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和企業發展,中國制造業巨頭不斷向中高端領域轉型,然而如何平衡加工貿易和自主品牌的發展,一直是制造企業發展中面臨的話題。那么,加工貿易產業現狀究竟如何,發展至今出現哪些變化?
從低端加工貿易到多元跨界創新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的深入,我國加工貿易飛速發展,推動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然而在創新發展和產業結構上仍需進行改變。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我國部分制造業仍處于低端加工層面,加上單純的低成本結構,造成一線熟練工與高端人才兩頭缺。同時,部分制造企業利潤低廉,希望賺快錢,也不利于行業發展。這種背景下,需要制造企業改變現狀,加速向智能制造等高端領域轉型,提高利潤水平,吸引更多人才等。”
家電產業可謂是中國制造業加工貿易發展的典型。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紅利給了中國家電企業市場空間,也給其研發中高端產品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當前,在全球中低端市場,中國企業在研發投入、品牌強度、美譽度方面,都非常強勁,并在全球加快深度布局,自有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認為:“目前頭部家電品牌和新興家電品牌在研發上的投入,還是比較可觀的,當然,部分新興品牌在科技創新、制造能力上還有一定的差距,這給后續發展帶來了挑戰。加工貿易還是不少老牌企業盈利的主要業務,對于中國家電企業而言,規模效益仍是突出的優勢。”
目前,家電巨頭們主要在數智化、內容服務、場景、套細化等領域展開創新。數智化升級,提升產品對于數字時代的適應性;拓展內容和服務,實現產品的延伸價值;做場景和人群細分,以便更精準對接需求;另外,也是近兩年頗為流行的,就是套系化,提供更完整的家庭解決方案和體驗。
在第130屆廣交會上,很多家電巨頭就展出了全系列生態產品。如,長虹針對海外中高端市場,展出了M8系列智能電視,該產品配置了最新一代的4K多核智能芯片。
“目前,制造業巨頭正在加大創新力度,通過研發前沿技術,布局中高端產品,在全球市場的點狀突圍,實現高新技術的二次創新。同時,依托本土市場,提供高性價比的不同需求的產品,實現城鄉無差別化。另外,通過加速并購日本、歐美企業獲得核心技術,實現二次或者多次創新。”中國本土企業軟權力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錫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跨界合作
打造自主可控產業鏈
在我國加工貿易企業升級轉型的同時發展自有品牌,是其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民族產業的關鍵。而自主品牌的建立,也將提升相關話語權。
在品牌上,中國家電企業當下的趨勢性變化是:頭部品牌通過新建、收購等方式形成品牌矩陣,既多方位,又針對性地覆蓋市場。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IO張小懿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美的正聯合華為等企業加速向高端轉型。到2025年,美的集團國際市場要達到10%的市場份額,金額約為400億美元左右。另外,我們聯合華為要在國內外市場做智能家居的首選品牌,也正積極努力往這方向推進。”
丁少將認為,目前家電企業的經營重心還是需要逐步向自主創牌傾斜,多組合出擊。如格蘭仕近年來采用了1+5的品牌模式,“5”包括合作品牌、合資品牌、租賃品牌及與國際頂尖品牌從標準的OEM到ODM的品牌合作方式,“1”是自主品牌。一方面發展加工貿易,一方面以自主品牌為核心帶動產業升級。
在周錫冰看來,當前,隨著中國家電行業企業自身的強勢崛起,中低端品牌在海外發力,中國企業品牌自身得到重塑,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也在穩中有升,尤其是疫情之后,中國自身的體制優勢、較為齊全的制造門類、完善的物流體系等方面,均滿足了全球市場需求,讓中國家電企業的產品輻射面更廣。
他認為:“建議家電企業與全球頂級企業實現跨界合作,打造高端產品,拓展全球市場。同時,借助創新或者跨界合作,激發企業研發核心技術,解決關鍵的卡脖子基礎材料、技術、和機床等設備,打造自主、安全、可控的供應鏈體系。”
(編輯 孫倩)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