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今年春節期間,電影院、飯館、劇院等線下實體行業集體遇冷,直播、游戲、在線音頻等線上娛樂平臺則迎來一次爆發性增長。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疫情之下,餐飲、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受損嚴重,而在線醫療、在線教育、游戲娛樂等各類線上業務組成假期里的“宅經濟”,在2020年初成為彎道超車的大熱風口。
多位音頻界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均表示,今年春節收聽播放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在這個特殊時期,“宅經濟”促使音頻行業發生了哪些變化?以喜馬拉雅、蜻蜓FM為代表的音頻企業,如何實現社會責任和商業間的平衡?2020年音頻市場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親子類節目表現亮眼
與以文字為特色的傳統平臺相比,“95后”“00后”更喜愛的是聲音和視頻平臺。艾媒數據研究顯示,2020年在線音頻行業用戶規模將達5.42億,“耳朵經濟”正在強勢崛起。艾瑞咨詢數據則顯示,目前音樂、游戲、在線視頻的用戶滲透率已分別達到89%、82%、74%,而在線音頻市場的滲透率僅為45.5%。
這意味著,在互聯網流量紅利即將觸頂的當下,在線音頻成為具備較大滲透空間一條賽道。此次疫情讓音頻成了宅家抗疫良伴,加速了行業的流量聚集。
“人們對優質音頻節目的需求旺盛,疫情期間,尤其是優質的教育類、母嬰親子類以及有聲書等類型節目表現亮眼。”蜻蜓FM內容負責人陳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疫情期間有很多媒體機構開始重視音頻為載體的輕量化信息傳播,“例如我們與湖北之聲等媒體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疫情相關節目,網絡音頻作為信息載體的優勢凸顯,在日常的新聞傳播和重大事件報道中又一次發揮了重要作用。”
喜馬拉雅副總裁張永昶向記者透露:“今年春節收聽播放量同比大幅增長。截至2月底,喜馬拉雅抗疫相關內容總播放量已超過7億。”
據了解,今年春節期間喜馬拉雅的有聲書、音樂類等娛樂休閑內容播放量增長顯著,參與語音直播的活躍用戶數在春節期間有明顯峰值。“親子兒童內容日均播放量比去年春節增長128%,在線學習成為更多家長和少兒的選擇。”張永昶表示,宅家場景下,用戶在收聽高峰時間段的播放次數明顯高于春節前,這些促使喜馬拉雅一季度營收增長32%。
對于“中國音頻行業第一股”荔枝,《2020年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正負影響行業及典型企業業績影響分析報告》中分析認為,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用戶減少外出活動的時間,短期有助于荔枝等線上娛樂的發展,預計2020Q1移動MAU與音頻MAU增幅在50%以上,給予“非常樂觀”評級。
疫后留存用戶成大考
雖然疫情給社會和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困擾,但其中也孕育著機會。
“一方面,宅家讓在線音頻平臺的流量隨之上升;另一方面,受線下活動的限制,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個人加入到音頻生態經濟體中。”張永昶進一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一季度以來,喜馬拉雅平臺上優質內容不斷,不僅有權威媒體同步更新的抗疫信息,還吸引到100多家博物館開設電臺,實現線上文化傳播。此外,張國立、周迅等明星,李佳琦、薇婭等直播紅人也加入平臺主播行列。
不過,在這個特殊時期,既要承擔社會責任,又要達到商業平衡,對音頻企業來講是一次大考。
“首先,企業應該守住底線,配合社會整體的防疫工作,全力保障員工健康,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并結合疫情期間用戶需求,發揮平臺優勢,比如推出戰‘疫’專題,通過疫情動態、疫情科普、線上義診為用戶提供足不出戶的一站式信息服務。”陳強表示,作為音頻界的“老大哥”,蜻蜓FM敏銳地發現,隨著假期延長、開學延期,用戶豐富精神生活的需求凸顯,因此,“我們平臺將大量優質付費內容進行限時免費,開啟‘宅家云直播’系列課程。”
對此,張永昶亦表示,實現社會價值和商業平衡并不沖突,“疫情期間,喜馬拉雅成立抗疫專項小組,打造抗疫專題、聯動主播與上下游生態合作伙伴推出好內容等舉措,累計送出逾1000萬份的喜馬拉雅15天免費會員使用權益,為‘宅家抗疫’提供精神食糧。”
受疫情影響,大家外出活動時間減少,促進了線上娛樂的發展,但之后如何留存這批短期內增加的用戶,對音頻行業來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對此,陳強直言:“疫情期間,音頻行業用戶量、收聽時長等數據都有增長,但對用戶需求有何長期的影響,仍需要觀察。”
因此,雖然在2020年初率先彎道超車,但音頻行業還需謹慎對待全年的變化。
“今年會全面邁入5G和物聯網時代。”陳強認為,在這個重大發展機遇中,“最重要的一定仍是提供穩定、豐富、優質的音頻內容。音頻企業還需要在當中思考,如何生產出更富創意、形式更新穎的音頻內容,并讓用戶更方便地在更多的場景中收聽。這是5G時代音頻平臺的必答題,必須做好這些基本功。”
談到具體做法時,陳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蜻蜓FM將在有聲書等領域引進更多優質IP,繼續堅持PUGC內容戰略,吸引更多像高曉松、蔣勛、許知遠這樣的名人大咖加入,帶來更多精品頭部節目。同時,還會繼續深化全場景音頻生態的建設。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