還開展了約談警示,要求控制地產信托業務規模。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也對房企海外發債予以進一步收緊。
專家們直言,之所以要抑制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是因為對于貨幣政策的刺激,房地產領域由于吸金作用明顯,往往都是較大的受益方,從而使得其他領域難以獲得均衡的金融資源。再者,房地產市場的過熱還會帶動居民杠桿率的上升。
來自央行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9)》顯示,居民杠桿率水平對消費增長的負面影響值得關注。計量分析結果表明,控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社會融資規模等因素后,居民杠桿率水平每上升1個百分點,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增速會下降0.3個百分點左右。
正是基于以上的種種因素考慮,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及銷售低位徘徊是普遍預期。
章俊(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董事總經理)
在“一城一策”的政策主導下,各地房地產市場出現分化是必然結果,如果貨幣財政政策繼續“提效”,下半年政策層仍將強化“一城一策”的精準調控,針對房地產的金融政策將繼續維持邊際收緊不放松的態勢。不過,鑒于目前庫存水平較低,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大幅放緩的概率不大;而從房價表現上,不同城市由于調控政策和庫存水平不同,可能會出現漲跌互現的局面。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