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持續反復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的不斷磨礪下,中國實體企業的韌性反而更強了!它們積極擁抱變化,正集體呈現AI化、供應鏈管理精細化、數字化、生態化等主流發展趨勢,而傳統企業也在行業龍頭的引領下,積極擁抱生態和新科技。
AI深入產業
年度熱詞中,“元宇宙”必有一席。11月,元宇宙概念大熱,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掀起一輪狂歡,但最終,談及實際落地情況,沾邊元宇宙的企業們紛紛表示,VR、AR、AI是元宇宙的技術基礎,公司有所關注及布局,但目前元宇宙更多是一個概念,且各行業對元宇宙定義尚未完全統一明確。
真正的元宇宙距離我們還很遠,但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現,與AR、VR技術同屬于計算機科學的AI(人工智能)卻已真正深入產業。
土巴兔是全國眾多企業中的一員,但就是這樣一家普通企業,其對AI技術的應用卻已非常廣泛。
“2021年我們不斷夯實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目前AI已深入公司多領域。”近日,土巴兔創始人兼CEO王國彬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透露,土巴兔設計師使用的云設計軟件通過AI機器學習的算法,讓軟件不斷學習,提升了云設計的出圖速度和質量;另外土巴兔連接客戶與商家需求的匹配系統,利用AI技術深入挖掘數據背后的消費者喜好及B端商家特點,從而更精準地向不同個體或企業主推送信息,更好地匹配C端和B端之間的需求。
“我們客服系統也啟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如此可以快速響應,降低運營成本等。”王國彬告訴記者,未來土巴兔希望將公司及行業大量機械、瑣碎、效率不高的技術用AI技術取代。
事實上,2021年以來,在客服系統啟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顯著增多,相關情況在快遞業、銀行業、保險業已司空見慣。
而安防業則是當前AI應用較為廣泛的一個行業,幾乎全行業已AI化。從智能門禁的人臉識別系統、到攝像頭的機器學習系統、車牌識別系統、人像行為分析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客服系統等。典型企業如海康威視(002415),公司已打造海康威視AI開放平臺,該平臺涵蓋智能感知平臺、大數據智能平臺、設備開放平臺等,公司表示,2021年以物聯感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核心的技術體系不斷完善,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代表企業,科大訊飛(002230)其對AI技術應用更不必說,據介紹,2021年科大訊飛利用AI技術深度賦能教育、疫情、醫療、鄉村振興等多領域。
供應鏈自主可控化
近兩年來,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陸續遭遇了美國的采購限制,以至于其他未被限制的科技企業也普遍主動加強了供應鏈管理,以防患未然。
“我們的供應鏈目前相對安全,但從今年開始,我們便加大了國產化產品使用比例,目前已經形成了兩套成熟的國內國外供應鏈管理方案。供應鏈管理進一步精細化。比如以前公司幾乎全部采用進口芯片,且美國高通居多,但今年我們可能國內客戶會采用國內供應鏈方案,內置國產芯片,海外客戶可能采用海外進口芯片。另外,公司也計劃在海外設廠,這樣一旦受到制裁,可以通過當地生產去規避和應對。”近日,國內某A股公司董事長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上述加強供應鏈自主可控管理的企業或只是中國眾多企業中的冰山一角。海能達(002583)也表示,2021年,公司持續優化采購策略應對市場行情變化,并通過國產替代、BOM降本以及適時、適度地進行產品價格調整等組合策略,應對供應緊張和原材料漲價等外部困難。同時,持續加速數字化、信息化升級,持續強化端到端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推進全球供應鏈的協同運作,提高庫存周轉效率。
優博訊(300531)表示,2021年公司持續多元化布局供應鏈,力爭最大化導入國產化供應鏈體系,強化了對軟硬件產品所搭載芯片、系統軟件、中間件和應用軟件的國產產品及方案的使用。
龍騰光電(688055)也表示,公司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積極引入國產原材料供應商并深入合作,較早地在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液晶、偏光片等重要原材料上使用國產產品,當前公司供應鏈安全可控。
在消費電子行業,領頭羊華為遭遇芯片限制后,行業企業普遍減少了對美國高通芯片的使用量,轉向更多地采用中國臺灣聯發科的芯片產品,而這一趨勢也直接促進了聯發科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Counterpoint數據顯示,聯發科第三季度市場份額已提升至38%,超越高通成為行業第一。
12月15日,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指出,2021年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沖擊是產業鏈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大幅度上升,“卡鏈”、“斷鏈”現象全球蔓延。為應對挑戰,產業藍皮書建議,應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跨區域融通協作,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布局,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供應鏈的融通發展,建立產業鏈供應鏈風險預警與極端沖擊防范機制。
龍頭引領行業數字化轉型
今年以來,國家多次提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
工業富聯(601138)是數字經濟的踐行者,公司提供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在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看來,疫情之后,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所趨,而數字化轉型可以通過兩個維度來實現,一個是智能制造,從傳統制造到精密制造,再到智能制造,從而實現制造過程的可感知、可預測、可控制、無憂生產;另外一個是工業互聯網,供應鏈實現互聯互通,整個產業鏈高效運轉,達到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目的。
為協助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工業富聯推出“燈塔領航者計劃”,并計劃未來5年內,助力100家領導企業實現完整數字化轉型,并為1000家制造企業導入數字化技術應用。
內衣企業都市麗人(02298.HK)也正著力于通過深耕供應鏈,打通產業鏈全流程。公司近日在港公告,其與目標供應商組成戰略聯盟,該聯盟將持續引入新的供應商企業,都市麗人將數字化管理、供應鏈考核機制以及供應鏈準入、淘汰機制相結合,建立中國內衣產業的供應鏈戰略管理標準。公司認為,訂立戰略聯盟合作協議,一方面,有助于公司整合供貨商開發新產品及材料的能力,繼而縮短新材料及產品的開發及生產周期并提高公司的快速反應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加強其管控供貨商質量的能力,提高其優質產品的自給率,并確保有充足的優質產能。
王國彬告訴記者,土巴兔創立時即旨在用數字技術推動整個產業的變革,希望用數據打通整個家裝行業從設計、施工、生產、營銷、交易等環節,促使工作流程在線化。他認為,數字技術和實體產業深度融合,最大的意義在于它可以幫助場景在線化,讓產業鏈更精準地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數字技術對于改造很多產業中復雜的生產過程也有很大價值,可以打通產業鏈中以往沒有打通的數據,并解放多余的生產力。
“作為行業引領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需要制定整個產業全流程的協同標準,然后讓產業傳統從業者看到利用數字技術后給企業、行業帶來的變化或益處,讓他們有意愿參與生態,配合你打造的規則,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愿意加入到新技術的變革大潮中來。”王國彬表示,疫情期間,行業內不少擁抱了新技術平臺、生態的企業反而迎來了高速增長。
統計顯示,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僅為25%,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空間巨大。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上海、福建、廣東、浙江等地均已部署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相關舉措。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