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互聯網行業“拆墻”行動見成效,打破頭部平臺圈地“收租”的局面——
本報記者 謝若琳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新階段,數字經濟發展迎來新格局。
這一年,互聯網用戶紀錄不斷被打破,規則不斷被重塑。截至2021年6月份,中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較2020年12月份增長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1.6%。其中,農村網民規模為2.97億,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升且實現與城市“同網同速”。而10億多用戶接入互聯網,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內生動力。
2021年也是結構性轉折的一年,變革無處不在。在開年的“春節紅包大戰”中,互聯網巨頭們還高喊著跑步進入“互聯網下半場”,準備轟轟烈烈“大干一場”。但節后,隨著監管脈絡逐漸清晰,互聯網行業進入轉型陣痛期,企業經歷業績與估值的雙重洗牌。泡沫正在戳破:一級市場由投資變成“認購”;互聯網公司IPO破發屢見不鮮;二級市場上互聯網板塊一路回調,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近一年收益率為-41.84%,多數企業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盈利能力成為企業價值重構的關鍵因素。
2021年,互聯網產業正在被重新定義,電商、直播、社交、視頻、搜索等產業的界定不再涇渭分明,傳統平臺型企業放慢了擴張步伐,一些“老故事”披上元宇宙的新馬甲,成為新的競逐對象。
強監管下巨頭“知止”
“擁抱監管”是2021年貫穿互聯網行業始終的關鍵詞。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也成為今年全年政策規范的核心導向。
監管政策落在方方面面,具體來看主要圍繞三條主線:反壟斷、互聯互通及個人信息安全。
反壟斷層面政策先行、處罰明確。2月7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制定發布《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
4月10日,阿里巴巴因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收到一張182.28億元的“天價罰單”,這是中國反壟斷史上的最大罰單。但這只是個開始,6個月后,美團因“二選一”被罰34.42億元,并被要求退還獨家合作保證金12.89億元。
在阿里巴巴被處罰后的第三天,34家互聯網公司被要求在一個月內進行全面自檢自查,逐項徹底整改。7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對互聯網領域的22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立案調查,涉及阿里、騰訊、蘇寧易購等公司。7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宣布,禁止騰訊申報的斗魚與虎牙合并案。7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責令騰訊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
在上述案例中,叫停虎牙與斗魚合并案對規范企業經營意義深遠,騰訊作為合并主導方,收到了互聯網企業中首張“經營者集中”的行政禁令,這是近十年來,國內互聯網領域第一起被監管機構強制叫停的投資并購案。
11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進一步充實了反壟斷監管力量,增強了監管權威性。
“拆墻”行動也頗見成效。過去十余年間,受股東利益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中國互聯網平臺“陣營化”明顯,各大陣營之間互相屏蔽鏈接,都想把內容和服務圈在自家的“圍墻”中,極大的遏制了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7月26日,工信部開展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提出重點整治惡意屏蔽網址鏈接和干擾其他企業產品或服務運行等問題,包括無正當理由限制其他網址鏈接的正常訪問、實施歧視性屏蔽措施等場景。9月9日,工信部相關部門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要求各平臺限期必須按標準解除屏蔽。
隨后,騰訊迅速推進微信與其他產品之間的聯通,在聊天場景中開放外部鏈接訪問功能。不過,記者測試發現,目前抖音短視頻在微信只能依靠鏈接分享;在百度搜索中仍無法搜到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的內容,也無法搜到淘寶的購物信息;淘寶天貓、盒馬仍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可以說,要實現真正的“聯通”還有一段路要走。
“互聯網領域一系列問題頻發,主要在于行業長期處于野蠻生長狀態,一方面是主管部門的治理缺位和治理失效,另一方面是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感的缺失,一味受制于資本邏輯追求利潤,無序擴張。”浙江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方興東對記者表示,中國互聯網行業必須走合規之路,再也不能游走于底線之下。
資本的退出重心將轉移
除了強化反壟斷和進一步互聯互通,2021年,我國網絡信息安全保護也邁出堅實一步。9月1日,數據安全法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正式實施;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
在此背景下,多款App因“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違規使用個人信息”被下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11月份,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共開展21批,對5406款App發出整改通知,公開通報2049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540款仍存在問題的App。
毫無疑問,網絡信息安全是互聯網發展的基礎,但在立法過程中,仍有企業選擇搶行。
6月30日,滴滴出行在美上市。在其上市后第三個交易日盤前,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公告稱,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暫停新用戶注冊。7月4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關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報,原因是其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問題。
