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交通運輸部舉行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以及推進公路沿線充電設施建設情況。
相關負責人指出,交通運輸部著力推進水運基礎設施聯網、補網、強鏈,擴大水運基礎設施有效投資。今年1—6月,全國水運建設完成投資735.7億元,同比增長4.7%。
同時,要推進水運重大項目、智慧港航等工程項目建設,形成“開工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格局。
相關負責人還表示,要給予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支持,并探索建立與服務質量掛鉤的運營補貼標準,加強大功率充電等示范類設施的補貼力度。并力爭今年年底前,全國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能夠提供基本充電服務。
上半年全國水運建設完成投資735.7億元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蘇杰指出,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強調,要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優化提升全國水運設施網絡;強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資源要素保障。
蘇杰表示,交通運輸部強化規劃引領,加快編制《全國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并印發實施《水運“十四五”發展規劃》《“十四五”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網發展規劃》等文件,推動“十四五”期水運高質量發展。同時,指導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大連港、北部灣港等主要港口總體規劃編制,提升港口發展能級。
強化項目實施方面,蘇杰指出,交通運輸部做好102項重大工程涉及港航設施的任務分解并推動實施;推進黃金水道擴能、沿海港口提升、運河連通3個重大工程包,以及平陸運河、小洋山北側集裝箱碼頭、寧波舟山港航設施工程等交通強國第一批重點項目實施。
為強化要素保障,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進一步規范和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的通知》,提出了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的系列措施。
蘇杰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要求,全面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
一是加強政策解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等部門,指導各地用足用好政策,并完善環評、用地、用海審批要件。加快推進今明兩年水運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二是優化港口航道布局,會同國家發改委加快《全國港口與航道布局規劃》報批,加快構建功能層次合理、保障能力充分、戰略支撐力強、智慧綠色安全的港口與航道體系。
三是攻堅高等級航道建設,加快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京杭大運河等通道擴能升級,推進運河連通工程前期論證和建設。
四是實施沿海港口提升工程,加快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以及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洋浦國際樞紐港建設;推進集裝箱、原油、煤炭、LNG等專業化碼頭、集疏運體系,以及航道、錨地、防波堤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推動綠色智慧水運發展,持續深入推進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構建清潔低碳的港口船舶用能體系;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線,推動水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運智慧化發展水平。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鄭清秀進一步指出,交通運輸部著力推進水運基礎設施聯網、補網、強鏈,并擴大水運基礎設施有效投資。今年1—6月,全國水運建設完成投資735.7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6月份水運建設完成投資176億元,同比增長20.2%,環比增長33.7%。7月份水運建設投資同比增長21.8%。
加快水運重大項目建設方面,鄭清秀表示,交通運輸部有序推進天津港北航道擴建工程、茂名港通用碼頭等工程開工建設,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碼頭工程、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等;竣工驗收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工程、長江中游蘄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等;并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工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側集裝箱碼頭工程等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力爭年內盡早開工。
此外,交通運輸部還加快了智慧港航建設,“欽州大欖坪南7號、8號碼頭自動化改造工程、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工程等兩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竣工投運,廣州南沙四期、寧波舟山港梅山二期等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有序推進。同時,加快推進電子航道圖、航道水文多要素監測終端應用,積極推進長江干線、京杭運河智慧航道建設。”鄭清秀介紹。
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在被問及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相關問題時,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陳萬見表示,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印發《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力爭今年年底前,全國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能夠提供基本充電服務;明年年底前,具備條件的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區(站)能夠提供基本充電服務;2025年底前,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區(站)充電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密優化,農村公路沿線有效覆蓋。
陳萬見指出,要加快建設或改造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科學合理選擇新技術、新設備,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效益。并鼓勵服務區經營管理單位與充電運營商等合作,開展充電基礎設施運營與維護。
陳萬見進一步表示,要按照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給予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支持,并探索建立與服務質量掛鉤的運營補貼標準,加強大功率充電等示范類設施的補貼力度。
“《方案》明確,充電設施作為服務區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所需用地納入公路用地范圍。針對早期建設的公路服務區可能存在的用地緊張的問題,要做好新增充電設施布局、布線與公路場地、設施的銜接,優化行車路線和停車場布局設計。”陳萬見指出。
《方案》提出,鼓勵充電運營商兼顧投資運營主體合理收益與用戶使用經濟性,在市場培育期實施服務費優惠,確保充電服務費合理、規范收取。同時,鼓勵地方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對充電基礎設施場地租金實行階段性減免,為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條件。
此外,自動駕駛汽車也受到廣泛關注,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表示,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汽車逐步由研發測試轉入實際運營。目前,全國已有10余個城市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區域、特定時段從事出租汽車、城市公共汽(電)車等商業化試運營,應用規模不斷擴大。
中銀國際研報指出,隨著汽車新四化的不斷推進,智能駕駛技術高速發展。消費者逐漸改變的消費理念,推動汽車從代步工具向智能移動終端演進。自動駕駛感知、決策和執行環節高速進步。感知方面,傳感器從單一傳感器感知發展至多傳感器融合階段,攝像頭發展路徑逐漸明確,4D毫米波雷達迅速興起,激光雷達開啟量產上車。決策方面,域集中趨勢不斷推進,跨域融合架構也逐漸浮現。自駕域控制器成智能駕駛計算主體,大量OEM/Tier1/Tier1.5布局研發對應產品。執行方面,智能底盤順應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需要,線控轉向、線控制動及空氣懸架迅速滲透,自主供應商迎來發展機遇。
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甲子光年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充電樁保有量的結構基本保持在私人樁50%、公共直流樁20%、公共交流樁30%的比例,車樁比在3:1左右。保守估計2025年左右車樁比達到2:1左右,根據目前對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預測,預計2025年充電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