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李喬宇 施露
見習記者 靳衛星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2022年國慶節假期7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22億人次,同比減少18.2%,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0.7%。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872.1億元,同比減少26.2%,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44.2%。具體來看,本地游、周邊游仍是廣大居民出行首選。前往城郊公園、城市周邊鄉村、城市公園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別達23.8%、22.6%和16.8%。
按照上述數據計算,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4.22億游客人均旅游消費金額為681元,較往年有所下降。但周邊游人均花費較去年有明顯增長,據攜程《2022年國慶假期旅游總結報告》顯示,今年國慶本地、周邊旅游人均旅游花費較去年國慶節期間增長近30%;人均露營花費為650元左右,較中秋節增長30%左右。
“旅游行業發展的健康與否并不主要以旅游收入和中長途旅行人次為衡量標準,而應該以國民在節假日心理上的愉快體驗感和安全健康度為準繩。”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預計形式多樣的親子游、文化游、運動游、鄉村游、休閑游等有望迎來新的增長,由此帶動酒店、餐飲、民宿、商超等相關產業發展。
本地游、周邊游成主流
部分民宿“一房難求”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25554.11萬人次,日均發送3650.6萬人次。
據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假期期間,公路出行以中短途為主,呈現出“短半徑、潮汐式”特征,貨車流量先抑后揚;公路突發事件與擁堵情況較往年減少,局部省界路段防疫保通壓力較大,公路保通保暢調度效果總體良好。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為期11天的鐵路國慶黃金周運輸落下帷幕。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近1900萬人次,占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近三成,日均發送旅客超過170萬人次。長三角鐵路探親流、省內短途游占比較大,假期初期客流相對集中。數據顯示,國慶黃金周運輸期間,短途管內旅客發送逾1500萬人次,占比超八成。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名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鐵路、公路發送旅客數據看,相比于長線旅游,本地游、省內短途游、城市周邊深度游等成為今年“十一”黃金周出行的熱門選擇。
據同程旅行數據,今年“十一”期間,本地游、周邊游仍是主流,用車方面,本地訂單占比89%;酒店方面,本地訂單占比65%,均居于歷史較高水平。另據攜程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內本地、周邊旅游訂單占比達65%,本地、周邊游人均花費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0%。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對記者表示,今年國慶假期人們對本地游、周邊游的消費意愿較為強烈,不少城市的酒店、民宿等超過一半的預訂來自本地居民,一些度假類住宿設施價格顯著上漲,部分城市的度假類酒店、民宿等“一房難求”。
以一線城市上海為例,同程數據顯示,國慶期間上海酒店預訂情況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本地訂單約占六成,價格較假期前一周上漲約兩成左右。
美豪酒管品牌經理劉文峰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國慶這一周,美豪酒管上海市訂單量同比增長20%以上,外灘、徐家匯、中山公園等地段的美豪旗下品牌酒店提前一周就基本預訂完畢。”
麗呈集團酒店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十一”假期本地訂單占比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0%,其中,北京地區的本地訂單占比超過55%。此外,酒店預訂還呈現出熱門景點商圈和近郊“兩頭開花”的趨勢。
游客紅色景區打卡火爆
露營等玩法熱度高漲
從出游主題來看,紅色旅游成為今年“十一”黃金周出游的熱門選擇,國內紅色旅游景區預訂量同比增長15%。以上海為例,紅色景區游客打卡火爆,國慶節期間,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等紅色旅游景點受到追捧。
與此同時,登山、露營等適合城市周邊及近郊的戶外運動玩法受到追捧。國慶期間,上海地區露營相關搜索量環比上漲超7倍,佘山國家森林公園、長興島郊野公園、奉賢海灣森林公園等郊野公園吸引了大量游客。年輕游客還鐘愛城市深度游和各類輕戶外玩法,citywalk、飛盤、腰旗橄欖球、漿板、騎行、皮劃艇等各類輕戶外運動熱度上升。
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國慶節旅游消費市場出現新特點新趨勢,同城游、近郊游、省內游成為國慶出游主旋律;書吧、影院、游戲廳、健身房等市內休閑玩樂場所成為國慶節旅游新時尚;戶外露營、主題游園、文化鑒賞等成為親子游等群體出游的主要選擇。
位于北京延慶的某營地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所在營地分為帳篷酒店區域和自主露營區域,“十一”黃金周期間,從10月1日至4日晚上都是全滿的。帳篷酒店區域按照每頂每晚2000元計算,每晚收入約10萬元;而自主露營區域客單價較低,每天總收入大概在2萬元左右。
大熱荒野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旗下所有營地在“十一”假期前兩周就已全部訂滿,北京地區營地基本三周前就已訂滿,“從數據來看,我們9月份的業績創下新高,用戶對于露營的需求還是非常火熱的。”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