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受疫情影響“停擺”的藝術品拍賣行業,正在加快復蘇步伐,進入12月份,各家企業集中推出秋拍。
援引公開信息可知,12月6日,北京保利拍賣官微發布了2020秋季拍賣會成績單,本季保利秋拍以總成交額14.55億元收官,共誕生億元級拍品2件,千萬級拍品23件,500萬級別38件;12月4日,北京華辰2020秋季拍賣會預展在北京正式亮相;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從12月1日開始;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2020年秋季拍賣會也宣布,將于12月9日至12月16日拉開帷幕,推出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錢幣三個項目,共計五個專場。
拍場盛況(圖片來源:北京保利拍賣官微)
“疫情讓2020年的上半年都處于停擺狀態,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舉辦兩場拍賣,也是想盡快回到一年春秋兩場拍賣的正軌。雖然因為疫情的關系,春秋兩次拍賣僅相距3個月的時間,相對于往年征集時間大幅縮短,且海外征集基本停滯,但從本次秋拍拍品來看,不僅數量多于今年春拍,且部分專場的拍品質量也是近兩年來最為優異的。”對于短期內迅速舉辦了春拍和秋拍的原因,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據悉,僅中國書畫即有共五百四十余件拍品在此次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的秋拍中呈現,齊白石、潘天壽、張大千、吳冠中、陸儼少等皆有精品亮相。
線上發展穩步推進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官網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拍賣行業經營情況簡報顯示,據商務部“全國拍賣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前三季度拍賣行業總成交額5093.02億元,較去年同期(4373.22億元)增長7.31%。其中,一季度,成交額879.86億元,同比下降22.86%,環比上年四季度下降66.6%;二季度得益于疫情有效控制和企業復工復拍節奏加快,成交額出現補漲,共成交1932.19億元,同比增長11.34%,環比第一季度增幅高達119.6%;第三季度(7月至9月)成交額2280.97億元,同比(上年三季度成交額1671.56元)增長36.46%,環比二季度(成交額1932.19億元)增長18.05%。
2014-2020年第三季度拍賣成交額對比表(單位:億元)
簡報同時顯示,今年9月份行業成交額969.29億元,較去年同期(497.26億元)大幅增長94.93%。行業效益(盈利能力)自第三季度起繼續且明顯增強,一改年初疫情發生以來的頹勢,出現了“報復性反彈”。
這也從側面解釋了諸多拍賣公司加緊推出秋拍活動的背后原因,巨大的市場潛力之下,拍賣企業也考慮加入更多技術因素,平衡此前單一線下模式帶來的經營風險。
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人士曾對《證券日報》記者提及,“之前的拍賣活動主要以線下為主,人員聚集程度較高,在提倡保持人際交往距離的情況下,開展起來會有困難。因此,公司會加大對網絡競投的推廣,盡量降低帶來的影響。”而對于秋拍活動中線上推廣的進展狀況,高虹對《證券日報》記者稱,“線上發展的速度會秉承公司一貫作風,穩字當頭不急于求成。春拍時誠軒APP正式上線投入使用,幾個月來,我們充分采納了客戶的意見與建議,對APP的功能進行了優化與升級。”
市場前景不容輕視
此前,胡潤百富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及,藝術品投資也成為中國高凈值人群投資理財的選擇之一。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三大板塊中,中國書畫因為收藏群體穩定、流通性強、升值潛力旺等因素,特別受到市場青睞,其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份額占比近40%。隨著中國高凈值人群對藝術品投資從基本認知轉為相對認可,藝術品投資在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圖片來源: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官網
對此,高虹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世界上投資效益最好而風險相對較小的是藝術品投資,原因是它更具有超越地域、流通限量的特征,并且不可再生,附帶文化傳承的意義。就這一點而言藝術品市場未來的發展一定不容小覷,任何一個金融體系都會有跌宕起伏,一時的漲跌并不會決定未來長遠的發展趨勢。”
不過,高虹同時建議,一個行業想要走的更遠,行業規范一定是立命之本,“這需要各方共同遵守、維護。就藝術品拍賣而言,拍賣公司、從業人員的專業度直接影響藝術品的質量。”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