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世界人的心,影響了無數公眾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2020年極其特殊的春季開工局面。在此情況下,企業的職位發布和求職者的狀況怎樣?有哪些新的趨勢和方向?
近日,獵聘大數據研究院推出《疫情下2020中高端人才開工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鑒于今年的特殊情況,一些企業和單位已于2月3日開始復工,《報告》中大數據年后的開工時段所取的是2020年春節開工第一個工作周(2020年2月3日-2月7日)。
其中,中高端人才求職活躍度處于回升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春季開工中高端人才簡歷投遞的峰值比往年出現得晚。隨著2月10日多數企業開始復工,獵聘平臺的中高端求職者用戶活躍程度加劇,恢復到年前水平。
根據往年的記錄,一般春節后開工一周的投遞量是春節前一周的2倍。隨著后續各地企業陸續進入常態化運營,今年春季的簡歷投遞量會持續攀升。
春季開工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呈現新特點
由于此次疫情影響,一些企業仍未正式開工,不少人員未回到工作場所,企業發布職位總體低于往年。在春節后開工一周已發布的新增職位中,呈現以下人才需求分布特點:
在行業分布中,互聯網位居第一,盡顯輕資產優勢。
在各大行業中,互聯網行業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最大,占據全行業的32.27%,具有絕對優勢。疫情爆發以來,對一些嚴重依賴線下經營模式的行業沖擊較大。而對于以輕資產為主的互聯網企業影響相對較小。疫情下能夠實現復工的企業,不少都采取遠程辦公,而遠程辦公最有優勢的企業也非互聯網行業莫屬。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品行業的人才需求位居前三,占比為9.39%。疫情爆發后,多數人出行受限,對消費品尤其是日用品的依賴較高,而已經崛起的新零售和本地生活等便利渠道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此時的消費需求,因而也促進了相關行業人才需求的增長。
在城市分布中,北京上海包攬前二,成都杭州不輸一線。
從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分布最高的20個城市來看,北京、上海位居前二,新增人才需求占比為16.75%、10.49%。成都躍居第三,為7.31%,比位居第四的深圳高出0.32個百分點。杭州位居第五,占比為6.53%,比位居第六的廣州高出0.58個百分點。作為實力雄厚的新一線城市,成都和杭州迫切需要與其發展雄心更匹配的中高端人才,助其提質增速。
業內人士預計,這次疫情蔓延全國,各個地區也采取了非常嚴格的防控措施。然而,疫情并沒有阻斷各個城市對人才的渴望,未來隨著疫情拐點的來臨直至消除,經濟逐漸回暖,全社會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將會出現大面積的反彈。
疫情下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成逆襲熱門領域
當前疫情波及行業廣泛,不少企業無法按時復工,有的甚至陷入經營困境。于此同時,一些新領域企業迅速抓住機會,成為當下最不愁飯吃的行業。其中,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企業級應用、生活服務類領域最為熱門。
從在2020年1月到2月初以來,上述行業的中高端人才需求均獲得了迅速增長,同比增長均超78%,其中生活服務類領域最高,同比增長為89.31%;在線教育為88.22%,位居第二;互聯網醫療以82.48%的同比增長位居第三;企業級應用(ToBSaaS)為78.99%,位居第四。
疫情期間的出行不便反而促使了“宅經濟”的突飛猛進,以電商、新零售和便利店為代表的生活服務類領域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美團買菜、盒馬生鮮等為代表的生活服務類平臺業務暴增,尤其是后者,人手不夠,從受疫情沖擊嚴重的餐飲業緊急借調員工,開創了“員工共享”的新用工模式。
在這段時間,學生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再次翻紅。一大批互聯網醫療平臺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丁香醫生、微醫、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平臺,都推出在線義診以及疫情期間個人防護和復工防護指導建議。此次疫情中涌現的一支大軍便是遠程辦公潮流,企業級應用(ToBSaaS)成為剛需。阿里的釘釘、騰訊的企業微信、字節跳動的飛書作為巨頭公司產品,斬獲大批用戶。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熱門領域在疫情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因而備受關注,它們也代表了疫情結束后未來行業潮流的發展方向。
(編輯 上官夢露)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