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由于玻璃產能的嚴重短缺使組件企業的排產、出貨面臨嚴重危機,光伏組件企業身陷困境。近日,阿特斯、東方日升、晶澳、晶科、隆基、天合光能6家光伏企業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組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吁》(下稱《聯合呼吁》)發出呼聲:當前產業鏈上游的玻璃產能面臨嚴重短缺,已嚴重影響到光伏組件的生產和交付能力。玻璃行業的產能瓶頸日益凸顯。
對此,工信部于近日回應稱,正研究修改相關政策,擬放寬光伏玻璃產能置換條件。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光伏產業鏈上游玻璃產能吃緊已成為行業“頑疾”。光伏玻璃價格不斷上漲,對行業和產業鏈有何影響,如何解決?而企業又將如何破局呢?
產能告急企業兩難加劇行業自我淘汰
光伏產業迎來“寒冬”。根據PVInfoLink給出的最新報價,3.2mm及2.0mm鍍膜光伏玻璃的周漲幅均超過10%,均價則分別達到了41元/平方米和33元/平方米。上游光伏玻璃的價格急劇上漲,光伏組件企業陷入產能受限困局。
古瑞瓦特首席產品經濟劉繼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封裝成本在光伏組件總成本中的占比已接近50%,其中光伏玻璃在組件封裝成本中的占比已達19%,是邊框之后的第二大封裝成本。據組件制造商測算,按照166單面組件平均使用2.2㎡玻璃,當下每塊組件使用的玻璃成本已近百元,分攤到每瓦約0.2元,成本較7月已上漲約0.1元/瓦。”
目前大部分光伏巨頭都已受到玻璃價格上漲的影響。晶澳、隆基、天合等六大組件巨頭聯合于近日發聲,給光伏市場年終“搶裝潮”降溫。它們呼吁,對于當前的困境,玻璃行業的產能瓶頸是組件供應“告急”的直接誘因,希望國家充分考慮目前行業面臨的緊迫局勢,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
為何目前光伏組件企業普遍面臨光伏玻璃供不應求的局面?
據了解,光伏玻璃被置于工信部“產能過剩”黑名單。按照工信部《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的規定,光伏玻璃產能擴張受到嚴格限制,短期內產量無法大幅上漲,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供不應求的局面一方面導致光伏玻璃價格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光伏組件企業作為下游企業即使付出較高價格也難以獲得光伏玻璃的充足供應,不得不被動減產。
整個產業鏈是一個有機整體,在產能上各環節需要協調。光伏產業鏈的上游是硅料、硅片、光伏玻璃等原輔料制造商,中游是光伏電池片、光伏組件制造商,下游是光伏集成應用商。一旦關鍵環節光伏玻璃價格上漲,產能下降,下游企業將受到牽連。
另外,隨著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和技術快速進步,光伏發電成本在不斷降低,已基本具備與燃煤標桿上網電價平價的條件。按照發改委今年印發的《關于公布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要求,明年是光伏平價上網元年,所以今年光伏裝機量有了明顯提升,尤其是四季度出現了集中裝機的現象。光伏組件的上游原料需求量短期內出現大幅上漲。但光伏玻璃的規格多樣化,組件技術迭代迅猛,156、158.75、166、182、210等多尺寸混戰,組件尺寸有幾十種,淡季玻璃企業根本不敢留太多庫存,而旺季需求一旦爆發則供給不上。
一邊是市場需求的上升,另一邊是價格推高企業減產,光伏組件企業陷于兩難境地。
“此前硅料、硅片、電池片漲價潮時,玻璃并未漲價,此輪漲價算是補漲,近日福萊特、亞瑪頓、南玻、安彩高科、洛陽玻璃5家企業相繼發布第三季度財報,無論是營收亦或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劉繼茂稱。
中鋼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麒牧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光伏玻璃價格的持續上升,牽一發而動全身,對產業鏈影響巨大。“隨著光伏發電的規模化和技術的進步,光伏發電成本在不斷降低,這才有了發改委今年印發的《關于公布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應當說,成本的下降是推動光伏平價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而這種全產業鏈價格的上漲,短期內抬高了光伏應用系統的成本,不利于‘十四五’期間光伏平價上網的推動。”
“光伏玻璃價格的攀升,推升下游采購商的成本,會抑制下游采購商的項目投資需求,或者意愿。同時,這將加劇光伏的行業洗牌,加劇行業的自我淘汰,形成行業寡頭格局,不利于行業競爭,但會擠出投機者的水分,那些專注在光伏行業的企業可能成為隱形冠軍。行業洗牌,反過來將影響政策的修訂。”中國標桿企業案例營銷中心研究員周錫冰對《證券日報》表示。
不過他認為,該事件對中小型企業影響較大,頭部企業不但沒有遭受影響,相反還是一個接單的好時機。
供應鏈和價格體系仍需規范
建立市場化長效協調機制
對于光伏玻璃價格飛漲相關事宜,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也給出回應稱,目前有關部門正研究起草促進光伏玻璃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文件,擬對光伏玻璃實行有別于傳統浮法玻璃的政策,以盡快釋放產能,緩解供應偏緊,抑制價格上漲。
胡麒牧認為:“修改產能置換條件的直接結果就是能擴大光伏玻璃產能,擴大市場供給,平抑相關產品的價格,降低產業鏈中下游環節的成本,從而讓產業鏈上下游協調發展。這件事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產業鏈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上下游的政策要協同,才能保障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上游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利好上游生產企業,但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短期內可能需要協調產業鏈上游企業進一步提高產能利用率和生產效率,擴大市場供給。”
創道投資咨詢合伙人步日欣則認為:“對于產能過剩的問題,需要區分行業對待,在一些價格敏感、比較脆弱的行業,需要逐步推進淘汰落后產能,放緩節奏,以防止過度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
“從國家層面上講,既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同時也希望新能源行業平價上網,不依賴補貼,減少國家負擔。這需要光伏行業上下游共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目前組件的價格不降反升,離平價上網的目標是越來越遠。但個別頭部企業由于壟斷,利潤是越來越高。我呼吁光伏行業眼光放得長遠一些,以國家和行業利益為重,才能走得更遠一些。”劉繼茂表示。
國資委機械工業經管院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提出建議:“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已經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光伏玻璃是光伏產業中的基礎關鍵零部件,沒有光伏玻璃就無法完成光伏的組裝和最終交付,其重要性也可想而知。同時,玻璃也是屬于高耗能的基礎性工業消耗品,國家出臺政策引導行業向綠色制造、高端制造轉型升級。相關部門應鼓勵更多光伏玻璃企業釋放產能,加大供應產量,同時鼓勵普通浮法平板玻璃企業轉型生產光伏玻璃,有序推動光伏玻璃產能增加。另外,從中長期看,玻璃制品的投產周期比較長,企業也應注意到光伏訂單的波動性,防止‘產能周期性相對過剩’。呼吁有關行業協會牽頭,進行深入調研,研究推動建立市場化的長效價格與供應協調機制,進而形成堅韌、有序的供應鏈和價格體系。”
(編輯 才山丹)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