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向炎濤 見習記者 賀王娟
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高塘島西側的灘涂地帶,63萬余塊光伏板排列整齊,一同沐浴著陽光,場面蔚為壯觀。這就是中國首個大型海岸灘涂光伏工程——大唐浙江象山長大涂灘涂光伏項目。
灘涂上如何能建起光伏電站?怎么做到發電和養魚兩不誤?東部沿海地區有了新能源發展的新路子?
“千年荒地”上演“追日”傳奇
浙江象山,三面環海,有著極為豐富的灘涂資源。然而,千年以來,這些灘涂近乎“荒地”,利用率極低。
為了將“千年荒地”利用起來,大唐浙江分公司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象山長大涂的閑置灘涂上建設國內首個大型光伏電站,為當地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
想法有了,但過程卻超乎想象的艱辛:由于這是國內首個大型海岸灘涂漁光互補光伏項目,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受潮水漲落、刮風下雨、地質條件多變等多重條件制約,項目作業時間短,施工難度極大。僅運輸一項就令人頭疼不已。浙江大唐國際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蘇利輝介紹,由于灘涂地區漲潮時一片汪洋,退潮時遍地淤泥,運輸船只經常半路擱淺,這讓看似簡單的管樁運輸變得十分不易。
為此,參建單位不斷摸索,總結經驗,采用“開水道、搭平臺、改進設備”等創新性運輸策略,極大程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
臺風同樣是巨大的考驗。長大涂灘涂光伏地處海上,環境潮濕、鹽分高,金屬支架極易發生腐蝕,并且沿海區域臺風多,沖擊大,極易對光伏區的安全穩定運行造成嚴重影響。
為緩解臺風沖擊對光伏區造成的損壞,項目創新性設計修建鋼結構格柵透空式消浪墻,消浪墻長約3.7公里,前樁高25米,后樁高40米,樁徑均為711mm,有效減弱了風浪的沖擊。
運輸、打樁、組件安裝……隨著一步步攻堅克難,大唐浙江象山長大涂灘涂光伏項目終于在2021年6月底投產發電。
項目利用灘涂面積相當于422個足球場,總裝機容量300兆瓦,光伏區設計工程樁10萬余根,安裝單晶硅光伏組件63萬余塊,共組成75個發電方陣,由12條集電線路通過海上棧橋匯集至陸上升壓站上網,線路總長度約20公里,送出至象山定塘鎮220千伏灣山變上網。
“漁光”互補,經濟環保兩不誤
當前,低碳發展已成為世界共識。作為全國首個大型海岸灘涂漁光互補光伏項目,大唐浙江象山長大涂灘涂光伏項目在發展清潔能源的同時發展地面灘涂養殖,做到了經濟與環保兩不誤。
一方面,項目響應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在滿足區域綠色用電需求,優化能源結構,減少大氣污染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長大涂電站自投產以來,發電利用小時、發電量和綠電交易情況均超出預期,經濟指標明顯優于設計值。
另一方面,項目與當地海島鄉村發展規劃緊密結合。長大涂光伏項目很大程度地修復了灘涂區域的海域生態,恢復了灘涂生物多樣性養殖功能;實現了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灘涂海域空間復合利用。不僅每年可向電網輸送綠色電力約3.5億千瓦時,給當地上繳利稅約2800多萬元。
如今,長大涂灘涂遍地都是牡蠣、螃蟹、跳跳魚,不時還有海鳥飛來,漁民在管樁下勞作的身影也隨處可見。
長大涂光伏項目也為當地鄉村海島游加入了工業科普旅游元素,成為一處集攝影、海釣、觀景、科普于一體的旅游打卡地,充分激活了當地旅游資源。
走在“灘涂”上的能源獨立之路
從“千年荒地”到“漁光”互補,長大涂灘涂光伏項目不僅造福了當地,對于整個東部沿海地區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東部沿海可用于建設光伏電站的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只有少量荒地、山地、養殖塘和部分屋頂等可供開發,且面積相對較小,而灘涂面積較大,無遮擋,日照時間比內陸長,適合建設大型集中式光伏電站,利用閑置灘涂開發建設光伏電站可大大緩解東部地區土地資源緊張的壓力,對東部沿海用地緊張地區開發新能源有非常積極的借鑒意義。
長大涂光伏電站項目副經理劉建平說,作為國內首個大型灘涂潮間帶光伏建設項目,長大涂灘涂光伏項目在工程建設期間創新實踐形成的創新技術工法和工藝,為灘涂光伏項目建設在降低工程造價、完善施工組織、縮短工程建設周期方面提供了可參考、可借鑒和可復制的成功案例。
據悉,灘涂光伏在國內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均可應用,目前廣西、福建、江蘇、山東、浙江等沿海地區政府和發電企業已有相關開發規劃。
劉建平指出,一定意義上來說,政策的明朗有利于推進灘涂光伏開發進程。希望能有相關政策繼續加大對灘涂光伏用地的支持,幫助東部沿海地區充分挖掘新能源開發的潛力。
(編輯 張鈺鵬)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