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張敏
折疊屏手機大戰一觸即發。11月15日10點08分,華為首款5G折疊屏手機MateX在華為官網正式發售,由于產能有限,初期采取限量發售模式。據了解,華為這款折疊屏手機全網通8GB+512GB(星際藍)版售價16999元,盡管價格不菲,但仍舊是秒售罄。
《證券日報》記者在華為線下門店了解到,華為折疊屏手機線下沒有貨,只能線上購買,也沒有其他特別渠道獲得。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手貨交易平臺上,原本售價為16999元的MateX,價格已經翻倍甚至更高。
手機市場的邏輯是什么?當前的手機市場對折疊屏的需求有多大?
安信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折疊屏手機銷售火爆給智能手機市場帶來了有效的正反饋,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智能手機廠商布局折疊屏領域,給顯示屏、鉸鏈等帶來全新的成長機會。
不過,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折疊屏手機能否盛行,取決于其市場需求。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各個階段的屏幕,市場都已經有所覆蓋。折疊屏手機的市場需求存在,但當前階段不會是主流需求。折疊屏本身存在很多問題,尚未有大規模普及的可能性。
華為、三星、摩托羅拉
加速推出折疊屏手機
今年以來,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積極布局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X首次亮相于今年2月份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其和三星折疊屏GalaxyFold成為當時展會上最熱的產品。
11月8日、11月10日三星折疊屏手機GalaxyFold已經在國內兩次發售,多個電商平臺都是一搶而空。
《證券日報》記者在華為商城了解到,華為折疊屏手機下次申購時間為11月22日10點08分。11月15日,就在華為折疊屏手機開售之際,聯想正式在國內發布摩托羅拉Razr折疊屏手機。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可折疊設備刷新了過去幾年手機和平板產品形態,并可能全面刷新移動應用與服務內容。
對于華為和三星折疊屏手機銷售的火爆,業內人士看來,這顯示了市場對于折疊屏手機報以高期望,換機欲望較強。
平安證券認為,手機廠商在2019年發售可折疊手機主要有三個因素的考量:一是可折疊手機屏幕技術的進步;二是可折疊手機在消費者中的一次試水,大屏幕可以擴展顯示,以供閱讀,觀看視頻,游戲和多任務處理;三是智能機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前十大手機品牌廠商之間競爭加劇,品牌廠商需要穩固自身的品牌影響力,例如三星。
據記者了解,除了華為、三星、聯想外,蘋果和中興等手機廠商的折疊屏手機都在研發中。此外,天眼查數據顯示,10月29日,格力電器新增折疊屏手機專利,其專利申請號為CN201930339694.5。
10月手機銷量下降
折疊屏能否成市場轉折點
手機市場的競爭已經日益白熱化。
11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屬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10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指出,今年10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為3596.9萬部,同比下降6.7%。
報告數據顯示,國內手機市場仍然處于萎縮之中,10月環比降幅為0.7%。其中,智能手機出貨量3461.6萬部,同比下降4.5%。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3.23億部,同比下降5.8%。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5G的帶動下,未來,手機市場有回暖之勢。此外,東莞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在5G換機需求的帶動下,智能手機產業鏈有望進入中長期的景氣復蘇階段。
那么,繼5G之后,折疊屏的出現能否給手機市場帶來新的增量引發關注。對此,業內也有不同的觀點。
川財證券發布的報告認為,折疊屏手機的正式上市,為智能設備的發展帶來新方向,目前智能手機大屏化已經成為趨勢,全面屏手機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因此在不增加手機尺寸基礎上擴展手機使用面積已成為頭部手機廠商致力攻克的方向之一。
不過,興業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近期國內多家廠商陸續發布折疊屏手機,但要讓消費者大幅度地接受還有一段距離,包括價格、使用接口、厚薄度、軟硬件的協同搭配等,都還有進步空間。
“ipad的出現彌補了手機和電腦之間的空白市場,而折疊屏能否開發出新市場,并滿足這一市場需求,尚未有定論。目前折疊屏是否會成為主流仍難判斷。”一位手機行業觀察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