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期,家電巨頭扎堆發布三季度業績,其中海爾、美的、海信三大白電巨頭都交出不錯的考卷,而格力電器第三季度單季營收和凈利潤雖然出現雙降,但整體較去年有所增長。黑電市場規模整體下滑,巨頭業績走向不一。
廚電企業中,老板電器、華帝股份和萬和電氣喜憂參半,火星人、浙江美大、帥豐電器演繹出集成灶產業新格局。家電上游面板和半導體產業高速發展,處在產業鏈上游的京東方A凈利潤增長超7倍。
從三季報數據來看,家電制造業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整體業績分化明顯。遭遇“芯片荒”,供應鏈不穩定或將持續到明年。
家電巨頭業績分化 進入新一輪“去家電化”
此輪三季報,白電三大巨頭的業績,備受市場關注。
今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實現營收分別為2613.42億元、1381.35億元、1699.64億元,同比增長20.57%、9.73%、10.1%;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4.55億元、156.45億元、99.35億元,同比增長6.53%、14.21%、57.7%。
從整體業績來看,美的集團保持較高增速,海爾智家加緊追趕。
而格力電器第三季度單季業績下滑,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6.50%、15.66%。但如果從整體營收和凈利潤率來看,以空調業務為主的格力電器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率最高,達到11.3%,美的集團以8.97%次之,海爾智家以5.85%排第三。
與此同時,白電三巨頭在多元化上加快步伐,美的著重發展智慧樓宇、智慧醫療等ToB業務,格力則側重新能源和制造領域,而海爾智家力推家電、家裝結合的智慧家庭生態場景方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白電企業庫存壓力依舊堪憂。三季報顯示,格力電器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存貨金額高達396.75億元,這一數字在2020年末尚為278.80億元,這也意味著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增加了約118億元的存貨。
“在今年家電消費旺季,全國很多地區爆發了大的洪澇災害。同時,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能效等級提升的影響,空調整體均價不斷攀升,但利潤趨低,迫使白電企業不得不低價傾銷,盡快消化庫存,而一直標榜高端的企業受影響會更大。白電市場潛在技術變革正在進行,干衣機、洗地機等新賽道崛起。”中怡康白電事業部總經理王宏吉表示。
而彩電市場方面,今年1-9月份,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累計2589萬臺,同比下降15.9%;零售額規模867億元,同比增長11.5%。
創維集團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8.91億元,9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去年全年近九成的業績。四川長虹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28.62億元,同比增長13.17%,凈利潤1.69億元,同比由虧轉盈,超過2020年全年的凈利潤。在上游面板領域,京東方A和TCL科技的凈利潤分別實現了708%和538.5%的同比增長。
目前需求飽和成為中國彩電市場最根本的阻礙,疫情影響和成本上漲又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經營壓力,在新賽道搶先實現布局的企業將有更多的機會。
“進入三季度,面板價格進入下降通道,成本壓力緩解下,四季度彩電市場將迎轉機,市場規模降幅將會收窄。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面板價格進一步下探,中國彩電市場的需求壓力緩和,預計2022年全年零售量規模同比增長3.8%。產品結構升級依然是彩電市場的機會,大尺寸、新技術產品將是企業保持利潤的關鍵。”奧維云網(AVC)消費電子事業部副總經理揭美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看懂研究院研究員王赤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家電企業經過高速發展階段,行業發展紅利消失,主營業務增長乏力,大家在有限的存量市場下拼殺,紛紛在戰略層面展開角逐,進行多元產品迭代、多元創業和多元并購。無論是白電還是黑電企業,都在今年努力解決經營市場戰略升級問題,進一步去家電化,進入新的細分市場,并在新能源等領域獲取新的行業紅利機會。明年,在全屋智能熱潮下,中國家居行業又將面臨一次新的迭代升級,屆時消費規模和行業供應規模都將迅速增長。”
“芯片荒”蔓延至家電領域 供應鏈短板暴露
今年以來,“缺芯”話題熱度只增不減。“芯片荒”從汽車、手機蔓延至家電領域。
芯片市場缺貨越來越嚴重、交付期越來越長、價格越來越貴,一度影響到面板和半導體的供應。這種供應短缺的狀況直接轉嫁給正在智能家居領域發力的家電企業,對明年家電供應鏈的穩定,也產生了影響。
今年,老板電器曾對外表示,由于微控制器采購不足,新型高端產品推遲四個月發布。小米在之前就公告稱,因面板、芯片等零部件價格波動,報價持續走高,將對電視價格作出調整。
“智能家居較難出現華為面臨的手機芯片限制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所需的芯片制程要求不高,但高端芯片還是主要依賴進口,中低端也有吃緊現象。目前,格力、康佳、長虹等家電企業也都試圖在半導體領域自主研發生產以滿足需求,主要涉足MCU主控芯片、AI芯片、功率器等,格蘭仕也推出了自己的RISC-V架構的智能家居芯片。目前部分家電企業尚未在上下游完全建立自主權,對產業鏈控制能力較弱。”中國家居設計互聯網戰略專家、小伙伴產業服務機構創始人兼CEO王建國對《證券日報》記者稱。
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家電上游面板供應也異常緊張,價格進入快速飆升通道。雖然目前價格已有所回落,但業內預測,這一情況在明年或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上游供應鏈的產能不足,說明目前芯片、面板仍處于發展的不穩定狀態,這將對時下正在快速發展的全屋智能、智能家居產品的出貨帶來比較嚴重的影響,也會抑制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而導致智能家居產品的消費疲軟。這也暴露出了包括家電制造業在內的相關產業鏈的短板。家電企業做芯片能快速通過測試驗證以及上量,更有可能研發出各類制定化芯片,從而彌補第三方芯片廠商通用芯片的不足,提升家電芯片本土化率。企業應打通產業鏈上下游,進一步布局供應鏈,將資金切實用在關鍵領域研發制造上。”制造業專家、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機器人培訓標準組成員魏國紅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