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王君
近日,有消息稱,社區團購行業再次迎來30億美元融資,獲融資方為社區團購創業公司興盛優選電子商務公司(以下簡稱“興盛優選”)。
“隨著巨頭與資金的涌入,社區團購行業目前已經形成從興盛優選、十薈團等創業公司為主導轉變成美團、拼多多等綜合平臺為主導的模式。”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興盛優選等創業公司的先發優勢也會逐漸消失,因為與平臺公司相比,前者管理水平、技術能力有一定劣勢。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國內有3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行業競爭激烈可見一斑。
2月18日,有媒體報道稱,社區團購創業公司興盛優選將完成30億美元融資,紅杉資本領投,騰訊、方源資本、淡馬錫、KKR、DCP、春華資本、恒大等跟投,上一輪融資完成后估值50億美元,本輪融資完成后估值至少達80億美元。
《證券日報》記者就上述消息與興盛優選方面相關負責人核實,其稱:“對于市場傳聞,不予置評”。
興盛優選是一家關注民生的互聯網“新零售”平臺,主要定位是解決家庭消費者的日常需求,提供包括蔬菜水果、肉禽水產、米面糧油、日用百貨等全品類精選商品。依托社區實體便利店,通過“預售+自提”的模式為用戶提供服務,目前,已立足湖南,輻射華南、華中、華東、西南、西北等多個省份。
天眼查顯示,2019年5月份,興盛優選便獲得騰訊戰略投資部產業共贏基金的投資,2020年7月份,興盛優選的C+輪融資中再現騰訊身影。2020年12月11日,興盛優選獲得京東集團7億美元融資。
社區團購競爭戰局
騰訊、京東加碼之外,興盛優選的股東還包括今日資本、春華資本、美國KKR、鐘鼎資本、紅杉資本、老虎基金和淡馬錫等十余家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而這些機構僅僅是社區團購行業的冰山一角。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國內有3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字節跳動、滴滴等巨頭已悉數入局。縱觀整個社區團購行業,從價格戰到重金“砸”代言,社區團購戰局已然發生改變。
事實上,伴隨著巨頭的涌入,社區團購價格戰也正式打響,社區團購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為此,2020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點名批評互聯網巨頭不應惦記著幾捆白菜,1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更是聯合商務部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對社區團購提出了“九個不得”的經營“紅線”,涉及不得濫用自主定價權進行惡性價格競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虛假宣傳及商業詆毀、大數據“殺熟”等9個方面。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九不得”出臺無疑是場“及時雨”,采用行政指導方式給社區團購領域現存的低價傾銷等濫用自主定價權、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劃“紅線”,非常明確體現了監管的態度,也給相關企業“警示”。“2020年疫情下,社區團購成為‘新風口’,互聯網巨頭帶著資本涌入,燒錢搶占市場流量,給深耕社區團購的原生創業企業帶來一定沖擊,此種惡性競爭方式對行業良性發展而言無異于一種傷害。”
在李成東看來,政府監管起到一定的作用,燒錢補貼的強度明顯減弱了。“目前,社區團購企業產生的交易中,一單幾乎虧1元以上,興盛優選大概虧幾毛錢,按照興盛優選1500萬單/天——2000萬單/天的訂單量來算,一天虧損一兩千萬元,一個月虧損接近六億元,這對于創業公司而言有一定挑戰。但是對于美團、拼多多這類多條腿走路的平臺企業而言,成本壓力相對不大。”
供應鏈痛點亟待解決
“目前社區團購以平臺為主導”,在李成東看來,是因為平臺公司不僅有錢,技術能力、管理能力也較強。他認為,“興盛優選這類創業型公司扎根社區團購行業比較久,對業務理解能力有先發優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先發優勢會漸漸失去。”
鮑躍忠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沒有用戶運營和社群運營基礎的社群拼團是很難成功的。“社區團購企業把對消費者交付這一環節的分揀工作交給拼團團長去做,這個是錯誤的,社區運營不是簡單的通過微信就可以賣貨的。短期靠補貼生存的企業,長期來看,沒有運營、用戶基礎的社區團購企業是成功不了的。”
目前來看,大多社區團購企業搶占市場的同時往往忽略供應鏈的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在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發現,多家社區團購企業被投訴,其中包括“橙心優選社區團購多次單方面以缺貨為由強行退款”“十薈團上購買整箱玉米,按照包裝常溫避光儲存,后發霉,團長推脫不退款不處理無回復”“興盛優選丸子發干發硬煮不透,以次充好”等問題。但是,這些問題的回復解決率并不高。
據網經社“電訴寶”消費投訴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興盛優選、橙心優選、十薈團、每日一淘等接到用戶投訴,其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退貨退款問題、商品質量等。此前,你我您、松鼠拼拼、錢大媽等社區團購平臺也涉及不少投訴。
“供應鏈是社區團購中尤為重要的一環。”蒙慧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社區團購“寡頭”暫未出現,巨頭之間暗流涌動,短時間內沒有終局。突圍不僅要靠性價比以及服務優勢,還得靠強大的供應鏈、完善的售后體系以及末端配送優勢,因此,只有全方位地服務消費者,把好品質關,企業才能獲得長久發展。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