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1月14日,國家郵政局召開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2021年,郵政快遞業將在快遞下鄉、末端投遞、人員建設和行業監管等方面持續提升行業服務質量水平。在末端投遞方面,智能快遞箱投遞率要達到10%以上,快遞公共服務站數量達到11.5萬個。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侯延波表示,在快遞下鄉方面,2021年將提高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東部地區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直投到村,中、西部地區分別達到80%和60%;新增政務便民網點1000個,鞏固提升建制村直接通郵成果,西部地區建制村周三班以上投遞比率超過95%。
而在末端快遞投遞上,將進一步提升末端投遞服務水平,智能快遞箱投遞率達到10%以上,快遞公共服務站數量達到11.5萬個,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加快推進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快遞公共服務站等末端設施建設。
自2020年以來,快遞行業發展迅速,快遞量屢創新高。按照國家郵政局披露的數據,2020年預計完成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為830億件和8750億元。
隨著快遞量不斷增加,快遞物流企業不斷發力下沉市場。
2020年4月,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了到2022年底,我國農村快遞服務深度顯著增強,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逐步建立,城鄉之間流通渠道基本暢通,農村綜合物流服務供給力度明顯加大,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的目標。
同日,中國快遞協會聯合郵政EMS、順豐速運、中通快遞、菜鳥網絡、阿里巴巴、京東集團等13家快遞物流和電商企業共同發出倡議,表示將積極響應和落實《行動方案》,同心協力推進“快遞進村”。
值得一提的是,為落實國家郵政局“兩進一出”工程,助力“快遞下鄉”,切實解決邊遠農村地區群眾收件難的問題。近日,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在已實現建制村“村村通郵”“村村通快遞”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郵快合作”,推動主要品牌快遞企業通過“郵快合作”下鄉進村。
在此背景下,快遞企業末端建設提速勢在必行。
中通快遞有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從2018年底開始大力發展末端,截至去年三季度,共計建設約65000個末端站點,另外還鋪設了8500個快遞柜,提升了末端攬派效能,緩解了派送端因業務量增長帶來的人力不足。未來中通會繼續加大末端站點、自提柜的投放,我們的網絡會深化扁平化管理,直鏈末端,同時用科技賦能網點,提高網點精細化管理的水平”。
與此同時,順豐、郵政、京東等都在加速末端建設和布局。除了各自發力,快遞企業也在通過資源共享和合作的方式在下沉市場布局。
2020年12月29日,菜鳥裹裹宣布,與中國郵政速遞物流達成戰略合作,共建5萬個寄件點,打造寄快遞便民網絡。據了解,目前雙方已合作2萬多個站點,覆蓋29個省份、326個城市,未來會在縣鄉、中西部地區加大密度,新增超過3萬寄件點。
2020年12月22日,德邦與韻達簽訂補充協議。內容顯示,韻達將向德邦開放末端網點如韻達快遞超市的系統接口,結合渠道覆蓋需求將末端網點進行互通。
事實上,對于市場前景廣闊又頗為復雜的下沉市場來說,快遞企業之間“抱團取暖”的方式可進一步降低成本。不得不提的是,2020年,為了不斷搶占市場,快遞企業之間的價格戰越演愈烈,快遞單價屢創新低。
“對末端來講,從最后一公里、500米、300米到100米,尤其是在廣大不發達區域,最好采用聯盟機制或者協同合作機制,大家聯手行動是更好的。”貫鑠企業CEO、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樣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務也更好。這其中最大挑戰就是利益分割問題,如果這個問題想好,后邊操作起來也沒那么復雜。現在縣域經濟發展成為重點,對物流企業來水是比較好的機會。但是要避免重復建設,要利用原來更好的資源,比如供銷合作社,中國郵政以及公共交通服務的資源,各方面要聯合起來。
上述中通人士也提到,末端共配實現了區域性多品牌快遞的共同派送,具備末端降本增效的功能,他們的存在也可以為鄉鎮中小企業、農副產品上行提供解決方案,有助于提升鄉鎮及農村的覆蓋率。但其還認為,目前共配合作模式還不成熟,還在前期摸索階段,更適合在末端網點建設不足的特定區域發展。
(編輯 張偉)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