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王君
“跟所有的煩惱說拜拜,跟所有的快樂說嗨嗨……”6月6日零點,北京海底撈勁松店響起了久違的音樂。同日,胡大餐飲、巴奴毛肚火鍋、南京大排檔等餐飲企業的北京部分區域門店也迎來了恢復堂食后的第一撥客人。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不少餐飲企業從6月5日開始就為恢復堂食做準備,6月6日迎來了開門紅。
零點迎來第一撥顧客
根據北京市6月5日發布的疫情防控措施,自6月6日起,除豐臺區全域及昌平區部分區域外,全市其他地區餐飲經營單位開放堂食服務。同時,快遞、外賣服務人員可進入小區(村)等。
6月6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市東城區、朝陽區的幾家商場發現,整體來看,商場人流較少,除前來就餐的消費者,駐足在其他品類的人數亦較少。不過,午餐、晚餐時間,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南京大排檔等部分門店門口出現有序排隊情況,其他餐飲門店也有消費者陸續進入。
“一開門就來了幾十桌客人,一度需要排隊。直到凌晨3點多,都有顧客陸續到店。”6月6日,海底撈勁松店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少顧客深夜前來等候,只為第一時間吃上火鍋,因此,門店6月6日零點準時開啟了堂食。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勁松門店外,海底撈其他門店正式開放堂食時間是6月6日上午9點至10點之間,顧客們往往會提前到店等候。海底撈西單店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到上午11點,預定餐位的顧客已到15桌了,“恢復堂食首日雖是工作日,但上午11點前到店用餐顧客遠高于正常的工作日中午”。
“已恢復堂食門店根據所在區復工復產的指導動態調整開放餐位,門口設防疫站查驗場景碼和72小時核酸。”海底撈北京相關負責人介紹,尚未接到恢復堂食通知的門店將繼續通過外賣、自提的方式為周邊居民提供服務。復工的門店也將開放線上訂餐平臺方便消費者合理安排時間。
除了海底撈,簋街的胡大小龍蝦也在6月6日零點迎來了第一波客人。
“6月5日晚上8點以后,接到100多個電話,問能不能堂食,我們被感動了,臨時決定晚上零點開放堂食。”6月6日,胡大餐飲總經理助理兼辦公室主任方緒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6月5日21點至6月6日凌晨1點,共接到113個電話,咨詢能否堂食。“6月5日23:30門口就開始有人過來等候堂食,一過24點,消費者就有序的排隊、掃碼、測溫進入餐區。胡大總店共計接待了127桌,313人,因為餐廳里面設置了隔離桌,所以外面還臨時排起了隊。”
雖然已經開放堂食,但是胡大餐飲將繼續開放線上和線下外賣服務,以降低門口排隊等位時長,避免出現人群聚集。營業前,也對全員再次進行崗前防疫管控和服務接待標準培訓。據悉,胡大餐飲的門店備貨量是暫停堂食期間的2倍,胡大餐飲總店恢復24小時營業所有門店都將適當控制人流密度,采用店面分流和引導顧客用餐。
多家餐飲企業一“座”難求
6月6日,呷哺集團旗下240余家呷哺呷哺和22家湊湊門店也正式開放堂食,除北京豐臺區和昌平區部分門店暫未恢復,目前開放堂食的門店占比達80%以上。旗下湊湊品牌的部分餐廳在當日中午客流已超平時,營業額同比增加將近50%。
“沒想到6日上午10點就有人來店里吃火鍋了,買奶茶的消費者也非常多,感覺一下就恢復了消費生機。”6月6日,湊湊北京合生匯門店店長劉浩介紹,現在我們一般引導顧客隔一桌坐一桌,到中午12時,堂食近一半區域幾乎已經坐滿。
為確保6月6日堂食有序營業,6月5日下午2點,位于北京大興區的呷哺中央廚房在2小時內緊急生產了近5噸的呷哺秘制調料并于當天晚上送達到北京240余家餐廳。呷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獲知北京恢復堂食消息后,公司緊急加大備貨,通宵送至北京呷哺呷哺和湊湊門店。同時,集團所有餐廳嚴格執行相關防疫舉措,多舉措守護消費者的餐桌。
巴奴毛肚火鍋悠唐購物中心門店6月6日17:30門店出現滿臺情況,17:50迎來第一波等位。《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巴奴毛肚火鍋線上排隊頁面看到,18:15,巴奴毛肚火鍋悠唐店有109桌等位,其他門店也有十幾桌到幾十桌不等的排隊等位。“晚上6點,等位區已經全部坐滿了有序排隊的顧客,估計7、8點更夸張。”巴奴毛肚火鍋相關負責人表示。
事實上,不少年輕人紛紛通過手機APP訂座的方式“提前鎖定”久違的堂食,避免線下排隊等候。據悉,6月5日當日,通過美團APP餐廳“訂座”功能提前預訂14日內餐廳座位的訂單量已恢復至疫情前日均預訂量的65%,其中,預訂6月6日就餐的訂單數占比超58%。從美團餐廳“訂座”就餐人數分布看,2人就餐訂座占比達47%。
“吃點兒好的”也成為一些市民的心愿。數據顯示,北京2022黑珍珠上榜餐廳6月5日的瀏覽量相比前一周增長超過85%。美團App頁面顯示,拉蒂娜巴西牛排館(朝陽店)、海底撈火鍋(三里屯店)、海底撈火鍋(凱德MALL店)等餐廳6月6日中午和晚上的座位已“不可訂”或“已訂滿”。
“餐飲行業很重視現金流。暫停堂食期間,不少餐飲商家通過外賣、外送、自提等方式自救。如今,北京市大部分區域恢復堂食,不少門店出現一座難求的現象,然而,對于中小餐企而言,短時間內無法立刻恢復正常。”有行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了控制現金流,不少餐飲企業出現員工淘汰、迭代等情況,而暫停堂食也讓商家意識到,不能過度依賴堂食。“作為餐飲企業業績第二增長曲線的外賣、外送地位會有一定提升,預包裝、預制菜產品會成為越來越多餐飲企業必備的補充性產品。”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