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曹晨 王小偉
全國碳權市場交易,疊加CCER重啟預期升溫,將逐步改變部分行業盈利生態。不過,從全國碳市場來看,仍有不少掣肘有待解決。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占明分析,一個更加活躍且能夠反映真實供需情況的市場必然更加有效,因此當前碳市場的低活躍度可以說還沒有達到有效激勵減排的目的。但考慮到全國性碳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隨著參與者對交易規則的熟悉以及企業的實際履約清繳需求產生,市場活躍程度必然逐漸提高。當然政策制定者也需要隨時關注市場活躍程度來對相關規則進行調整,例如未來總配額設定多少合適、參與主體應當覆蓋哪些企業、自愿減排項目的抵消規則等等。
北京某私募基金創始合伙人康子冉認為,之前區域交易所沒有取得效果,碳價比較低迷,對于企業技術減排的刺激也不夠,主要是控排企業納入較少,碳權的產權性質不夠明確,交易成本也較高,同時被納入企業的競爭力收到削弱,使得企業和地方政府推進意愿不足。從借鑒意義上看,全國市場要明確碳權的產權性質,提升流動性,降低交易成本,才有助于市場交易機制的發揮。
碳權參與主體和品種的豐富有利于降低碳權市場的交易成本,也一定程度能夠幫助碳市場相關衍生品種的發展,能夠服務碳權更好的流動性和資產屬性,從歐洲經驗看,碳信用品種比較豐富,大量衍生品和碳信用綁定,還出現了碳期貨,碳期權等金融品種,市場成交量隨之放大,碳交易中一半都是碳金融產品的成交量,大大活躍了碳市場的活躍度。
對于全國碳權市場的交易現狀,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馬愛民也指出,全國碳市場仍處在起步階段,要發揮碳市場對于實現“雙碳”目標的支撐作用,需要進一步探索、完善全國碳市場。他的建議是,有序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持續健全市場流通環境,更好地提供碳市場長期預期,完善全國碳市場制度設計,探索國際碳市場鏈接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強基礎能力建設。
東吳證券環保行業首席分析師袁理認為,復盤歐盟碳市場4階段演變,總量控制和MSR機制為碳價平衡關鍵。國內市場發展方向相似,已具備兩大核心機制雛形:包括總量控制&市場調控機制初見雛形,從試點走向全國,碳市場&節能減排產業良性循環等方面。“當前碳價遠低于海外,雙碳目標時間緊任務重,預計我國碳排放總量遞減速度擬超海外,總量收緊驅動碳配額價格長期上行。”
在康子冉看來,未來碳權將類似于大宗周期品,和大宗周期品有同漲同跌的規律,要關注碳泄露影響。“碳泄露的根源,是早期的碳權價格過快上漲,導致排控企業的競爭力下降,企業出現向低碳價國家的產能轉移。我國也要防止在碳權價格上漲后出現的碳泄露問題,未來碳關稅可能成為國際貿易的一種常見現象。”
此外,建立碳稅與碳交易協同減排機制,分階段推出碳稅也被業內視為必要。陳占明認為,碳稅和碳交易具有很好的互補性,相互配合能很好地覆蓋所有排放主體,避免造成“碳泄漏”,有利于我國整體碳排放量的控制。首先,碳市場比較適合排放量較大的大型企業,而碳稅的相對靈活性則可以很好地覆蓋那些排放量較小的小微企業,他們的組合可以最低成本地實現排放主體的全覆蓋;其次,碳市場的減排機制能夠有效控制排放總量,但是交易價格存在波動性且極容易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而碳稅的特征是通過矯正稅限定了碳價,但難以對減排效果進行精準預測,減排總量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兩個工具的組合可以在控制減排效果和維持市場穩定之間進行平衡。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