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于南
相較于資本市場目前對于光伏概念的“無差別”追捧,業界始終堅信,真正重大的投資機遇,仍然蘊藏于每一次成功的技術迭代。
當下,上游硅料等價格維持高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光伏新增裝機的增長;而制造端似乎也陷入了降本乏術的混沌期。但資本裹挾下的光伏產業,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尋找到新的“突破口”,尤其是那些能夠支撐產業鏈各環節“共同進步”的新興平臺型技術。
日前(8月6日),中環股份發布2021年半年報,其中就披露了一項被寄予厚望的平臺型技術的最新進展,據稱,半年來,G12硅片市占率已由年初的6%,快速提升至15%。
而在公司于8月9日召開的半年報業績線上交流會上,中環股份總經理沈浩平語出驚人,表態稱“我們相信G12產品最終會成為(市占率)超越70%-80%的產品。”此外,他還預判,下半年光伏供應鏈價格可能呈波浪式下行。“硅片、硅料價格再度上升,現在看起來都是可能的。”
果然,8月11日,中環股份公示了8月單晶硅片價格,其中,G12(170μm)單晶硅硅片報價7.97元/片,較6月末、7月中旬公示的7.53元/片上漲約5.8%。
上半年G12推廣超預期
阻礙已基本消除
事實上,根據PVInfoLink此前發布的報告,2020年末,相較158.75mm和166mm兩種最為主流的單晶硅片(合計市占率約為80%),由中環股份于2019年8月份發布的G12(邊長210mm)單晶硅片市占率僅為2%。
而G12發布時(2019年8月份),盡管業界認可應用了G12硅片的光伏組件輸出功率顯著提高,卻也質疑,組件長寬比、重量乃至電流的改變,可能需要全產業鏈包括玻璃、支架、逆變器等與之適配,加之G12對電池產能有更為苛刻的要求(需要升級甚至更換設備),都將阻礙G12的推廣。更為重要的是,下游擔憂,硅片面積和重量的增加將對切片環節帶來挑戰,中環股份是否能夠保證生產的一致性、良品率。
但就中環股份最新披露的G12市占率增速,如上阻礙似乎已逐漸消除。半年報中,中環股份評價,上半年210產品(即G12)規模提升加速、產品結構轉型順利;同時亦表示,報告期,主要受益于生產全流程的工業4.0應用,公司(含G12)硅片A品率大幅提升(未公布具體數據)、單位產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2%。
根據半年報,中環股份透露其半導體光伏材料產能較2020年末提升超過55%至70GW,其中G12產能占比約為56%,即中環股份目前G12產能為39.2GW/年。
在半年報中,中環股份披露,報告期公司半導體光伏材料產銷規模同比提升110%。而在半年報業績線上交流會上,中環股份光伏板塊負責人張海鵬則透露了具體出貨量數據,“上半年公司半導體光伏材料銷量為27GW,其中G12為10GW(其余為G1、M4、M6硅片)。”
而關于G12的供需情況,此前(今年4月份時),中環股份曾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介紹3月份公司G12生產數據(公司產出量約2GW,需求量約3.2GW-3.5GW),以佐證G12的供不應求。
在此基礎上,中環股份還在半年報中介紹,去年7月份,中環股份聯合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東方日升及下游組件、支架、逆變器等39家企業,以G12為“旗幟”成立了“600W+光伏開放創新生態聯盟”,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聯盟成員已增加至81家。而在半年報業績線上交流會上,沈浩平則將聯盟成員最新數據更新至87家。可見,G12硅片已經得到了行業客戶的普遍認可。
下半年市場呈“波浪式”轉暖?
堅定擴產G12
考慮中環股份取得上述業績的背景: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上半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僅為13GW,基本與受“531政策”影響的2019年,以及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全國新增裝機歷史“低基數”持平。加之今年上半年,中環股份G12(170μm)硅片一直處于漲價通道,截至5月31日報價已達8.22元/片,直至6月末才環比降價8.4%至7.53元/片,且降價幅度顯著低于M6、M1的9.55%、9.74%。此后的7月17日,中環股份單獨調低了166mm硅片報價(中環股份方面認為該硅片市場供需在發生變化);8月11日,中環股份公示最新8月單晶硅片價格,包括G12(170μm)在內的系列硅片報價全線上調。
在半年報業績線上交流會上,沈浩平拋出了對下半年市場變化的預判:“目前,行業存在于新興產業屬正常現象的過度景氣、虛假景氣,但供應鏈價格總體還是下行的,卻是波浪式下行的。換言之,下半年硅片、硅料價格會不會再度上升,引發需求收縮,現在看起來都是可能的。”
盡管供應鏈價格可能存在波動、反復,但業界仍普遍看好下半年需求有所回暖。除源于上游硅料等價格已發生松動外,《證券日報》記者獲悉,部分央企內部正著手對光伏發電項目收益率作出調整,適當讓渡利潤以彌補制造端走高的成本。而主要依賴下半年國內投資完成任務、搶裝等需求,多權威機構及業內人士預測,全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仍有望實現總體較為健康的150GW-170GW水平。
但無論市場如何變化,沈浩平認為,“技術平臺對削減和抵御市場風險將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同時,他提出,中環股份在上半年單位產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2%的基礎上,將力爭下降到3%-3.5%。以此計算,假設公司一年采購20萬噸多晶硅,則可節省硅料6000噸-7000噸。
從半年報和半年報業績線上交流會透露的信息看,中環股份對G12良品率、毛利水平的持續提升信心十足,且堅定看多G12市占率的快速提升。
此前,根據中環股份披露的規劃,2021年年底,公司半導體光伏材料產能將達85GW,其中G12產能為50GW(G12產能占比將近59%)。
半年報介紹,公司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已于今年3月18日開工建設,預計年底開始投產,2023年全部達產。該項目勞動生產率和G12產線直通率(反映質量控制能力的參數,相當于良品率)大幅度提升,人均勞動生產率領先全行業。
半年報業績線上交流會上,中環股份光伏板塊負責人張海鵬介紹,上述項目達產后(2023年),中環股份單晶硅總產能將達到135GW以上。“考慮到泛8英寸(G1、M4、M6)和166mm產品的頹勢,(公司)也會適當把4期工廠(中環協鑫內蒙工廠)產能改造(G12),2023年,(公司)絕大部分產能將為G12。”
在G12市占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不久前(7月末),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作出了“2021年G12硅片市場需求在38GW-44GW,2021年G12硅片市場占有率將達到25%左右,2023年則有望超過45%”的預測。
而中環股份也將持續受益于G12市占率的提升,其半年報稱,公司圍繞G12晶體、晶片、電池、組件,在制備工藝、專用設備、產品特性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know-how技術積累和專利布局,截至報告期末,累計申請G12相關專利400余件,已授權近300件。其目前G12硅片的市場占有率超過90%。
(編輯 喬川川)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