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2年一季報預告批量出爐,上市公司業績“喜報”不斷。
截至4月14日,已有498家公司發布2022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387家公司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為77.7%,當中更有190家公司預計凈利潤最大增幅超過100%。
在預增陣營中,與新冠檢測相關的生物醫藥行業、鋰電及光伏產業鏈表現最為搶眼。另外,煤炭化工等周期股業績增長也令人振奮。
新冠檢測需求激增推高相關公司業績
4月14日晚,亞輝龍發布公告稱,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5億元至5億元,同比大增1094.75%至1227.50%。
亞輝龍解釋稱,公司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先后取得歐盟CE認證、日本PMDA認證指定供應、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注冊證等準入認證,相關產品在歐洲、日本、中國等市場均實現了銷售。該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導致公司一季度業績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明德生物預計一季度盈利13.5億元至14.5億元,同比增長296%至325%。公司表示,各地為防控疫情加大核酸檢測頻率,對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需求增加,公司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及服務等相關收入大幅增長。
除了亞輝龍和明德生物,九安醫療此前預計一季度盈利140億至160億元,凈利潤最大增幅超過400倍。奧泰生物、凱普生物、賽升藥業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最大增幅分別為6.9倍、1.44倍和1.7倍。
在新冠檢測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加入這一陣營的企業也不斷增多。麗珠集團4月13日披露稱,其控股附屬公司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乳膠法)獲國家藥監局審批,正式上市。
新能源板塊成預增公司集結地
目前已披露的一季度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延續了去年的高景氣,多家公司一季報大幅預增。
融捷股份4月14日晚披露,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2.25億元至2.75億元,同比增長12384.74%至15159.13%。公司表示,報告期內,鋰電池行業上游材料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鋰電材料和鋰電設備的需求持續增加,對公司鋰礦采選業務、鋰鹽加工及冶煉業務、鋰電設備制造業務經營業績均產生了積極影響。
持續走高的鋰電材料價格,也助推中礦資源業績大增。公司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7.6億元至8億元,同比增長830.39%至879.36%。公司新建的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和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于2021年11月達產,公司6000噸氟化鋰生產線改擴建完成。
另外,業績喜人的德方納米、天賜材料也搶先披露一季報數據。其中,德方納米一季度實現凈利7.62億元,同比增長1402.77%;天賜材料一季度凈利潤為14.98億元,同比增長422.19%。同日,天賜材料還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34.66億元,用于年產15.2萬噸鋰電新材料項目等。
光伏行業也有多家企業抓住了“風口”。4月14日晚,晶澳科技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一季度凈利潤7億元至7.8億元,同比增長346.32%至397.33%。公司表示,光伏組件產品出貨量同比增加,產品價格提升,使得收入規模和產品盈利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煤炭、化工行業持續景氣
新能源行業高歌猛進,傳統的化工、煤炭等周期股業績增長也令人振奮。
東方鐵塔4月14日晚公告稱,預計一季度凈利潤1.85億元至2.25億元,同比增長292.36%至377.19%。報告期內,公司氯化鉀產品市場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漲,公司鉀肥業務實現大幅度增長。同屬農化工行業的云圖控股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4.5億元至4.8億元,同比增長149.15%至165.76%。
受益于鹽化工市場行情向好,蘇鹽井神預計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億元至2.53億元,同比增長323.64%至366%。
同樣景氣度高漲的還有煤炭板塊。平煤股份4月14日晚公告,公司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16.3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99.4%。報告期內,煤炭行業發展勢頭良好,煤炭價格高位運行。
山西焦煤、上海能源等一批煤炭股的一季度利潤預期都不錯。其中,山西焦煤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23.2億元至25.9億元,同比增長155%至185%。上海能源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潤7.50億至8.00億,同比增長290.63%至316.67%。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