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鄔霽霞
6月17日,“直播電商行業治理論壇”在杭州舉行。論壇上,浙江省網商協會發布了《直播電子商務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根據程序標準將于7月份正式發布,這也是全國首個直播電商行業規范標準。
據悉,該標準從直播電商生態圈和產業鏈的視野出發,依據直播電商的不同參與角色,分別確立了從主體資格、亮證亮照、商家和主播入駐審核、規則建立、直播監控、違規處置以及消費者權益保障等全流程的規范體系。
“直播電商行業治理論壇”現場,阿里巴巴、抖音、快手、云集、貝貝等電商及直播平臺代表,以及薇婭所在的謙尋、雪梨所在的宸帆和如涵等20余家頭部MCN機構參會。
會后,杭州謙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奧利表示,謙尋的每一場直播都安排專人團隊在跟播,也就是監督,如果發現不太合適的事情,會第一時間進行提示和制止。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主播們做到嚴于律己,同時也能讓這個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直播電商進入門檻不高,所以競爭激烈,難免會出現一些違規現象,因此及時出臺規范措施有利于讓行業更健康發展、也體現出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態度。”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直播已經成為電商領域新的趨勢和潮流。而浙江作為全國互聯網經濟的高地,已經成為直播電商的主要集聚地,僅余杭區就集中了淘寶直播等約20家平臺。
根據《2020淘寶直播新經濟報告》顯示,2019年淘寶直播用戶數量達到4億,形成了200億對粉絲關系,全年成交額破2000億元。截至2019年末,消費者每天能在淘寶直播上觀看的內容時長達35萬個小時,淘寶直播間覆蓋了全球73個國家的工廠、田間、檔口、商場、街頭和市場。
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一些過往路人,他們中只有少數表示沒有看過直播。隨后記者追問了觀看直播的原因,大多表示剛開始看直播帶貨是為了省錢,因為直播間的價格會比店鋪里的便宜,并且會有不定時的小福利發放,而且直播間可以營造搶購氛圍,增強社交性和互動性,使商品更加真實、直觀。但也有不少人表示經常會沖動消費,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導致花得更多。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直播電商帶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傳統銷售模式受到沖擊,線下店鋪經營受阻,企業紛紛試水“網絡直播”。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全年預計將到達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記者采訪了一名剛直播賣貨不久的服裝店老板,該服裝店老板說道:“以前我的店只有住在附近的人知道,平時的客人也都是些老顧客,現在通過直播平臺我可以把店里的衣服賣到全國乃至全世界,銷路變廣了。現在只要流量能上去,衣服的銷售量就會增加。我打算如果直播賣貨銷量好的話,就準備把店鋪關了,這樣一來還能省下店鋪租金。”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直播帶貨的隊伍中。除了專業帶貨主播如薇婭、李佳琦等,還有如劉濤、陳赫、康輝、尼格買提等眾多明星和主持人也加入了直播帶貨的浪潮,更有如格力董明珠、紅蜻蜓錢金波等企業大佬親自上陣帶貨。
太平鳥作為較早進入直播電商市場的上市企業,摸索出了屬于自己的一套模式。公司品牌部在《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回復中提到,太平鳥的直播分為自播和與頭部主播合作。在公域流量平臺,直播還是以頭部主播為主,找尋專業主播。在私域流量,比如淘寶旗艦店的品牌直播和微信小程序上的直播等,更多的是一個日銷場景。
沈萌表示:“直播電商此前是作為一種新的銷售模式出現的,疫情的暴發影響傳統購物方式后使得該領域一下爆紅,但實際上直播電商并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也不是所有帶貨都可以持續,有些直播電商只是前幾次因為話題效應、之后就虎頭蛇尾,而且現在的熱潮也造成直播電商出現泡沫,很多直播電商并沒有能夠對銷售業績提供符合預期增長的保證,更多是賺了噱頭。”
直播亂象叢生也讓該行業處于風口浪尖,根據中消協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從直播電商購物流程中的宣傳、直播、商品、支付方式、物流、售后等各節點滿意度來看,消費者滿意程度最高的是支付環節,為79.1分;滿意程度最低的是宣傳環節,為64.7分。受訪消費者對主播夸大和虛假宣傳、用不能說明商品特性的鏈接在直播間售賣等問題意見較多。
浙江萬里學院教授周志丹對《證券日報》記者說:“直播帶貨會在一段時期內對產品的宣傳起到作用,但如果產品本身質量有問題的話,那直播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就好比廣告宣傳一樣。所以我覺得直播電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質量本身,只有好的產品質量,才能贏得市場。”
太平鳥品牌部也表示,未來公司會繼續圍繞以消費者為中心,更加以人為主,將直播間作為實時的消費者溝通工具,為買家排疑解惑,增加直播間的轉化,提高黏性。
(編輯 田冬 孫倩)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