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施露
光伏組件回收再一次被提及。
9月20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喬躍山在“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九場答記者問時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強行業統籌規劃,加快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包括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支持行業協會等建設,加強產融合作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加快修訂完善光伏標準體系,推進光伏組件回收利用、碳足跡核查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組件回收政策真正產生影響預計在2025年以后,彼時行業將迎來第一批組件退役。短期來看,組件回收政策對行業影響不大,回收細則的出臺、配套方案的出臺都需要時間。”A股某組光伏件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評價道。
多部門密集關注光伏行業政策
組件回收再提上日程
光伏產業作為今年資本市場最火賽道之一,行業法規政策制定已經被提上日程。
今年8月24日,工信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要求“加強光伏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碳足跡核算,加快廢棄組件回收技術、標準及產業化研究”。
8月25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將“發展先進高效的光伏產品及技術”列為重點之一,其中要求加快構建光伏供應鏈溯源體系,推動光伏組件回收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多個部門的重視,主要源于光伏作為綠電以及清潔能源代表之一,需要杜絕最后一公里的污染,實現從源頭到終端全過程無污染,真正做到綠色發展,與碳中和接軌。
組件是光伏產業鏈制造環節的最終產品,是實現光電轉換的基石,它的無污染是光伏保持清潔能源的關鍵一步。
“組件回收確實比較緊急,我國作為光伏產業大國,組件產量占世界排名前列,行業將在2025年迎來第一波光伏組件退役潮,預計規模超過10萬噸,如果不回收將直接影響光伏作為清潔能源的地位。”上述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道。
組件回收痛點仍在
政策細則有望出臺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預計2022年光伏組件產能或近400GW/年,產量或達235GW。按照1GW組件約8萬噸重,235GW組件或將產生1880萬噸廢棄組件(不包含技改等)。
光伏組件主要由玻璃、背板、電池片、鋁合金邊框、EVA、銅焊帶和接線盒等組成,各組成部分的多數材質(玻璃、銅、鋁等)均可回收利用。雖然與動力電池回收相似,但組件可回收的玻璃量大價賤,銀等貴金屬含量極低,因此回收價值遠不及動力電池,所以回收的經濟價值也需要綜合考慮。
有光伏投資人士算過一筆賬,以標準尺寸的光伏組件回收為例,一塊光伏組件所產生的總收益約為56元,而每塊組件的回收成本約為75元,回收成本超過總收益。
事實上,組件作為光伏產業鏈下游,受到上游原料硅料漲價影響,利潤已經被壓得很低。另一方面,如果回收過程中產生的費用由組件廠承擔,組件環節利潤將受到進一步擠壓,蠶食本就不多的利潤空間。
當前,光伏組件的大規模報廢期還未到來,國內光伏領域的技術研發多集中于提高電池組件轉化效率等層面,參與報廢光伏組件回收的企業仍較少。
“我國作為光伏產業大國,組件產量占世界排名前列,行業將在2025年迎來第一波光伏組件報廢潮,規模預計超過10萬噸,2030年達到高峰,目前第一批組件大規模報廢時間還未到,回收政策短期內對行業影響不大。”上述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道。
“回收組件廢料確實保護了環境減少污染,但是成本問題怎么解決是關鍵。如果廢料回收成本要由組件廠來出,肯定會打擊下游的積極性,本來處于行業下游的組件廠盈利微薄。另外組件拆解工作量大且艱難,未來得依靠政策和技術一起來解決。”對于組件回收的痛點如何解決,一位長三角光伏組件廠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表示。
目前,光伏業內并無專門針對廢棄光伏組件回收處理的專項政策。但相關報道顯示,光伏組件回收政策或已經在編寫路上。
對于組件回收,有光伏行業投資人表示,組件回收長期來看對行業對社會都是是利好,目前的關鍵問題要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希望有關部門在出臺細則的時候既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考慮社會效益。
(編輯 才山丹)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