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李如是
據同花順iFinD數據披露,截至7月19日,33家“豬肉”概念上市公司中,已有24家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雖大部分豬企預計仍處于凈利虧損狀態,但第二季度業績已出現改善。根據披露數據推算,其中10家上市豬企在第二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盈利,有11家環比第一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虧損幅度收窄。
對此,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潘婷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2年4月份之前無論自繁自養還是外購仔豬,養殖企業均處于虧損狀態,自繁自養虧損最多時達600元/頭。4月份之后,近2個月豬價處于上漲的趨勢,部分養殖企業在6月中下旬實現扭虧為盈。”
對于各界對“豬周期”及豬企的關注,神農集團董事長何祖訓表示:“養豬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時間累積的踏實活,我們不要被所謂的周期左右方向,為了周期而養豬,這就本末倒置了。”
應對“豬周期”從被動到主動
據潘婷婷分析:“4月規模場出欄計劃較上月減少,且受廣東省五一停止外省調入生豬、仔豬市場成交活躍、部分二次育肥入場、國家收儲等利好因素影響,再加上養殖端盼漲氛圍濃厚,4月中下旬豬價開啟上漲模式。”
當前豬價已處成本線以上,短期供需仍處弱平衡狀態,10家上市豬企預計在第二季度實現盈利。其中,神農集團表示,隨著第二季度豬價逐步回升、公司生豬產能釋放及產能利用率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優化改善,公司第二季度單季度實現盈利,預計實現凈利潤900.55萬元至3500.55萬元。
多家機構分析認為,新一輪“豬周期”開啟了上行階段。但在上行期,生豬養殖戶并不是“躺平”就能賺錢,踏實養豬本身就是門技術活。
何祖訓表示:“萬物發展自有規律,我并不贊成大家去過度關注、解讀豬周期。”“豬周期”是市場規律的表現,無法消除,但養殖戶可以從被動變主動,通過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養殖技術改良等方式最大程度弱化其影響。開源證券研報顯示,行業領先的規模化養殖企業已逐步完成了產能優化,生產性能優異。
海南省澄邁縣福山鎮農業服務中心畜牧師王文教表示:“近幾年來,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由于該產業投資較大,養殖周期較長,為保證生豬養殖產量和質量,還需要不斷優化養殖技術。”
高品質的豬肉才是應對“豬周期”的最終答案。與西方優異種豬相比,中國的品牌種豬還有一定差距。王文教表示“為了能有效提高豬肉品質和產量,擴大經濟效益,需要通過遺傳改良豬種,使二者之間的優勢得到有效結合。而這是一個漫長的實驗過程。”
盡管“豬周期”市場關注較多,但產業頭部企業從未局限于“豬周期”,例如,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早在2020年就提出要解決種豬的國產化問題。此外,多家上市豬企已將“智能設備”應用于養豬各環節,將“降本增效”發揮到極致。
8月、9月或迎來豬肉需求高潮
踏實養豬也需豬肉需求支撐。潘婷婷表示:“8月底的升學宴及9月后的學校開學、旅游放開等等,需求或將回暖。而冬季腌臘灌腸、年底年節備貨等消費集中期,需求或將迎來高潮。”
目前,生豬價格維持高位震蕩。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調研顯示,截至7月19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為22.63元/公斤,同比上漲32.54%。
如今,上半年預虧凈利較多的幾家上市豬企,在第二季度虧損幅度已實現收縮。開源證券分析師陳雪麗認為:“隨著行業規模化養殖程度的提升,行業種豬價格的波動性相對減弱。隨著豬價的上漲,養殖企業生豬單頭利潤預計將在后期持續提升。”
“但是從遠期來看,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居民收入變化、禽肉消費對豬肉的替代、居民飲食習慣的轉變等,不確定因素較多。且四季度處于出欄旺季,養殖企業應該把握出欄節奏,切忌盲目壓欄。”潘婷婷表示。
神農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就意味著企業應逐步從產能增長轉變為“彈性產能”,精細化管控養殖成本,準確把握出欄節奏。
(編輯 張偉 白寶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