隨之而來的是網約車行業的全面整頓,整改工作甚至波及到了擬IPO的非網約車互聯網企業。7月10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關于《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出“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
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互聯網企業赴美上市都需要提前申報。過去十余年中,美股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IPO的主要渠道之一,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東、拼多多、蔚來、嗶哩嗶哩等均在美上市。
12月3日,滴滴出行宣布將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12月5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中國證監會和相關監管部門始終對企業選擇境外上市地持開放態度,充分尊重企業依法合規自主選擇上市地。對于個別媒體報道中國監管部門將禁止協議控制(VIE)架構企業赴境外上市,推動在美上市中國企業退市,這完全是誤解誤讀。一些境內企業正在積極與境內外監管機構溝通,推進赴美上市事宜。
泰合資本認為,雖然中國企業仍然可以利用好海外資本市場,但未來資本的退出路徑重心將逐漸從國外轉移至國內,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內循環,即投資、退出都在國內,包括A股和香港兩個市場。
業績、估值全面回調
監管升級疊加宏觀經濟疲軟,2021年,以頭部企業ATT(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為代表的互聯網行業直面寒冬,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業績回落、估值縮水、暫停非核心業務的擴張。
最為直觀的是收入下滑。過去半年,字節跳動國內廣告業務收入停止增長,這是該公司自2013年開啟商業化以來首次出現此種情況;騰訊第三季度經調整凈利負增長,是該公司十年來首次下滑;阿里巴巴2022財年第二財季非公認會計準則下凈利潤同比下降39%。
除“平臺大廠”外,電商、直播、長短視頻等細分行業的龍頭,日子也并不好過。今年第三季度,京東凈虧損28億元,經營利潤同比下降41%;美團經調整后凈虧損55.3億元;虎牙凈利潤同比減少50.1%;斗魚凈虧損1.44億元,營收同比下滑7.8%;愛奇藝凈虧損17億元;嗶哩嗶哩凈虧損16.22億元;快手經調整后凈虧損48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公司紛紛“開源節流”,一方面,按下非核心業務、短期難以盈利業務的暫停鍵,比如不約而同地收縮社交賽道,騰訊關停了“朋友”App,字節跳動的“飛聊”App也已于近日停運。另一方面,“優化潮”如約而至,近期,愛奇藝、快手、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企業均被曝出優化計劃,其中以愛奇藝優化范圍最廣(20%-40%)。
寒風直吹資本市場,互聯網企業估值不斷回調。今年以來截至12月13日,多只股票回撤幅度超過50%。總體來看,港股恒生科技指數年內跌幅達25.2%,美股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近一年跌幅達41.84%。
具體到個股來看,跌幅靠前的不乏明星企業,例如,愛奇藝年內下跌70.77%、拼多多下跌64.19%、阿里巴巴下跌46.26%、百度下跌30.94%、嗶哩嗶哩下跌31.02%、蔚來下跌29.71%、快手下跌24.57%。而今年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也面臨破發壓力,例如,水滴、網易云音樂、微博、知乎等在上市首日均遭遇破發。
一位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受市場不確定性影響,一級市場也顯得更為冷靜,投資決策明顯后置。
泰合資本認為,今年投資機構慢慢傾向于由市場定價,在一輪融資中每家機構的份額占比開始趨向平均,出現了投資變“認購”的現象,這在過去是少見的。
浦銀國際研報稱,今年互聯網板塊表現疲軟,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政策監管趨嚴,導致市場避險情緒上升;二是互聯網板塊在2020年火熱,導致估值在年初創歷史新高;三是在互聯網人口紅利減弱的大背景下,業績增速進一步放緩。
“元宇宙”能火多久?
盡管業界對元宇宙存在爭議,但毫無疑問這是今年互聯網行業最火的概念。
元宇宙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鏈上開源生態系統,其應用場景不僅僅是娛樂,而是可以在平臺上同時進行社交、學習、工作、購物等活動的平行數字世界。“元宇宙概念第一股”Roblox的上市招股書中,概括了元宇宙的八個關鍵特征:身份、朋友、沉浸感、隨地、多樣性、低延遲、經濟、文明。
今年以來,海內外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元宇宙,其中以Facebook最為激進,其不但更名為Meta,而且宣稱希望在未來五年內變成元宇宙公司。此外,Roblox也于今年3月份上市,首個交易日股價大漲54.4%,估值從一年前的40億美元攀至450億美元,隨后騰訊火速拿下了其中國代理資格。
國內層面,4月份,字節跳動斥資1億元投資元宇宙相關游戲廠商代碼乾坤,4個月后,字節跳動又收購國內頭部VR公司Pico;百度也上線了一款名為“希壤”的社交App,發力元宇宙。
巨大的流量與話題下,“元宇宙概念股”成為市場競相追逐的對象,涵蓋75家A股上市公司的“元宇宙概念”板塊自9月7日設立以來,三個月內累計漲幅達51%。
最具代表性的中青寶于9月6日發文稱,公司即將推出一款虛擬與現實夢幻聯動的模擬經營類元宇宙游戲《釀酒大師》。隨后其股價從8.2元/股一路飆升,期間經歷了深交所多次發函追問是否蹭熱點,中青寶也承認公司元宇宙業務“尚處探索階段”,但這并未阻擋二級市場的熱情。截至12月13日,自中青寶首次提及“元宇宙”概念以來,其股價漲幅已接近365%。
元宇宙還能火多久?尚未可知。
不過,在近期百度舉行的AI開放日活動上,百度副總裁馬杰表示,“目前來講,元宇宙正在走向過度預期的頂點,在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我相信這個泡沫一定會破滅。”
上海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元宇宙仍處于“編織故事、描繪藍圖”的階段,充裕的市場想象空間會讓熱度在短期內持續,擁有游戲業務的互聯網頭部公司如騰訊、網易等將占據先天業務優勢。“部分游戲作為元宇宙概念的先發領域,通過VR實現用戶的沉浸式虛擬體驗,但目前離實現元宇宙愿景尚有距離,處于產業探索的極早期階段。今年重提元宇宙是基于技術進步和市場對于互聯網下階段形態的探索,也是數字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作為互聯網的未來形態,趨勢已起,階段性落地可能在未來逐步改變行業。”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