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年,PVOD(Premiumvideo-on-demand)模式在全球流媒體平臺流行,成為值得關注的商業現象。
打開局面的是環球影業,今年4月,環球影業首開流媒體線上發行先河,旗下動畫片《魔發精靈2》是首個以數字租賃的形式在線上發行的影片,定價為19.99美元,三周時間收入接近1億美元,相比北美影院與片方的五五開票房分成,線上發行模式片方可以保留大約80%的數字租賃或購買費用。悶聲發大財的環球影業,就此成為北美PVOD模式的經典案例。緊跟其后的是,華納的《史酷比狗》、派拉蒙的《海綿寶寶:營救大冒險》,值得一提的是,5月,小李子主演的《花月殺手》版權,被AppleTV+以超2億美元價格購買。
反觀國內,2月PVOD模式開始萌芽,愛奇藝是率先推行者,《肥龍過江》是推行PVOD模式的首部影片,后續《我們永不言棄》《春潮》《灰燼重生》《無限》等電影均選擇PVOD模式在視頻平臺線上發行。7月24日,愛奇藝以PVOD模式推出的首部大體量視效大片《征途》上線,這意味著PVOD模式可適用的影片類型范圍在進一步擴大。這部投資近3億,特效鏡頭占80%的院線特效大片,愿意采用PVOD模式與視頻平臺合作,則說明PVOD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片方認可。
PVOD模式非一夜爆紅
PVOD模式是什么?為何突然流行?這種PremiumVideoonDemand(優質/高端視頻點播)模式,是一種付費點播形式。在這種模式下,一部影片能以接近于院線同期上映的時間上線流媒體平臺。全球疫情,影院停擺,電影市場上半年歷經空白,全球觀眾、平臺對新內容渴望強烈,這給了PVOD模式加速發展的土壤。
另外,隨著5G、智能電視的日益普及,加之流媒體平臺的崛起,人們的觀影習慣被重塑。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喜愛更自由的觀影時間和空間,對自主選擇觀影體驗偏好明顯。
如此,PVOD模式的流行便有跡可循。短期看,海內外皆采用PVOD模式解題疫情期間影院停擺所帶來的新片匱乏問題;長期看,PVOD模式能滿足用戶自由選擇觀影的多元化需求。
其實,PVOD模式早在2017年就被好萊塢大片廠推行,之所以會提出這種模式,是因為當年北美票房收入僅111億美元,同比下滑2%。其觀影人次也同比下滑6%,是1995年以來該市場觀影人次最低的一年,此時,流媒體平臺成了大片廠發行的另一渠道。不過,隨著2018年北美票房市場回暖,討論的聲音逐漸減少。近幾年,電影院有著場地、租金、人工、設備等各種費用,隨著這些費用一路走高,全球幾乎很少院線能保持兩位數利潤率的盈利水平,且部分開始虧損運營。PVOD模式在此時的流行,除了疫情的加速,與電影行業自身的產業難題也有關系。視頻平臺順勢而為推出PVOD模式,也為影視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另一路徑。
PVOD模式還能解哪些題?
7月20日,影院逐步恢復營業。PVOD模式作為電影行業被按下暫停鍵后的解決方案,此時還具備什么價值?
中國電影市場內容豐富,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2-2019年我國電影產量從893部增加到1037部。2019年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850部,動畫電影51部,科教電影74部,紀錄電影47部,特種電影15部,總計1037部。
影片供給更加豐富,電影市場容量增大等原因,促使互聯網渠道承擔一部分發行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線上線下雙發行并進將成為行業現象。而PVOD模式則是線上發行的創新應用。
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檔期的空白,導致大部分影片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這一定程度上使得影院排片壓力加大,平分到每部影片的窗口期有限。
數據顯示,以2019年上半年共上映170部國產影片為參照,粗略估計單是今年上半年積攢下來的待映國產影片高達150部。在影院復工初期,考慮到恢復期的上座率、下半年熱門檔期的分布等因素,大批積壓影片想在短期內消化、釋放并非易事。
也就是說,哪怕影院復工,院線和視頻平臺的PVOD模式并不存在對立關系。兩者相輔相成,于片方來說,互聯網增加了收入路徑,避免片方將所有的影片都壓在影院身上,而是能夠根據影片質量、體量選擇更加合適每部影片的發行方式,使其效益最大化,獲得相應收益,縮短資金回籠周期,緩解資金壓力。
PVOD或成產業常態化模式
PVOD模式此時被推出,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基礎是視頻網站的技術支撐。
以《征途》為例,這部愛奇藝采用PVOD模式推出的視效大片,首要考驗的是視頻平臺技術的能力。
《征途》影片貫穿著大量特效元素,特效鏡頭占比高達80%,MOREVFX負責制作的視效鏡頭有1850個。其中“獸王”“虎獒”“蝎子”生物資產以及“獸王谷”“競技場”“鳳凰城”等大型虛擬場景CG制作,從最初概念設計、動態預演到資產、特效制作直至最終完成,共耗時兩年時間。如此龐大特效畫面,要達到超高的觀影體驗,無論是對播放平臺抑或是對觀看設備都有超高要求。
據了解,愛奇藝為更好在線展示《征途》影片特效,為此研發編碼技術,可實現自適應碼率,實現了4K、杜比Vision、杜比全景聲、HDR、超高幀率視效體驗。以便給用戶帶來更高畫質的體驗。
傳統形式下,由于技術要求,電影院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觀眾們的觀影體驗。但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和不斷迭代,使得技術方面帶來的觀感體驗差距越來越小。筆者注意到,從技術到模式,視頻平臺能夠承載的內容類型越來越多,觀眾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無限接近影院的視聽盛宴。智能電視、家庭投影等均能為家庭觀影提供更良好的觀影服務。《征途》則是愛奇藝PVOD模式合作影片類型擴寬的最好佐證。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技術創新將進一步促進線上觀影的發展。相關研報指出,5G帶來的超高清視頻、AR、VR等創新技術,運用于影音效果上,將極大提升家庭觀影體驗,疊加節省下來去影院所花費的時間成本,對一二線用戶具有更強的吸引力。
海外,采用PVOD模式發行的影片,價格會高于影院,但是依然受到年輕觀眾的歡迎。根據HubEntertainmentResearch的數據表明,近六成的年輕消費者(18-34歲)愿意為播放最新發行的電影付費,單片價格高達50美元時,大多數年輕觀眾(57%)仍愿意接受。原因在于相對于影院一人一票,多人在PVOD模式下購買一張票價便可同時觀看,性價比更高。且觀影時間更自由。
反觀國內,用戶的付費行為已形成,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貓眼研究院發布的《疫情影響下的電影行業發展對策研究——觀眾觀影意愿調研報告》顯示,七成以上受訪者有過線上付費觀影經歷,六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線上付費是可以接受的。由此看出,PVOD成為電影產業的常態化模式不是沒有可能。
無論是技術的支撐,抑或是用戶對內容付費的接受程度,都給PVOD模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年上半年愛奇藝順產業之勢推出了PVOD模式,未來此模式能否驅動電影產業的線上發展,值得期待。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