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11月16日,從剛閉幕的2020年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大會)獲悉,三項基于細胞外囊泡的科研成果陸續“亮相”,涉足細胞外囊泡針對協同治療、抗腫瘤藥物和抗腫瘤醫療新技術,公布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進展,其中,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研究所黃波團隊在這一領域的源頭創新技術的研究和臨床轉化已領先全球。
諸多學者的研究和臨床轉化“加持”,讓包括微顆粒和外泌體在內的細胞外囊泡(EVs)學科進入全新里程碑。
癌癥作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導致的患者死亡例數和發病例數逐年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未來20年,全球癌癥患者病例數可能會增加60%。
為解決癌癥問題,中國出臺系列政策鼓勵創新技術的研發和盡快進入臨床。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15日,超過4200項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其中,約1400項聚焦腫瘤治療,生物藥臨床試驗數量達600余項,占所有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約30%,遠超其他治療領域,涵蓋多種腫瘤治療方法。科學家和臨床專家加速通過各類全球創新的學術成果的臨床轉化,向攻克癌癥目標進軍。
在創新局面的推動下,全新的EVs逐步被納入科學家的視野。
從細胞外囊泡所處賽道來看,腫瘤細胞的持續生長、入侵和轉移依賴于腫瘤細胞與復雜組織環境中細胞與細胞間的雙向交流。這種交流主要涉及腫瘤微環境中癌癥細胞和/或基質細胞內可溶性因子的分泌,這種交流也可以通過細胞外囊泡(EVs)來實現。
EVs在癌癥發展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包括對轉移性前腫瘤微環境的形成和腫瘤轉移。相比于正常細胞,腫瘤細胞被發現分泌更多的EVs,這些EVs可以將腫瘤相關物質與體液分離,因此,相比血液或尿液作為癌癥生物標記,EVs具有強大的潛力,來進行癌癥的預測和監測。探究EVs的作用機理,在腫瘤治療方面將會產生很大的改變。
早在2009年,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就已率先研發成功,并開展臨床轉化。
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是一項以大小介于100—1000納米之間的細胞外囊泡為基礎的全新腫瘤治療技術,它通過靶向殺死腫瘤干細胞,逆轉腫瘤細胞耐藥,同時通過趨化中性粒細胞發揮免疫功能,針對分化增殖腫瘤細胞進行精準殺傷,這是全球癌癥治療的全新解決方案,更是一項中國科學家率先發明和應用,擁有源頭創新特色的腫瘤治療技術。
當前,全球細胞外囊泡的臨床轉化,大多數進展至臨床前或臨床1期階段。但中國源頭創新的“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已完成在中國市場的臨床轉化,陸續在湖北、湖南、河北、山東、安徽、深圳、天津7省市獲批上市使用,成為當前全球細胞外囊泡研究和臨床轉化最靠前的全新腫瘤治療技術。
在全球范圍內,包括騰訊、IIIumina等國內外知名機構已布局細胞外囊泡領域,被視為當前生物治療領域投資的藍海市場。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黃波教授介紹:“當下做細胞外囊泡成了全世界研究的一個熱點。國際成立了細胞外囊泡國際學會,此外,美國還又專門成立細胞外囊泡的學術組織,并專門辦了細胞外囊泡學術雜志—journalofextracellularvesicles這個雜志一出來影響因子就達十幾分,這也說明這個領域特別熱。”
(編輯 孫倩)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